童年往事(一) |
1 离开家乡八年了,虽然在外已经有家,但是我的心还是想着那生我养我那村。我们那村没有雄伟的高山,也没有茂盛的森林;也没有一望无际的原野和肥沃的土地。我们那村是高矮不平的丘陵,丘陵上有矮矮的发黄的玉米,还有那里勤劳的父老乡亲。我依然爱我的家乡,我家乡的我们村。
我们那村离乡很远,去一次乡里得走路一个多小时,离集市更远,走路得用3个多小时。(我们那乡里没有集市)。一条弯弯曲曲的用石头铺成的坎坷不平的公路,从村子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县城。我们那村小时候很热闹,一共有二十六户人家,有156口人。村子原来是一大地主人家的房子,后来搬了一些人进来,又修了些房子,最老的房子有一百多年历史。村子的房子分三层,呈扇形分开。每层新的房子比老房子高一个位置。房子都背靠一个半环形的丘陵。最低位置的最老房子旁有一口水井,那也是我们这个村唯一的水井。
离家的时间太长,我从十六岁就离家住校学习,所以在我的记忆中还是少年前那段记忆,我是5、6岁时,或许还早,土地下放,家长们不再象以前那样吃大锅饭,挣工分。自己的地就得在季节到来时把该种的咱下,该收的收回来。所以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管我们了,那时农村的孩子一般是三个,家长去上工了,我们也就只好当哥的带弟妹,当姐的带弟妹。老大带老二,老二带老三,还有更多的就老四带老五,衣服也是老大不能穿了,就给老二。老三不能穿了,就给老三。(我上高中时还穿哥哥那已经穿破的衣服)能上小学的上学去了,不能上学的就你呼我唤地走到一起,玩铁环、打地主、捉迷藏……….,
小孩不懂事,为挣铁环,或是什么小事,就开始动手打起来,然后一些小孩开始劝说,一会儿,被打的小孩在一片安慰中也不哭了,打的小孩也消气了,赶紧向被打的小孩道歉。中午时分,家长还不会回来,家长一般是在二点钟左右才回来,我们那村里当时6岁的小孩也就可以做饭了,放学的孩子回来了,其它的孩子也自己回到自己的家中,那时老大也成了主心骨,我家就是我的大哥,担起了做午饭的任务,他一边做饭,一边还要看好我(当年他才6岁.)做好饭,如果爸爸妈妈还没回来。我们就先吃了,然后在家中等他们,爸爸妈妈回来后,虽然很累,首先是要看我们,我们的脸脏了,手脏了,他们先是给我们洗好,或许也是弥补对我们的关爱,那时我们也特别听,也感觉特幸福。而后,他们匆匆忙忙吃完饭,上工去了。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帘卷西风 |
Re:童年往事(一) |
回复时间: |
2003.09.18 19:54 |
|
童年往事总是深植在我们的记忆里……
续篇呢?等着看哟!:)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