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评论的关系
我想说的是评论者与被评论者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有一些评论家希望当被批评者的老子,除了义正词严的进行反对、攻击,他还总不忘搬出几句大道理,显出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或者是下结论“失望”,好像是在说“你走罢!就当我没有你这个儿子!”的架式。这种评论,往往只能评论者自己和旁人看着觉得好玩或者痛快,而实际能不能起到效果我们却不好说;
有一些评论家不但不认为自己是老子,没有骂“就当我没有你这个儿子”的权力,而且进一步认为自己应该是为了被评论者服务,并且表现出甘当被评论者的孙子,开口要说问题前先总结一大段的好处,然后再一句“成绩是主要的,但还有几个可能……”,才战战兢兢地说出问题。这种评论,好像已经给够被批评者面子了他也应该十分爽快地改正我提出的错误了,但是结果往往也不太妙,因为被批评者经常都会沉溺于前面的“成绩是主要的”,反而忘记后面的“但是”。而且,这种评论让旁人看着很不舒服,人家会心里想,“我们是不是还在大清朝啊?”
还有一种评论的关系就像情人之间打情骂俏,为了怕心爱的人生气他舍不得指出情人的错误,或者隐讳得不得了,干脆把情人的错误当作可爱来说。这种东西固然易于接受,但是在隐讳的时候如果没有把握好尺度,把反话说得太像正的了,恐怕效果也不会好,搞不好人家没反应过来,还真把错误当作优点了呢!
而我觉得评论最好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无所不谈的好兄弟一样的关系,发现兄弟有错误,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来,而且指正时要帮助兄弟找出问题的根源,或者如实地把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理解说出来,为他提供参考。所谓“将心比心”,让兄弟能够更好地改正错误,或者是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更清楚些,去掉含混不清的东西。指正错误要不留情面担是行文口气要表现出作为好朋友的关心,符合一种“人文的关怀”的精神。
最后还要说的是,当然,这种批评的关系是指在“人民内部矛盾”中用的,而对敌人,我们只能像雷锋说的,要“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的了。”
------------------------ 送给你,我的女儿
和那条红头绳,我和你的母亲苦心经营的贫穷
作为嫁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