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甘肃起风了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风清雨扬 收藏:0 回复:6 点击:5472 发表时间: 2004.02.21 10:49:14

二月二 龙抬头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 ,我国民谚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因为二月二这一天总和惊蛰这个节气靠近,惊蛰的意思是冬眠蛰伏的动物被春雷惊醒,作为司管风雷雨的龙,睡了一冬当然要提前“起床”,作好唤醒其他动物的准备,这就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
  
  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在中国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
  
  在我们这里,二月二这一天必须早起,而且有理发吃豆子和长面的习俗,理发是为了讨个“龙抬头”的吉利,在大年三十到二月初一我们这里一般禁忌理发的,至于吃豆子是什么原因我就不知道了,吃长面也无非是吃“龙须面”,总之这一切和为了龙套点近乎。
  
  我童年的很多记忆总和“吃”分不开,那时侯家里穷,没有现在这么多繁杂美味的零食,很多东西都是天然的,二月二的时候大多是寒假完结刚开学的时期,同学之间借此一天又重新联络感情,交换品尝彼此间的零食,但最好吃的,我觉得就应该是“爆米花”了。
  
  做“爆米花”的大多都是河南人,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总是穿脏得乎乎的,黑黑的脸,黑黑的手,拖着个小推车,拉着颗“炸弹”,边走边喊“爆~~~~~~~~~米花”,一般“爆”字拖很长的音,“米花”两字刚出口,就很快收声,我最早学会的河南话,也就应该是这一句了。
  
  在家属区,听到这叫喊声,他很快就被端着脸盆的小孩子们围住,而他也就乐呵呵的坐在小板凳上,拉起风箱,和那些孩子开开玩笑,生意就开张了。那个时候,我们这里大米金贵,有玉米“爆”就不错了。
  
  我小时侯,胆子小,也比较腼腆,一般总是跟在姐姐后边去“爆米花”。我很怕那颗“炸弹”,每当那“爆米花”的将“炸弹”转的较快,而且眼睛开始紧盯着那“炸弹表”的时候,我就开始捂着耳朵往后退,直到“砰”的一声,“炸弹”爆炸,米花在麻袋里升腾起蒸汽,我才放心的靠近,端着装满了米花的脸盆,边走边往嘴里塞米花,一副很得意的样子。
  
  那个时候,我更喜欢看做棉花糖的,他和“爆米花”的一样,在我心里都有着魔术师般的魅力,只见他将少许白砂糖放入他的机器中,一会就变出一大朵白云,呵呵,“好大的一块棉花糖!”
  
  

------------------------
欢迎光临博安在线文学原创网
http://www.boanonline.com/

热点.时事关注收录 原创[文.浮生杂记]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月下孤松 Re:二月二 回复时间: 2004.02.21 17:37

    好久没有吃过棉花糖了,好想再吃啊。

------------------------
很想以一种优雅的姿态生活,却一直未能做到.

回    复    

回复人: 千面弄影 Re:二月二 回复时间: 2004.02.21 21:15

    喜欢看做棉花糖的,但是超级不喜欢吃,嘿:)

回    复    

回复人: 那年秋天 Re:二月二 回复时间: 2004.02.21 23:20

    河南人的爆米花敢吃么?你就不怕吃死人啊?
  ~~~~~~~~~~~~~~~~~~~~~~~~~~~~~~~~~~~~~~~
  (河南人招谁惹谁了?)

回    复    

回复人: 掌心公主 Re:二月二 回复时间: 2004.02.21 23:22

    也是我妈的生日。
  好日子……

回    复    

回复人: 亦邪 Re:二月二 回复时间: 2004.02.23 12:06

    原来“二月二龙抬头”的典故是这样的
  谢谢

回    复    

回复人: luelan Re:二月二 回复时间: 2004.02.27 21:32

    哈哈 好日子 偶每年二月二理头!

------------------------
luelan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