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福建事事关心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爱上散步的鱼 收藏:0 回复:12 点击:5875 发表时间: 2004.03.27 18:46:32

我眼中的“读者见面会”


  
  
  《草样年华》的作者孙睿到福州开了读者见面会,然后郭敬明也来了,我看见一大堆一大堆的少女抱着书前往见面会现场。为一睹才子风范,一时间福州的公交车人满为患。朋友曾邀请我同去,但我借故推托了。
  据说这两个人的书卖得不错,特别是郭敬明同学,他的文字让数不清的少男少女如痴如醉。我是一个迟钝的人,也就是说对“流行”不来电。大家在疯狂地迷恋他们的“表春代言人”的时候,我却抱着王小波,李敖穿梭在图书馆与教室之间,想想还真有点煞风景。
  但迟钝归迟钝,我还是能想象当时的场景的:一群拥护派和一批反对派唇枪舌剑,吵得面红耳赤,结果东风压不倒西风,西风压不倒东风,然后不了了之。接着是作者签名售书,以拉动市场需求。手写酸了,时间也到了,他们要走了。于是说:因时间关系,必须离开,在这里感谢广大读者对我的支持,这对我有怎么样的激励,以后一定努力创作云云。然后优雅地退场。一大群“XX迷”追出去,看着他们的偶像撅着屁股钻进轿车,一边向窗外招手,缓缓离去。只剩下他们泪流满面,追着汽车跑。
  这场面挺壮观的,但我还是觉得,不去参加见面会,是对的。我们为他的文章吵得口干舌噪,而他在旁边看热闹,最后只有他名利双收。
  这不公平。
  有人说,写作的意义就在于与人交流。这话不错,但开读者见面会加强交流却不可不必。
  玛格里特·杜拉斯认为,一篇小说在写完之前和作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总是努力让它完美无缺。而一旦写完之后,就再也没有关系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把它出版,让别人去评说。我觉得这不仅仅要作为小说家应该有的态度,更该是每一个写作者的态度。
  也许有人说这样的生活太寂寞了——我的解释是文学本身是寂寞的,你选择了写作就要耐得住寂寞。写作只是一个朴素的愿望,当它被许多五彩缤纷的光晕笼罩的时候,愿望的本身已经在光环中永远地失落了。耐不住寂寞的作家写的东西只不过是罐子里养着的王八,怎么养都养不大。
  我忍不住想起了那一个段子:
  《围城》刚问世的时候,有个贵妇人看了那本书,叹为观止。于是指出与钱钟书见面的需求。钱钟书先生说:“吃一个鸡蛋觉得它好吃就行了,还见那只下蛋的鸡做什么?”
  然后,我脑子里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画面:一只母鸡抱着蛋,口中叫着“个个大,个个大”站在街上的某个高台上,台下一群在死命地捧场。
  呵呵,真是笑死人了。
  

------------------------
我应该有很多你的回忆,但我的眼睛看到的一切都很茫然。我站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阳光和你一起消失。

热点.时事关注收录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凌正红2 Re:我眼中的“读者见面会” 回复时间: 2004.03.27 19:11

    他们的书都是什么名?我去买本来看。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橙色天使 Re:我眼中的“读者见面会” 回复时间: 2004.03.27 19:52

    呵呵,其实,见面的作用在于,读者能与作者互动,有个交流的机会。或许问题不在是不是该有见面会,而是,读者在与作者见面后的态度和表现。
  
  

回    复    

回复人: 小屿 Re:我眼中的“读者见面会” 回复时间: 2004.03.27 21:08

    青菜萝卜各有所好

回    复    

回复人: 减字白水 Re:我眼中的“读者见面会” 回复时间: 2004.03.27 21:43

    说的很有道理
   不过偶不大赞同
  
  嘿嘿
  偶也很喜欢郭敬明的小说散文
  去年就买了他的书
  呵呵
  盗版的
  至于孙睿的
  偶站在书摊旁
  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解决
  呵呵
  
  见面会
  很难得他们会来福州
  为什么不去看呀
  

回    复    

回复人: 风若吹 Re:我眼中的“读者见面会” 回复时间: 2004.03.27 22:21

    这是一种市场行为,不关文学或者什么

回    复    

回复人: 新瞳 Re:我眼中的“读者见面会” 回复时间: 2004.03.28 10:32

    支持风。
  市场不等于文学。

回    复    

回复人: 蛛蛛 Re:我眼中的“读者见面会” 回复时间: 2004.03.28 13:50

    是一种市场交易
  也许
  两位也未必喜欢

回    复    

回复人: 衣衣 Re:我眼中的“读者见面会” 回复时间: 2004.03.29 20:26

    “草样年华”这本书我看过,极端难看(个人看法);“幻城”翻了两页根本不能再勉强自己读下去,“梦里花落知多少”还行,不过前段听说是抄袭的,“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水平没有吹捧的那般好,很多人都能写出来,名字倒不错,“刻下来的青春”简直蓄意模仿几米,偷懒到了极点;“三重门”仿钱钟书但稍嫌青稚;安妮宝贝意识上仿亦舒,但掩饰的不错。
   总的来说,是浮躁的社会成就了他们。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人生忧患识字始,粗识姓名可以休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海水边有沙漠 Re:我眼中的“读者见面会” 回复时间: 2004.03.30 18:19

    都是在勾人眼球

回    复    

回复人: 银月 Re:我眼中的“读者见面会” 回复时间: 2004.04.04 07:56

    太做作,如果自己真的不喜欢那就不必勉强出场,要创作,就是写出自己内心的东西,在网上也一样的啊,可见他们……
  他们的作品我也不欣赏,虚伪,做作,但其实他们也许只是写出了自己的,因为有喜欢的,所以他们才红的

回    复    

回复人: 520191314 Re:我眼中的“读者见面会” 回复时间: 2004.04.05 17:30

   
  :))

回    复    

回复人: mwh1984 Re:我眼中的“读者见面会” 回复时间: 2004.04.16 10:42

    《梦里花落知多少》是一本增添郁闷的书,呵呵。
  看完后没感觉,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