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安徽般若九华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般若草 收藏:1 回复:4 点击:6488 发表时间: 2003.03.22 19:48:25

文心集·佛性与道性


  佛是一种境界,追求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美。释子讲佛,以因缘相生解释世界。佛者觉也,佛在人性中。
  佛家普度众生,强调明心见性,有“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的达摩之论。
  佛家讲空,安住中观之道,追求无欲无念之境,见人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慧眼观法,如如不动。
  佛家讲净,身居其中,心出其外,一尘不染,修心修性,究竟涅磐。
  佛家修行注重调息,息从熄来,去火为息,观照自心,得心如圆镜之智,方可八风不动。
  佛以智慧为命。修佛人破除“贪、嗔、痴、慢、疑”之漏,才能开启智慧。或出家为僧或居家为士,心无所得,众善奉行,自是菩萨。
  
  道是一种境界,追求人生的至真至善至美。老子讲道,以正反相成看待世界。道法自然,道在物性中。
  道家天下为公,旨在化偏私为大公。有“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的老子之言。
  道家讲无,把握阴阳之道,追求无争无为之境,见事能见事之吉凶利害祸福,抱朴守拙,以柔克刚。
  道家讲静,归根曰静,万物并作,观其根本,修德修身,终归真朴。
  道家修炼注重调气。气从“气”来(电脑里没有古体的道家专用的“气”字——“无”下着四点,亦读气,字典里有)无火为气,平和阴阳,得气沉丹田之功,方可宠辱不惊。
  道以德为用。修道人完善社会人伦之德,才能安身立命。或道观为士或立家为民,淡泊名利,知足常乐,不异于真人。
  


原创(2004)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redcary Re:文心集—佛性·大公 回复时间: 2003.03.22 21:23

    这个社会,佛道都是骗人的,乱世用重典,还是墨家的理论好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心曲 Re:文心集·佛性与道性 回复时间: 2006.06.27 12:31

    佛性与道性都是以人的本性,驱除人的无休止的贪欲。喜欢看你这样的文章。学习中。

------------------------
静静的去看花开花落,留不住一丝的繁华,拾起心灵的贝壳,让海潮时涌时现。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狂野长啸 Re:文心集·佛性与道性 回复时间: 2006.07.03 11:24

    佛性与道性,关键在于人!
  收藏慢慢品读!

回    复    

回复人: 般若草 Re:文心集·佛性与道性 回复时间: 2009.04.28 15:37

    偶然点开,发现一个误敲的字:)重新排版一下,更好一些。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