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字贵有真见。
文字再简练些,更佳。
题外话。
对二哈的兴趣不同,也许与年龄和时代有关,父亲的哈姆雷特来得早些,儿子的哈利波特来得晚了些。
人贵有兴趣,未必是读书。唯有读书高,是读书人的想。
人生须历练,年少时候,能够扮演一回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六千人面前的表演,难得。很遗憾,那个女孩子换了台词,若干年后,若能想起这桩事,也许后悔,真不如让小帅哥“毁了后半生”。
不曾专门读过哈利波特,但一定会喜欢对少儿充满了奇妙幻想和诸多魔法的的小眼镜。自古及今,我们不会有这样的适合童话。一部《西游记》,周先生鉴定为成年童话故事,尽管充满了神与妖,我们的小孩子,对付着喜欢得不得了。小外甥女看《西》剧时,我接听电话,开口称侯哥好,电话毕,小女呼叫,舅舅,你认得猴哥?!眼里充满了敬服。
很敬重孙先生。年少时曾经惊讶外国人怎么总在电影里说中国话,而且说得那么美,那么标准。后来知道有不少外国人的说话,是孙先生替说的。
但,从来反对以艺术家称谓孙先生们,希望以艺术贵族。中国现在的大家,很世俗。
哈利波特OR哈姆雷特?不是问题。
可以没有哈姆雷特,但不可没有哈利波特。
但愿是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