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甘肃文化艺术 回复帖

被回复帖: 骆驼刺的《甘肃教育界群英荟萃玉门》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骆驼刺 收藏:0 回复:0 点击:1 回复时间: 2013.10.12 21:41:20

Re:甘肃教育界群英荟萃玉门


  23日专家点评发言
  
  点评专家:刘开幸,甘肃省课改专家、中英中欧项目专家、临夏州教科所所长
  通过观摩,见证了课改成果,留下了深刻印象,国家提出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已经20年,新一轮课改也走过了10年的历程,可以说已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各方面的积极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应试教育的顽渍仍然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一个严峻课题,减负等教育课题严峻地考验着每个教育工作者,正因为如此,由教育部出台了《教育减负十条意见》征求意见稿,正在全国进一步征求意见,可见,国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
  什么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精气神,本人以为,教育的精就是要传递教育正能量,理解教育的内涵,这就是对教育的爱、包容、感恩等;教育的气就是实施素质教育,新课改为我们提供了抓手和平台,我们要努力做好这项工作,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变革我们的教学行为,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教育的神,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具体就是健康的体魄,敏捷的思维,团队协作精神,不断学习的能力,学会生存下来的能力等。
  显然,通过现场观摩、与师生交流、经验介绍,玉门的基础教育课改正在走进教育的精气神,用关键词描述玉门课改工作体现了如下特色:
  重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关注教育的发展。
  务实——教育行政部门在课改区域整体推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落实——学校层面按照课改要求,已经在狠抓落实,我们看到的一切,见证了这一切。
  参与——玉门的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改其中,正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的课堂模式,三级课程体系的推进,平等的师生关系,创建落实课改要求。
  发展——教育的本源就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党委、政府、教育行政、学校及教师的一切努力,都围绕学生发展而展开,给全省树立了榜样,尤其是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有极好的启示和借鉴。我们要努力内化本次会议精神,积极行动,为基础教育课改区域整体推进做出新的努力。
  最后,感谢省厅为我们学习先进经验提供了机会,同样感谢玉门市为会议做出的各种努力。
  祝福玉门市教育节节高升!
  祝福甘肃省教育再上新台阶!
  
  
  点评专家:石英,甘肃省课改专家、甘肃省特级教师、兰州市城关区教研室主任
  今天我同大家一道通过参观校园,观摩课堂,聆听报告,观看专题片等,切实感受到了玉门校园里丰富多彩的课程、和谐人文的校园文化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以及体现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脑手心结合的课堂令人赞叹,可以说亮点颇多。有人说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太阳,那么我们在几所学校看到的就是玉门课改成果初见成效的缩影。这与我国、我省2001年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二年来走过的路有着一种让人熟悉的默契。这些成果来自玉门市委、市政府对教育改革的关怀和鼎力支持,来自于玉门市教育工作者奋发进取、踏实实践的精神和专业水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特色:第一、区域构建、强力推进是玉门市推进课改和学校发展的主要行动策略。聚焦课程、落实标准、丰富选择,指向丰富与快乐是小学深化课改的思路,玉门一小以学校课程引领学校特色发展,以丰富的课程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将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课程建设相融相生,实现了对学生学校生活的系统设计,使得关注学生发展有了有效的载体,既体现了国家课程整体的普适性价值,又反映了本地和学校育人工作的“个性化”,最终实现以课程关照学生成长的目的,满足学校多元发展的需要。第二、课堂教学领域的改革成为撬动区域教育整体发展,促进质量提升的重要支点。玉门二小、玉门三中看到的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已经形成,并成为教学常态,我们看到的是朴素、平实但鲜活、生动、深刻、开放的课堂,散发着特有的味道,即课堂的开放和教学重心下移,是学生自主的课堂,这是玉门市教育局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校长的体现。因为学校有实践课程最丰富的土壤,他们执着的努力,才能造就丰硕的教改成果。第三通过借助外力,培育本区域内教学骨干队伍。充分利用专家资源提高专业支持力度,设立具有引领性的项目促进学校发展等措施,正因为是这样才是接了地气的成果。
  一天的活动受益匪浅,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一己之见,还望指正。
  
