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天津文学创作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痴情疫苗 收藏:0 回复:3 点击:5797 发表时间: 2004.07.07 14:35:31

阅读死亡:三毛情结


  这一年我18岁,我在日记中这样写到……
  
  1996年1月4日 星期四 小雨
   
  今天是个黑色的日子,五年前的今天,一个伤心的台湾女人用扯碎的丝袜结束了自己坎坷的一生;五年前的今天,一把带血的世俗的匕首刺入了她那坚强而脆弱的胸膛;一颗饱经风雨却依然年轻的心停止了跳动。她走了,而且永远的走了,带着人们对她的批评、争议与赞许,抛弃了无数热爱她的读者,飘然奔向了另一个世界——天堂。我想也许那里才是她最好的归宿,因为只有那里才会收容这个“唯我”的理想主义者——三毛。
  三毛一生都在寻找自我,却一生不能为自己而生活。因为她是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女人。在我们生活着的世界里,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太多的距离,偏偏三毛是一个执著甚至有些顽固的女人。她十八岁离家而去,在外漂泊了二十余年,足迹遍及五十八个国家,历经风风雨雨,行程数十万里,却因为心爱的荷西猝然离世而伤心的回到了台湾,她的漂泊理想第一次倒在了自己感情的枪下。
  三毛一生都在向别人诉说自己,渴望理解、渴望真诚,但永远不能被所有的人理解,她向世人打开了自己一扇扇的窗,让人们品尝,然而一些人在享有三毛留下的宝贵财富的同时,对她指手画脚,七嘴八舌,这个理想主义者永远也不可能实现她期待的梦想,于是她选择了另一种解脱——死,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向人们打开她心灵的窗口,从这扇凄凉的窗里,我们看到了她那坚强外表下掩盖的一颗脆弱的心。
  命运对三毛太不公平了,初恋的情人死在自己的怀中,恩爱的丈夫又葬身于他们共同生活的撒哈拉。伤心的三毛守着这份失去的爱情,不愿去追求另一段灿烂的人生,结果只有用死来为她的爱情,为她的荷西殉葬,这是这个可悲的理想主义者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撞在自己感情的枪口上。
  三毛,不知道你在天堂中是否快乐,是否可以和你心爱的荷西在一起?
  
  这一年我21岁,我在日记中这样写到……
  
  1999年1月4日 星期一 阴
  
  七律·祭三毛
  
  八年岁月匆匆逝,梦里落花心碎时.
  往事不堪回首顾,故人怎懂转身知?
  骆驼无意识新貌,读者有情觅旧诗.
  雨季再来君不见,年年岁岁为谁痴?
  
  这一年我23岁,我在日记中这样写到……
  
  2001年1月4日 星期四 晴
  
  新千年的第一个元旦悄悄降临的时候,三毛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整整十年了。这十年间,我从一个初涉学海的少年长成了一个正在受高等教育的“天之骄子”。这十年也是我生命中最天真最轻狂的十年。我想:现在到了我和她说“再见”的时候了。
  告别三毛,告别了被她影响的整整一个时代。那个敢恨敢爱敢说敢做的三毛,离开家园,跋涉万里到撒哈拉定居,并以《撒哈拉的故事》一举成名,她那别样的文风,特殊的经历给那些八九十年代中正在追求“个性解放”的“迷惘一代”以莫大的精神鼓舞和无穷力量,从而使“背着行囊闯天下”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脉搏。
  然而三毛谢幕十年之后,历史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也早已走出了“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时代,现在我们有王小波,有李敖,有贾平凹……所以我们该和三毛和她的“流浪文学”告别了。
  告别三毛,告别三毛那些虚假的爱情童话,椐考证:三毛作品中的故事完全是虚构的。她的撒哈拉故事是一个老女人无聊时坐在黄沙遮天的小木屋中的奇妙幻想。现在看来,三毛和琼瑶在本质上其实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在琼瑶的“花前月下”中加了一大把“黄沙”而已。
  告别三毛,三毛的悲剧缘于她骗了别人也骗了她自己,她迷失在自己为别人编织的“爱情童话”之中,童话之中的主角大胡子荷西承受不了这份沉重,所以走了,只剩下孤独的三毛,童话之中的“王子和公主”并没有过上他们幸福的生活。
  告别三毛,告别童年时的幼稚与天真;告别少年时的轻狂与无知;告别我心中一个远去的梦。
  


原创[文.心路心语]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枷儿 Re:三毛情结 回复时间: 2004.07.07 14:51

    三毛说身体形式都并不重要
  
  有的时候
  
  可以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回    复    

回复人: 痴情疫苗 Re:三毛情结 回复时间: 2004.07.07 15:36

    但是身体形式是客观存在的,像三毛,即使消灭了身体形式,可后人依然不能只谈形态而否认个体形式的存在。

回    复    

回复人: Aspic Re:阅读死亡:三毛情结 回复时间: 2004.11.15 20:04

    关于《三毛情结》,我有几点内容要补充:
   1。三毛书中所说的“荷西他很爱我”这类话,完全是三毛自己编好了骗自己的,现实中的荷西并不爱三毛。据最新的考证,三毛在荷西死后,曾经对一个有钱的老头说“我爱你”。
  
   2。三毛的自杀,据最新的考证,也不是因为荷西的死亡,而是三毛创作灵感的枯竭。
  
   3。三毛和前夫离婚的原因是:三毛患了精神分裂症,有时糊涂,有时清醒。至于她和荷西结婚后,荷西的冷漠也是这个原因,但是,当时三毛有钱,这也就是荷西没有和她离婚的理由。至于三毛在书中说,荷西给她做了一件皮袄,她自己很开心,“摸着皮袄里的皮肤,突然觉得自己有点象狗。”也只是自己的虚伪。不过,那是荷西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给钱给三毛买衣服,事实上,那钱也还是三毛以前给荷西的。所以,三毛书中写的荷西也不过就是被她理想化后的王子罢了。三毛以欺骗自己的方式来描述了她理想中的白马王子,实际是很可悲的。

------------------------
在我的灵魂里,仅余着的是对名利的向往!我没有了对亲情的留恋,没有了对爱情的期待,没有了对生命了珍惜,没有了所有的一切!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