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了凡在宝坻(小说)
第十三回 袁知县三观天象破盐局 王巡史一拜土地升官图
大雨三日未停。袁了凡在案前读书,黄昏时分,室内昏暗。他站起身,点着灯,他看到灯花一闪,在灯光的照耀下,墙上看到一个奇怪的人影。他想,这是虚幻的真实还是真实的虚幻?
"大人!窝头河北堤告急!"主簿满身泥水撞进二堂,惊得案头灯火乱晃。袁了凡一惊,霍然起身,戴上草帽冲进风雨中。
城南窝头河岸上早已挤满百姓,火把在雨幕中忽明忽灭,像无数双含泪的眼睛。
"周疤拉家的盐船!"不知谁喊了一嗓子。袁了凡顺着众人视线望去,七艘满载盐包的漕船正横在河道中央,船头站着个满脸横肉的疤脸汉子。本该泄洪的河道被那漕船堵得严严实实,浊浪拍打着腐朽的堤坝,裂缝里渗出混着草屑的黄浆。
"知县大人来得正好。"疤脸汉子抱拳冷笑,"这河道向来是我周家运盐的私道,要开闸泄洪,我这几艘船的货物损失怎么办!"二十几个持棍家丁齐刷刷踏上甲板,船身重重一沉。
袁了凡按住腰间官印,青石般的面容映着火光:"《大明律》载,凡遇天灾,官道漕运皆需避让。尔等若再阻挠,本官便以贻误救灾论罪!"
"罪?"疤脸突然狂笑,震得船头铜铃叮当乱响,"去年通州知州也是这般说的,如今,你看看去吧,他的坟头草都三尺高了!"话音未落,远处传来闷雷般的轰鸣,半里长的堤坝轰然坍塌……
三日后,巡按御史行辕。王化贞把玩着手中的和田玉貔貅,暖阁里飘着龙涎香的青烟。"袁大人可知,周家每年往宫里送三万引盐?"他突然开口,玉貔貅的眼角扫过案上塘报,"昨夜大雨停止。"
袁了凡端坐如松,裤腿子卷到了膝盖下,沾着泥巴,袖中手指掐算着时辰:"王大人可听说过'荧惑守心'?钦天监上月观测火星滞留心宿,主刀兵灾祸。下官夜观天象,见紫微垣有黑气盘桓——"
"袁黄!"王化贞猛地拍案,香炉盖子弹起又落下,"别拿你那套星象之学蛊惑人心!周家漕船沉了七艘,整整七船进京精盐,这,上面怪罪下来,可是不好办啊,这个损失的窟窿谁来补?"
窗外传来嘈杂的铜铃声,袁了凡望着檐角悬着的占风铎,嘴角泛起一丝苦笑。三日前他带百姓强行沉船堵住了河堤缺口时,周家的打手在混乱中被死了三人,此刻县衙门口还停着裹白布的尸首呢。
"下官愿以项上人头担保。"他突然起身,官袍上的鸂鶒补子在烛光中泛起银芒,目光坚毅"十日之内,仍有大雨,若天象不应,自当挂印请罪。"
王化贞瞳孔微缩,眉头紧锁。他想起三年前在江南偶遇,就知道这个执拗的认死理的同僚,也是这般昂着头,硬是把侵占军田的国舅爷参倒了。暖阁更漏滴滴答答,香灰簌簌落在青砖地上,王化贞知道,这将是一个无眠之夜……
九日后的子夜,袁了凡站在城楼上。星河倒悬,心宿二的红光刺破云层,将周家大宅的琉璃瓦照得血色斑驳。他身后跟着三百青壮,众人手中的火把连成一条火龙。
"大人,王御史的轿子往码头去了。"衙役气喘吁吁来报。袁了凡望着漕运码头的方向,那里正停着周家二十艘装满私盐的官船。寅时三刻,大雨突至,雷鸣电闪中,金铁交击,暴雨如注。
翌日清晨,几具尸体从周家地窖抬出时,围观的百姓发出震天欢呼。王化贞的奏章加急送往京城,称周家私藏兵甲伺机谋反。没人注意到奏折里,附着漕运账册原件。
袁了凡在残破的堤坝上栽下第一棵柳树时,主簿送来邸报:周家九族流放琼州,王御史擢升右佥都御史。
……
------------------------ 吾如鱼虾,人间如水,无形之钓者常常有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