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传说客栈版主:那西色斯  无影灯下送银针  子曰店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孙柳陌 收藏:3 回复:3 点击:6113 发表时间: 2003.02.02 14:21:12

水与火里的情欲


  艾略特的《荒原》第四章《水里的死亡》中用水来象征情欲的泛滥,如此的渗入曲细,无微不达,即使奔赴深渊,也略不迟疑。
  这一部《荒原》,其内心从感受上升为哲理,完全是启式录式的独白。诸神的消逝,失却的灵魂,或是从来也没有过灵魂,没有依靠之后,全部堕落为干涸枯死的碎片,却仍沉溺在自我的毁灭里,整个世界都已进入夜半最黑暗的时刻。
  每一章都几乎有情欲破坏之所在,同时存在的还有死亡。其象征性的水,无处不在,作者仿佛是在迷恋着那可以让人覆顶的液体,不同于常。
  海德格尔评价说:“基督的显现及其牺牲死亡,标志着诸神之昼终结的开始,黑夜降临了。”三位一体的神的本身,就是消逝的起源。黑夜有如死,为何还要再生?
  但是下意识的觉得《荒原》不是虽生犹死的绝望,而是再生的涅磐(我怎么打不出这个字?)。虽有那么一点点的光明,却是极微弱的,比纯粹的黑暗更让人感到心惊。就像听神秘圆的hymn to hope一样,虽然叫做希望,也赞美希望,可是让人从头至尾感到的,除了绝望,还是绝望,悲凉的苏格兰风笛每次听到,都会下意识的有流泪的冲动。
  “西比尔,你要什么?”
  “我要死。”
  情欲一旦摧毁精神,破坏得真是彻底,连生死都可以不顾,不顾一切地堕落,直到万劫不复。艾略特用水来喻,让它一点一滴,绝不留情地渗透,无处不在地充满着整个空间。
  
  罗曼·罗兰却是用狂猛燃烧的火焰来形容它。
  “奇迹是到处有的,好比石头中的火,只要碰一下就会跳出来,我们万万想不到自己胸中有妖魔睡着。”
  当灵魂变得赤裸裸的一无遮蔽,当理性已再不能继续催眠即将被解放出来的情欲的时候,惊醒的心魔便要抬起头来寻找食物了。便是那些最贞洁的,最智慧的灵魂,也要去爱,然后被无穷的情欲俘虏头胸与清明的眼神,那是短时间而又无尽止的火焰,是在荒野中燃烧着的荆棘,彼此投入彼此的怀抱,紧紧搂着,让人不知道那是恨是爱,还是互相毁灭的疯狂。
  
  去年五月之后一直对于情欲的破坏力有着深厚的兴趣,这样一种渲泄,是我所不能够理解的,即使我看到了《荒原》里的波涛的汹涌,神明的丧失,《燃烧的荆棘》里苦闷的绝望,否认一切的狂暴。
  克里斯朵夫过的是极严格的禁欲生活,如清教徒般,使得他时常头脑清明,时常思维混乱,最后竟至麻木,可见禁欲之可怕。
  昏暗的戏院里遇见了乌东,从此解禁,因为他们要的不是自私的情欲,而是肉体也要求参与一分的深刻的友谊。这很奇怪,克里斯朵夫后来再对阿娜的时候,再也达不到这么清明恬静的状态,而是一味的狂热冲动,完全凭着他德国人与生俱来的野蛮天性在行动。不由自主,伸出手去的同时,看不清自己在做些什么危险的事,逃离阿娜花园的最后清醒,并没有解救他的灵魂,因此他最后的妥协,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精神安定,一丝风也没有,空气静止。这样一种情形下,一心以为情欲是不会醒了的,然而所有的努力都是用理性与宗教筑成的一条堤岸,当信仰已不存在的时候,欲望的洪流便是泥沙俱下,百折不回了。
  在这里,一半的灵魂都在创造,消灭死亡。不幸的是,越是创造,越是失去所爱。当走出战场,望着燃烧的荆棘在黑夜里熄灭了,它已经离得很远,荆棘的火光照着路的时候,以为差不多是到了山顶,可不知走了多少路,山顶还远得很。这时才知道,即使永远走下去,也到不了那里。
  这样凄怆的情形下所燃烧起来的是一朵黑色的静谥的火焰,远不像情欲发狂之下那般凶猛暴戾。
  克里斯朵夫最后说:“我们横渡沙漠,拿着神圣的火把,扶着我们民族的神明,把这批在今日已经成人的孩子背着走,可是他们还会有一天记得我们么?………忧患痛苦,忘恩负义,这些滋味我们已经尝够了。”
  玛特兰纳视而不见真主的苦痛在于仍然不能看清看破。
  “女人,你为什么哭?”
  “因为有人把我主挪走了,不知道放在哪里。”
  她说完之后转过身来,看见耶稣站在面前,而她不知道那就是耶稣。
  但丁在说:“所以你得起来,用你精神的力量,克服你的疲倦,只要你神完气足,不为形役……”
  可是没有人能像他笔下的英雄般大声呼喊那可笑的口号,人们只是听到夜的声音……别惊醒我,啊!讲得轻些罢!……
  
  罗曼·罗兰用荒野里燃烧着的荆棘来像征着情欲的破坏力,是很有像征意思的。在经历了战斗与死亡之后,特别是生平唯一的知己逝去,灵魂无所依托的时候,抬起头来的情欲具有超强的破坏力,清明的头脑已经一无所有,仅仅余下一点肉体上的痛苦,然而更多的是心甘情愿的放纵与堕落。即便是平日里最痛恨的东西,这时也都成了放纵自己的理由。
  荆棘被火烧着,却没有被烧毁,那么复苏的理性与解脱的灵魂是否就真的快乐呢?我倒希望他最后伸出手去的时候,能够打开他心爱人的房门。
  即使沉沦,也依然要真实的快乐。
  
  
  PS:
  这许久了,读到克里斯朵夫与阿娜那一章还是会觉得感慨之极。
  为什么不能够回去,为什么不能正视自己的爱情?
  庄子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有人说这是在赞美君子,我却觉得庄子是在告诉我们,宁可做平凡之人,也要交真实的朋友。
  爱情也是一样。有一首歌叫做“沉沦但满足”,我觉得说得极对。管他什么清明的头脑,什么恬静的灵魂。真实是最重要的。
  
  
  
  

------------------------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文坛.你评我论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子衿 Re:水与火里的情欲 回复时间: 2003.02.09 23:04

    涅槃。
  嘿嘿,我打得出。
  
  说实话,很少接触这类的文章,通常都无法捺下心来读,
  可现在细细读了两遍,却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许多事情,
  隐约觉得这些,似对,又不对,有些道理而又不尽然。。
  哎,我也迷糊了,不知怎么说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appletree Re:水与火里的情欲 回复时间: 2003.07.24 11:21

    自然便好!!

回    复    

回复人: 雅琼 Re:水与火里的情欲 回复时间: 2005.12.29 12:02

    有水准。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