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特区且听风吟 回复帖

被回复帖: 满亭星月的《复调与和声》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满亭星月 收藏:0 回复:0 点击:26 回复时间: 2010.03.25 20:07:46

Re:复调与和声


  我还真没想到这么平和的文章也能引起波澜,看来国内的尺度没有我想象得那么宽,被和谐的很成功。
  
  彩云飞
  
  我说把各类文化搬往中国,是因为你们永远也不会知道我对外国人可能真正了解中国有怎样的绝望。这种巨大的文化和思维差异,包括偏见和民族主义,导致了理解的不可能性。当然,有例外的情况,这样的人目前为止我也认识一个,但总体来说,这种真正的宽容和接受是不可能的。所以把其他国家的文化搬到中国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福祉,而他们无法理解中国,是他们的不幸。中国人的眼里现在只有西方,需要进一步扩展。
  
  至于大国沙文主义那一段,可能我的表达有误。在我这里,大国沙文主义是一个中性词甚至褒义词,我看海外华人的乡愁,心中的伤感和伤痕不可言喻。
  
  对八零后九零后的失望倒是由来已久的,九零后年少轻狂姑且不论。八零后自以为艰辛成熟,其实对人生的理解还差得太远。根源还是在于教育。关于这一点我也不想多说,主要是无话可说。
  
  海蓝宝石
  
  无耻也好,自私狭隘也好,数典忘祖也好,盲目讨好也好,我从这些词藻的背后,看到的还是国内民族情绪的滋长和爆发,通常不问事由,不通理性,像乱发的箭弩,没有是非。
  
  能打拼和有梦想的人不见得不让人失望,正如这里绝大多数留学生这样。一个心智成熟大写的人不会带着一种沸腾的情绪去自我肯定,如果如此,说明底气不足,心虚。
  
  至于从“中国和法国这两个放屁的国家,我哪个也不感谢”得出西化的结论来,倒真是让我惊诧。为什么不是一种世界化的博大呢哈哈。我可没说法国好。谁让我党动不动就让人感谢党感谢国家,提到这个“高度”,不让人冷,让人觉得像一场闹剧。我不感谢自然有我的缘由,你不是我,不要随便判断。
  
  出国前的安静课堂,如果没有会更好。那和谐的课堂,其实一片死寂。没有思想和灵魂的课堂如何称为课堂,不允许发表独立见解的教育又是怎样的教育。民国倒是炮火连天的,可我宁愿出生在100年前的民国。那时的国学还是国学,那时的人有热血和良知,不像今天这么功利浅薄。我能来到法国是我自己的决定和家人的支持,与国家无关。
  不要牵扯到汉字,那是我伟大的祖先留给我最美好的遗产,与国家无关。至于新中国在哪里,还需要商榷,不见得就是我们的国家。
  需要声明的是,我所发表的一切言论,都是我个人的独立的观点,与任何人和派别无关。我如果随波逐流,早跟国内的八零九零后同流合污了,用不着来到法国才开始。另外,以上反驳只是就观点而言,不是人身攻击,同为林友,大家还是好朋友。


删   除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