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广东旅游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阳光大漠 收藏:1 回复:2 点击:5420 发表时间: 2004.05.26 13:43:59

广州寻旧


  黄埔扶胥古运河
  黄埔扶胥古运河古名叫鹿步窖,开凿于公元12世纪初的南宋。宋代广州的对外贸易曾一度达到高峰。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及对外贸易港口的波罗庙前的舶位淤浅,随着时日推进,已难再供众多的船只靠泊,不少船只只好到港外下碇。每当风涛咆哮,海浪呼啸之时,海湾里的航船难觅避风之所,时有船沉货没之厄。此时,任广州佥判的邬大昕主理此事。他亲自到东江口至波罗庙一带实地考察,决定在波罗庙至东州驿一线开凿运河。工程东自东州驿,西接波罗庙前黄木湾,开凿长5公里的一段运河。因运河流经鹿步圩(今南岗镇鹿步村),工程完工后,邬大听便把运河命名为“鹿步窖”。鹿步窖的开凿使黄木湾的船舶有了一个安丛的避风之后,令来往于广州至东江沿线各埠的船只避开了狮子洋的风浪,并缩短了航程。
  
  
  
  黄埔横沙书香街
  是一条古色古香的街道。建于元代,重修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街道内由85间古老房屋组成。横沙书香街内有价值的建筑很多,其中较突出的有:
  月圃居室:月圃居室为慈禧太后的琴师罗雪谷居住的地方。罗雪谷是清末横沙村人,不但善于弹琴,而且精于绘画。至今仍挂在“月圃”客厅上的自画像,神韵依然。他居住在横沙书香街时,自称他的祖居为“月圃”,这两个字是雪谷自题的,并命石匠镌刻作匾,悬于门楣。
  功甫家塾:功甫家塾建于民国初年,是一间庭园式的大宅,前门是一座更楼式建筑,穿过前门是一个占地约300平方米的花园式院落。院子的西北面,有古井一眼,井边有一株槟榔树;东北面有一株古玉兰树,树高数丈,状如华盖;东边的高墙中间,用石灰塑的一个直径有2米的大寿字,寿字两旁有一副对联。上联为“隔岸晓烟杨柳绿”,下联为“满园春色杏花红”。庭院西边尽头,便是功甫家塾的主体建筑。主楼大门麻石相夹,门匾上书“功甫家塾”4个大字,刚劲有力。主楼左右分门厅,神厅和过廊相连。功甫家塾的建筑模式具有广州西关大屋的风格。
  福聚里(福聚直街):福聚里的内有朱澄的居屋。朱澄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第四代玄孙,定居横沙朱姓的始祖。宋淳右年间(1241-1252)任江西吉安府庐陵教谕,南宋丞相文天祥便是他的学生。后来,朱澄转任广东盐运使。
  
  
  
  深井文塔
  坐落在长洲镇深井村边的土坡上,建于清代,为一座楼阁式的砖木结构的古塔。塔下基底以砖线逐级放大,塔身转角处两砖相咬,严实无隙,由下而上,棱角清晰,线条笔直;在二级和三级的转角处,塑有跃起的鲤鱼,鱼尾和嘴顶往飘檐,鱼鳞涂上景泰蓝色,描以黄边,嘴唇嫣红,格外生色。塔膛为六角直井式。塔身三层,每层均有腰檐飘出,逐层收小。飘檐下方以卷叶浮雕图案挑檐,排列工整,玲珑剔透。挑檐下方,雕塑着立体彩画,尤以“金龙腾飞”、“彩凤飘舞”、“雄狮嬉戏”、“麒麟架云”四幅,形态逼真,跃跃欲动。塔顶作反抛物线攒尖,坡度陡峭;顶上为盛开莲花一朵,花心托出葫芦一樽,典雅飘逸。

------------------------
笑看碧水青山,卧听细雨浇花,阳光大漠俗世家。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人淡如菊 Re:广州寻旧 回复时间: 2004.05.26 13:53

    俺地老家
  怎地没照片?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醉妖 Re:广州寻旧 回复时间: 2004.05.27 12:37

    曾经有一天我自己一个人在黄埔的那些村落转呢, 可惜看不错它们竟然有这样的历史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