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一年前的争论了,不知现在的理解是否有了新的变化,估计不会,完全是两种思路,仅凭批叛是难以取得同步的。
东西方思想的差异主要在理想主义与面对现实这两方面,虽然西方也有理想主义。这个话题太大只能先这么说。而后者更容易贴近真理好象已经是定论了,所在在必须面对现实的时候,闻中先生必然稍处下风。但是中国蓝先生作为持现实主义者不应从现实主义者的角度于小处过于挑剔理想主义者发自心灵的东西。
当然,若为真理之故,说理还是必须的。虽然我敬佩闻中先生的胸怀,但作为一种可能影响很多人的思想,要能够面对和消化所有可能遇到的观点,才可称完整。闻中先生说过,儒学不能面对死亡这个话题,我认为,一种思想,当它有一个不能面对的东西就意味着它不知道有多少不能面对的(或者称无法解说的)。中国哲学的这种局限性相信这里有很多人是了解的,而闻中先生虽然也批判儒学,但他显然的大儒风范相信也有很多人能看到,这一点闻中先生恐怕一样不能回避。所以,对中国儒学主要精神的重新理解我认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虽然对思想这个东西有些个人感悟,但因为还没有能力对自己的观点作系统整理,所以暂时还不能系统地与各位理论,但我相信,坦诚是获知真理的大前提,否则就是对真理的不负责任。因之,才敢贸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