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湖北事事关心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Hyanglin58 收藏:0 回复:1 点击:2818 发表时间: 2004.04.29 09:31:00

新语文[转载]


  转载文化沙龙版:原作者:毛尖.(毛毛雨)
  新语文
  
  大学同窗聚餐,共同缅怀当年伙食。有人讲一笑话,说在食堂吃饭,吃出一小强,习惯了,扔一边,接着吃,吃着吃着,又是一小强。这哥们就火了,提着两小强到打饭的窗口,把个饭盆重重往台子上一摔,刹那间,喧腾的食堂静下来,所有的人都盯着大菜师傅看,去见他从从容容把两小强拔一边,悠悠道:“我说了多少遍了,要集齐五个小强,才能换豆包一个!”
  大家笑,坐中一个满脸迷惘,问道:“小强是啥?”于是满席笑得更欢。等我们告诉她:“小强是蟑螂”的网名,她已经不觉得好笑了,感慨说语文恐怖主义严重伤害了她的自尊。被她一说,大家都有同感。一个在中学教语文的朋友也控诉说,现在都不敢改学生作文了。
  “我”叫“偶”,“你”叫“泥”,“很”叫“粉”,“看不懂”叫“晕”,“提意见”叫“拍砖”,“支援”叫“顶”,“东西”叫“东东”,“兴奋”叫“hingh”,“再见”叫“3166”……你用红笔把它们圈出来,学生背后就笑你是菜鸟,更有“linglei(这个词被《时代》周刊一普及,现在各大媒体已经不用中文“另类”了)学生铮铮反驳:“不是说鼓励创新,鼓励个性吗?《新华词典》还每年收新词呢!“
  说起来也是,前几年,报上常见语言专家大声疾呼:“警惕语言垃圾!”“网络在毁灭我们的语言!”最近却发现,专家们在反思网络语言广告语言的时候,态度明显软了下来:“不得不直面‘恐龙’的新意思啊。”报道说,有些学校的期末考试,还出现了这样的题目:请问符号“:)”在网络语言中表达什么样的情绪?
  所以,面对正在发育的春树韩寒们,还是回家对着网络猛补课吧,现在不流行说“不要生气,我只是很想让你开心”了,你得说“8147,偶只是粉想让泥high”。那是我们的新语言,就像前一阵的旅游广告一样——开始没人懂,现在没人不懂。再过几年,你说“我”,就会有人帮你解释,他说的是“偶”。
  

------------------------
hyanglin58

转载[胡杨视点]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竹辉 Re:新语文[转载] 回复时间: 2004.04.29 13:35

    还有啊,94=就是,素=是,酱紫=这样子,汗,寒,暴……,狂……,绝……,超……,等等(也94==),觉得很好玩。:P
  
  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人士的关注,网络语言始终难登语文之大雅。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