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江苏事事关心 回复帖

被回复帖: 太阳神的《Re:太阳神》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太阳神 收藏:0 回复:0 点击:26 回复时间: 2009.03.31 20:56:50

Re:太阳神


  当然,通常并不是把植物和动物的个体,而是把植物界和动物界纳入一
  般地学.但是,对此也引起了逻辑的和实际的疑虑.植物的研究和动物的研
  究也越来越注意到植物群体和动物群体,这样就没有必要在一种特殊的科学
  中对它们进行考察了.建立在动植物种系发生之上的系统的植物学和动物
  学,按照现在的看法不外是以亲族关系的观点来理解植物界和动物界.植物
  界和动物界的历史是结合着固体地壳及气候的历史在历史地质学中进行研究
  的.这样,剩下的就只有在不同的地球空间中植物界和动物界的各种不同构
  成情况了.于是,在这样限制下,就引入了对于作为一般地球科学的地学完
  全陌生的观点,这种观点更多地是倾向于关于地理学的另一种看法.
  在对人类进行考察中,必然也会产生同样的疑虑,由于精神生活丰富而
  又复杂,引起的疑虑还要更多些.因此,还没有一个方法论者敢于在地学中
  对人类从其整体上进行研究.一般地学的个别代表人物如格兰德,甚至依据
  人类的精神特点和意志自由而想把人类完全从地学中排除出去——他们只要
  再对植物界和动物界作同样的推论,就可以把地学限制到无机的地球自然范
  围之内!大多数人在讨论到人类时,就放弃了他们的逻辑立场,如他们在讨
  论到植物界和动物界时无意中采取的态度一样,他们只想考察地球对于住在
  地球上的人类所发生的影响,而在作这样的考察时,事实上不是探讨地球整
  体的影响,只是探讨地表上的地区差异,这样就又引入区域的观点.这种看
  法实际只是为着适应这门科学的历史发展,人类也包括在这种发展之中,甚
  至居于优先的位置.这样,科学的逻辑统一结构就被打碎了.照赫尔曼 瓦
  格纳的说法,这种观点的地理学是"二元论的".用德文说就是,地理学就
  其性质看是分裂的,在它的不同部分中运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它是两门或者
  几门不同科学的一个不是有机结合起来的复合体.
  确定地理学为一般的地球科学是完全不合理的,会引向一条死路.如果
  ① "地球物理学"这个名称比老名称"物理的地理学"更好,老名称总是容易让人相信它是从属于地理学的
  一门学科.
  这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人们就不得不接受它,并且只有努力
  对它逐步澄清.但是实际上它是一个人为产物,是以后人为地把各种不同的
  倾向拼凑而成并强加于地理学的,虽然明显缺乏逻辑性,但却仍起着桎梏的
  作用.它犯了把地理学扩大到其它学科的错误,也应对地理学变得肤浅,为
  相邻的学科所厌恶和反感这些情况负责.这样作法在逻辑上不可能,在历史
  上没有根据,在实际上是有害的,它是一种荒诞的事.
  只有地球物理学得以作为一闩独立科学从一般的地球科学解脱出来.但
  是地球物理学并非地理学的核心,甚至不是地理学的一部分,而是独立于地
  理学以外的学科.地理学就其性质看,在历史上已确定为地球空间的知识,
  它必须在一种不同于地球科学的观点中寻找它的逻辑依据.
  第三章 作为地球表面区域科学的地理学
  
