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多山,且一年之中雾月多,所以自古就有“山城”,“雾都”的别称,因此路就很有些地方特色。道路多弯路况复杂,不像北京,成都的路,四平八稳,坐南朝北。在冬日的重庆街头,站在路边,看着在浓雾中穿行的香车美女,如果耳边再响起解放碑的钟声,就会恍惚觉得到了人间仙境了。
外地客初到重庆,重庆人一般都会说,走嘛,去吃火锅嘛。于是打的去吃火锅。在转了无数个急弯过了两座大桥之后,大家好像都已闻到火锅店飘出的香味了。不料,堵车了。
重庆人查看了一遭周围的形势,保守估计得等上一个小时(不是电车辫子掉了),于是操起“渝普”和外地人摆龙门阵。外地人很有涵养,他心想,现在绝对不能看表,否则就不礼貌了。过了一会儿,他惊异地发现在长长的堵车队伍中出现了以下人员:卖香烟的小贩;面色不佳的刮胡刀推销员;几个看上去很可疑的乞讨者;戴红箍箍的半老徐娘,而且身边的这个重庆人已经买了一张报纸在看了。10分钟,30分钟……他们的车只向前移动了10厘米。外地人有些坐不住了,他的脑海里浮现出热气腾腾的火锅,他的肚子在咕咕叫唤,在第N次将视线投向车外的时候,他发现就在离他坐的车不到3米的地方,有人竟然摆起了麻辣烫摊摊,再细看,哦,“下岗串串香”!看看旁边的伙伴,已经睡着了……
在因为堵车而推迟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晚宴上,外地人终于吃到了闻名全国的正宗重庆火锅。酒足饭饱以后,重庆人扶着醉得走路打偏偏的外地人,边走边想:早知道这么费事,还不如就在楼下火锅店吃了。
所以说,在重庆坐车是需要一点勇气的。当然,这话只适合在5年前说。
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来到2005年的重庆。这次出场的依然是他们。因为数年前的那顿火锅一直让外地人念念不忘,所以,当重庆人要请他吃饭的时候,他执意要到上次那家火锅店吃。有了前车之鉴的外地人长了个心眼,带了两双跑鞋。何苦大老远带这个来?耿直的重庆人问。外地人笑而不答。原来外地人是怕又堵车,堵车咱也不怕啊,穿上跑鞋,直接跑去就行了。
我们坐轻轨列车去。重庆人淡淡一笑。
永不堵车的轻轨,准点又准时的轻轨。在悦耳的报站声中,外地人被车窗外的美景吸引住了:像从画儿里裁下来的高架桥,宽阔得可以同时并排跑12辆汽车的城市新干线,训练有素的交通警察……夜色阑珊中,重庆正把最妩媚的一面展示在他眼前。
5年前外地人爱上了重庆的火锅,5年后,外地人爱上了重庆。
重庆人看见外地人悄悄把跑鞋塞进了背包里。
我们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每天,城市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也许我们不会很快就察觉到哪些在变,哪些没变,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正在重新审视这座充满活力的山城。不久他们会重新爱上她,和她一起驱车疾驰在南滨路上。
为什么不?
------------------------ 灰的天,灰的雨,灰的重庆,灰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