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没有完全的自由(二)
人为什么没有完全的自由(二) 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于地球,众所周知,集体的利益有时是要剥夺个体的一部分自由,但为什么绝大多数个体会接受这个结果呢? 农民种地,但秋后却可以抱回彩电冰箱,工人制造彩电冰箱,回到家也可以吃上可口的美食,包括你花上两元钱就可以到网上论坛与天南地北的人神聊一回,都是人类社会这种集体存在带来的好处,享受着这种好处的同时,你就得欣然地接受它的一些副作用。 以上是对客观不自由的一点补充。 再说主观的不自由。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且深有感触。 原则上,除了法律规定人不许做的事以外,做任何事都是个人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 同一个已婚者产生感情,并且使之离婚,再婚,法律并不禁止。但至少在目前,没有人主动去尝试这样做,即使做过的也是偶然,或者做出偶然的假象。 为什么? 前面说过,人不能自由地去做的事就是有损他人或者整个人类利益的事,但另外还有一种,就是有可能损害自身利益的事,当然,它的前提和第一条其实是一样的。 曾经与朋友笑谈过,一个让人感觉很聪明的人是真正的聪明吗?这里的聪明指的是与人交往中的“往来”。 人类社会有两大游戏规则,其一是法律规则,另一个就是道德准则。 说到道德,很多人的理解就是单纯的说教,或者社会舆论,当然,现在也有更多的人意识到,道德理念的实现更多的是靠个体自身的认识与主动调节。 一个人曾经窃取过别人的配偶,或者其它东西,再想让他人完全相信你是不可能的。这就是道德对一个人最重要的意义。 假如有这样一种东西,它随身份证一起,储存在一个人的资料中,它以一些特定的标准来评定一个人的所有行为,并且给每个人打分,这个分值虽然没有任何硬性标准,但相信没有人会忽视它的存在。 别人的评价或者指责都不能干涉你的自由,但追求这种自由是有代价的,它会让你失去很多对你更有用的东西,所以主观的不自由往往是你自己的选择,是衡量之后的结果。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过犹不及,道德也是如此。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就在于它的不可操作性,这一点决定,它只能是一种自律行为,而不能作为一种硬性标准。 过去常有接受道德法庭审判这一说法,实际上,道德法庭不但不存在,也是毫无力度的东西。道德对自由意识的束缚,只有当一个人的思想还受理智支配时才有用。 还不够一千字,已经没的说了。
原创[胡杨论剑] 收 藏
回帖
回 复
------------------------ 天下风云出你辈 一入江湖岁月催 革命理想谈笑间 不胜人生一场醉
有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