  点评专家:席明珍,甘肃省课改专家、甘肃省特级教师、白银市教科所所长。
  
  尊敬的旦厅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同大家一起参观了玉门市的四所学校,刚才又看了专题片,听了市教育局梁局长的工作报告,可以说,感想很多,感受很深。当我整理了感想和感受后总结了两点:第一,是玉门教育人以高效课堂改革为中心,推动了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长足发展。有人说过,课改的关键在课堂,所以,玉门的教育以高效课堂建设为中心,紧紧地抓住课堂教学改革这一关键推动全市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教育局这个层面来讲,大会为大家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资料汇编当中第52页,可以看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文件,这就是《玉门市中小学高效课堂改革推进年活动实施方案》。从《方案》中可以看出,2013-2014学年是玉门市中小学高效课堂改革推进年。《方案》对一个学年的高效课堂改革推进工作做了非常详细的安排,既有理论层面的好多指导,又有实践层面很详细的论述。我想参会的各位代表在认真阅读这份方案时,肯定与我一样都会有很多的感触和收益。对于一些操作层面的细节问题,想得很细,计划得很周密,论述得很详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所以,我认为就方案而言,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很高的实践指导意义。从学校层面来讲,我们今天上午看到的玉门市第三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和外教老师非常流利的对话,数学、物理实验、生物实验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小学课堂上导学案的广泛使用,表明了玉门市高效课改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产生了很大转变。所以,我个人认为,就课堂的品质而言:在玉门市,我们走进小学、走进初中、走进高中,每一节课堂都有很高的水平。
  第二点,玉门的教育人依托教师队伍培训,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从教育局层面来讲,我们从刚才梁局长的工作报告当中,听到了玉门教育把转变教育观念,提高队伍素质,推进课程改革,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印发资料汇编中,我们可以看出,就2010这一年中,玉门市教育局连续出台了关于教师培训和名师培养五个重要文件。从这样的文件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玉门教育人的高瞻远瞩,对教师的培训和名师的培养做了许多非常有战略意义的、长远规划和实施的布署。几年来,培训工作做得非常好。从学校层面讲,各个学校无论是高中、还是初中,还是小学,无论从学校的材料,听局长的工作报告,我都可以感受到。近年来,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在职、跟进研修式等各种各样的培训,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为高效课堂建设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总之, 短短一天的培训,听了许多、受益非浅。同时感谢省教育厅,感谢省课改办,感谢玉门市教育局为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学习机会,在这里向大家说声:谢谢。
  
  点评专家:白春永,著名教育专家、原西北师大附中和兰州一中校长、全国劳动模范、甘肃省特级教师。
  
   一、玉门市区域整体推进课改的内容
  一是观念的转变,二是队伍素质的提升;三是高效课堂打造;四是培养模式改变;五是学校文化建构;六是评价体系完善;七是管理科学规范;八是促进得韩发展;九是办学条件优化;十是开放、规范、内涵、均衡。
  二、玉门市区域整体推进课改的经验
  情况明、思路清、决心大、有恒心,重点突出,卓有成效。
  (一)有一支以教育局长为核心的懂教育、善管理、会指导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这支队伍的特点是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善于学习、反思、合作、交流、探究、实践、创新;有思想、有目标、有措施、有信仰、有追求;对影响学校发展的因素理解深刻,能根据不同学校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二)初步形成了政府宏观指导,社区参与管理、学校自主发展的现代学校管理机制。
  (三)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子:规范化——精致化——特色化——优质化。
  三、玉门市基础教育改革区域整体推进的做法
  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开放、规范、内涵、均衡。
  (一)开放
  开放是指学校对社区开放;开放是指对家长的开放;开放意味着交流合作;开放意味着城乡学校的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开放在校内意味着学生、教师、领导之间的合作交流。
  (二)规范
  规范办学行为,规范学校管理(特别是课程管理),规范学校队伍,规范学校文化。
  (三)内涵
  内涵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基本办学条件具备之后,内涵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内涵发展的核心是学校文化的建设。
  (四)均衡
  均衡是区域文化发展的目标,开放、规范、内涵是区域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玉门市区域整体推进课改给我们的启示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也是课改的突破口,课堂教学的经验能不能在区域内推广,形成区域特色,是课程改革区域整体推进的关键之一。课程改革是长期艰巨的,正确认识取得的初步成效,合理规划今后的发展仍然是玉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仍然需要认真去解决。
  


删   除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