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五一节,对一个即将撇了二十往三十奔的人来说,感想颇多.
二十多岁的年纪,就象花一样的年龄,就这样离我们匆匆而去,但那时却不觉得,觉得有的是时间可以挥霍,有时候还为赋新词强说愁,觉得那个年龄不好,梦想着什么时间能够长大,再长的快一些,这样大人们就再也不会把自己当孩子来看了.有时候,为了装饰自己的成熟,还处心积虑的设计一些所谓的成熟的形式,我就参加工作以后尽量不穿休闲装,取而代之的四季如一的西装,衣服的颜色也以蓝、灰为主,不敢穿那些明亮的青春的颜色。当自己回过头来追逐那些青春岁月的时候,她已经离我们远去。
有时候真希望爱因斯坦的理论在现实中能得到进一步的应用,那样时间作为四维空间的一维就可以被我们所把握,就可以随着时间的隧道回到过去,回到那些平淡的、深刻的、刻骨铭心的岁月。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人生之所以有魅力,就是因为她的千姿百态,不可琢磨。于是就有了“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无奈,有了“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残缺,有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的疑惑和迷茫。阴差阳错构成了人生,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可现实生活中却往往事与愿违。我们是要嗟叹老天的不公还是命运的不幸?其实,都不必,人生原本就是这样的。人们往往都羡慕那些曲折动人的爱情传奇,其实,在生活中,人们又希望一帆风顺,平安长久,不希望出现什么风浪,谓之平安是福。当身边出现曲折的时候,往往变的悸动和惶恐,失去了往日的平静。
有人说,三十以前是走上坡路,三十以后是走下坡路,所以三十之前觉得时间过的很慢,三十以后同样的时间却过的飞快,我想不无道理。这样说,主要的还是心理的缘故。更有甚者说,三十之前睡不醒,三十之后睡不着,大概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一件大家都已经预料到的,或者大家都达成共识的事情来临之前,心情是复杂的。当二十多岁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龄,有的是闯劲,从来不知道有一个“怕”字,可是现在不行了,在这个年龄来临之前就已经怕了。这种怕不是无缘由的,怕的根源就是那些流逝的岁月。
女人对岁月很敏感,甚至理直气壮顺理成章的采取了一些抵抗的措施,其实,男人何尝不是,与女人不同的是,男人把这种对岁月的敏感藏在心里,有时候这种敏感,不小心也会偷偷的溜出来,甚至溜到了文字里。“有花堪折只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是对年轻人的珍惜时间的规劝,“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中年人对时间的无奈,“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是对时间不能随人的意愿而转移的慨叹。
人生苦短。看滚滚红尘中的人们,大多数人都迫于生计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忙碌着,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时间就是那长了一茬又一茬的庄稼,是那运走的一批又一批的机器,是那一拨又一拨的学生,是那升起又落下,落下又升起的一轮红日。
当我们每个人都回首往事,在看那些流失的岁月,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坦荡从容、青春无悔。
生当如夏花般灿烂,死当如秋叶般静美。
当我们就要迈过三十岁的门槛,不知我们跨进的是人生的春天还是秋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