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豆花村版主:  借借  纳兰亓儿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贾南 收藏:0 回复:4 点击:4731 发表时间: 2004.09.19 14:45:47

妹妹


  我从小是跟着叔叔长大的,一家人生活得颇融洽,所以叔叔的两个儿女就跟我的亲妹妹、亲弟弟差不多。
  
  1993年我们家迁居入市内的时候,妹妹正在读小学三年级,她之前在老家的镇中心小学读书,成绩算是挺不错的,称得上是班里的尖子生。可能由于突然换了环境,致使她迁校后成绩一路下滑,由原来的尖子生一路滑到中等生,所以升中时也没有考上重点中学,只能读市三中。
  
  那时叔叔开始对她有点失望,也因为弟弟渐渐长大的原因,对她有些少管不上了,于是她自己也慢慢地放任自流起来,所以上了初中以后,成绩越来越一般了,她像是对读书失去了兴趣。
  
  初中三年好不容易熬过去了,由于成绩不是很好,没能考上好的高中,她都有点不想继续读下去了。婶婶知道她不太想读高中,于是为她东奔西走,终于帮她取得了一个读幼师的名额。妹妹本来从小是个能言善辩的人物,小时候就被人预言将来要做与口才有关的工作的,原以为她如果读书出息的话,说不定能当上个律师呢。所以她本人也挺喜欢幼师这个职业,于是便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
  
  不出所料,幼师果然非常适合妹妹,在上学的时候,她已经能够利用星六日去做兼职的舞蹈教师了。
  
  三年毕业以后,由于一时进不了公立幼儿园,她一直转战于几间私人幼儿园,并找了一份为一个二三年级的小学生做家庭教师的工作。一个月加起来的收入也有七八百块钱,这份钱在家乡,也算得上是不错的收入了。
  
  以前家人总以为妹妹不懂事,不珍惜学业,没想到她真正踏足社会以后,却也能凭着自己的实力和毅力在社会上争得一片自己的天空,这是我们之前所不曾想到的,总以为她大不了长大成人以后,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找个合适的人家嫁了便算这一辈子了,从来没有将“有出息”这样的词儿加诸她身上。
  
  所以这几年她带给我们的总是一连番惊喜……
  
  今年市里公开招聘公办小学教师,她跃跃欲试,家里人没有给她太大支持,以为她以前成绩不太好,没什么希望的……但是在精神上也鼓励她不妨一试。
  
  成绩出来了,妹妹竟然考取了第四名的成绩,真是又一个大大的惊喜!可惜分配的时候,被分配到了一个乡级小学,并要三年后才能正式转证为公办教师。可是这毕竟算是一个好消息,将来的年月里,总有机会争取回到市里的……
  
  由于乡里小学工资不高,听说只有四百多元,婶婶让妹妹到她离那所乡里小学较近的一个镇上的亲舅舅那里住,每月只需要付一点生活费给舅舅就行了,希望这样熬过三年的待转正岁月。
  
  几年前妹妹遇见我时,口头总爱唠叨这么一句话:晓姐,送我什么礼物……
  
  我今天早上获知妹妹这个喜讯时,打电话向她贺喜,说:晓姐这次真的要送给你一件礼物了,你想要什么?
  
  没想到她这次竟然这么含蓄,说:“不用啦!……”还叮嘱我中秋回家时不必买水果及月饼,家里都有的,还说学生家长送了许多水果,要等我回去吃……
  
  可能是想到我即将要做妈咪及新购了房子而怕我手头紧张罢……想不到曾几何时有点贪慕虚荣爱好打扮的妹妹竟然会变得如此懂事起来……
  
  我坚持要送她一件礼物,考虑到她即将要到远处去教书,又不在学校住,每天要骑摩托车去上班,而天快冷了……我决定送她一件我亲手钩的围巾,她说喜欢桃红色的,我决定给她钩一件拼花的,繁花似锦,祝愿她前程似锦,并永远如花儿般美丽……
  
  呵呵,今年喜事特别多……


原创[文.浮生杂记]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竹辉 Re:妹妹 回复时间: 2004.09.19 16:02

    呵呵 很欣慰的感觉啊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金樽天才 Re:妹妹 回复时间: 2004.09.19 18:11

    呵呵,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晓姐,妹妹长大成人了,不用你主操心啦:)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惊涛骇浪 Re:妹妹 回复时间: 2004.09.19 21:45

    有个懂事的妹妹令人羡慕!
  你妹妹有了她的生活方式!你应该欣慰吧!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jlyjlwh200 Re:妹妹 回复时间: 2004.10.08 16:14

    姐妹情深,你的妹妹大有可为,你也大有可为.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