  第一节 区域观点的性质
  
  对于作为科学的地理学进行的历史考察向我们表明,在一切时代它都是
  关于地球上各种不同空间的知识,或者照古代的用语,叫做区域描述或者区
  域学,只有考察的方式方法在时间的过程中随着科学的进步有所改换.虽然
  在古代,地理学有两个并存的流派,它们最后的伟大代表人物是托勒密和斯
  特拉波,但是这两个流派却全是属于区域学的,区别只在于:一个偏重于用
  数理的方法确定和制作正确的地图,另一个着重掌握地区的自然情况和居民
  情况,这同样适用于近代;地理学是针对着区域这一点的,地球物理学和地
  质学则和地理学并列.
  因此,同科学的发展没有失去联系的方法论者,总是推重地表上不同地
  点的自然情况和文化有各种不同构成这一区域观点.卡尔 李特尔的地理学
  完全建立在这种观点上面.在关于地理科学中的历史因素这篇精采的论文的
  绪言里(Uber das historischeElement in der geographischen
  Wissenschaft,论文集第53页)对此作了最清楚的论述,他说:"地理科学
  着重研究地表的空间(只要这些地表空间是布满事物的),即从事各地点同
  时并存的现象的描述和相互关系的研究.正是这一点使它区别于历史学,历
  史学研究和描述事件的依次关系或者事物的相继次序和发展."佩舍尔对自
  然地理学进行了开拓性的革新.同时由于接纳天文地学和地球物理学科而给
  我们的科学带来了方法论的混乱,其后,尤其是李希霍芬重新使地理学的区
  域观点受到了重视(参阅第一编第五章第二节),甚至许多把地理学定义为
  关于地球的科学的或者赋予它以二元性质的方法论者,事实上也把区域考察
  置于优先地位.
  地理学并不是关于地球的一般的科学;但是,李希霍芬为它选定的关于
  地表的科学这个说法也不是成功的,并且引起许多错误的理解.对地表从整
  体上作考察,即不顾地点的差别,还不是地理学的;地理学更确切地说只是
  关于地表就其地点差别研究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的科学.地志学这个词
  应该说比地学这个词更好地标志这门科学的内容,地学这个词在李特尔的用
  语中是毫无疑义的,但它却把较新的方法论者引向对地理学性质持错误的理
  论见解.只是我们不可只想到特殊地志学,即各个地区和地方的描述,而必
  须同时想到一般的比较的地志学.
  如果地理学考察的基本特征在于它是区域的,人们却不应因而提什么区
  域的方法,并把这种方法和其他描述或者研究的方法相提并论."方法"这
  个词,如果我们不愿把它的意义不恰当地扩大的话,总是指达到目标的途径;
  但是我们所说的"区域的"不是指的途径,而是目标,是地理学的对象本身.
  这就是在空间排列这个观点下去认识地球上的实际情况,与此相反的是各种
  系统的科学所特有的以物的差异这个观点去认识客观实际,以及历史科学所
  特有的从时间的进程这个观点去理解客观实际.地理学的考察完全只能是区
  域的,正如历史学的考察只能是历史的,系统科学的考察只能是物的,不能
  是别的.在某一特定观点下考察现实,并非地理学如此,而是每种科学所固
  有的特点.
  如果说这里只涉及一种逻辑的混淆,它给方法论的表现方式带来某种模
  糊观念,那么对区域考察的性质也经常理解错误.就是玛尔特,这个继李希
  霍芬之后最早尝试严格定义区域考察的人,也因把地理学标志为关于物在何
  处的科学而陷入这种不正确的理解.物在何处,正如物在何时,地域上的分
  布和扩展,正如时间的出现,乃是一种标志,是事物或事件的一种特性,即
  根据物的关系而形成的统一体的一种特性,并且必然要被从事研究基于物的
  关系形成的统一体的系统科学纳入其研究和论述的范围.动物学和植物学,
  不能放弃对动植物种属的生存地点和生活范围的了解;矿物学必须注意研究
  矿物的产地,国民经济学必须注意研究经济形式的出现.只有当时间或空间
  处于突出的地位并且构成科学考察工作的连结纽带时,历史的和地理的观点
  才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正如历史学是要考察各种不同时代的特征一样,地
  理学则要考察各种不同的空间和地点的特征,用李特尔的话说,就是"地上
  事物对地球空间的填充",亦即考察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华莱士在其
  关于动物界的分布的基础性著作中,把关于各个目,科,属,种的分布的学
  说称为地理的动物学,而把关于各地区不同的动物搭配的学说称为动物的地
  理学,或者简称为动物地理学,从而尖锐而正确地提出了这些观点的区别.
  在地理的植物学和植物地理学之间,在属于矿物学范围的矿物地志学和矿物
  学之间,也存在同样的区别.对于地表的形态,土壤种类,水面,大气的运
  动和状态,我们为着补充和完善对它们的性质的知识,也可以去探索它们的
  分布情形;但是,只要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现象上,我们就仍停留在系统科
  学的范畴内.只有当我们把这些现象视作地球空间的特性时,我们才是在从
  事地理学研究.
  在人类方面,这种区别也有重大意义.对于某种工具,某种武器,或者
  一般地说某一种事物,或者一种特定的习俗的分布情形的研究,被滥称为人
  类地理学研究,其实更多的是属于人类学的工作,虽然可以间接地具有人类
  地理学的意义;因为我们首先感兴趣的不是地区,而是指的有关事物,或者
  作为这种事物的占有者或承担者的民族.关于各种生产或产品的地理分布的
  知识,属于经济生产科学部门或属于商品学,可以称为地理产品学;但是,
  经济地理学却研究各个不同地区和地点的经济特性和经济关系.在人类的其
  它现象方面,地理学的任务和系统种学的任务也有类似的区别.虽然在进行
  研究工作的时候,两种考察方式往往互有交叉,在目标上却是各不相同的,
  因此,在阐述的时候就需要加以区别.直到目前,地理学中流行的还是物的
  观点.地理学的考察方式,常常过分偏重个别事物的地理分布,代替空间的
  充填以及地区和地点的特征.但是,地理学不应是关于各种不同事物的地区
  分布的科学,而应是关于充填空间的科学.它是空间科学,正如历史学是时
  间科学一样①.
  
  第二节 地理学中的自然和人类
  
  在古代,地理学的研究只是为了国家行政管理和日常生活的实际利益,
  又因为人们对自然的理解还太差,所以完全集中到研究人类这一方面;把地
  ① 我在论文《关于地理学的性质和方法》(1905年《地理杂志》第557页以下部分)所提出的这种见解,
  在别的地方也曾反复论述过(1923年《地理杂志》第83页的注1),但是,克雷布斯完全忽略了,他正是
  把我所反驳的见解转嫁于我.
  理学从那种束缚中解放了出来,并使它成为一种纯粹的科学,卡尔 李特尔
  应当比别人获得更多的荣誉,但是在他手上,地理学仍然是片面地,多少是
  目的论地集中于人类方面,而在他的学派中,这种倾向甚至比李特尔自己还
  严重.地区的自然情况本身并没有成为地理学的对象,而只是从涉及人类这
  个角度才被视作地理学的对象,地表只是作为人类居住和养育的场所加以研
  究.这样划分材料在逻辑上之所以可能,只是基于当时目的论观点占支配地
  位,而随着在科学中因果关系的考察占据支配地位,它的逻辑基础便失去了.
  地区的自然情况首先是自在的,因而必须独立地考察和理解.人类是在自然
  中并依附于自然而发展的,对这种从属关系,一部分研究家较为重视,另一
  部分研究家则不那么重视;这种从属关系,包括人类所受的影响和引起人类
  行动的刺激和动机.即使我们确定地认为,刺激和动机的总和无疑地决定人
  类的行动,人类的全部特性根源于自然情况,具体说根源于各个地区和地点
  的自然情况,我们也不能象甚至是有些近代方法论者那样,倒退到已经被驳
  倒了的那些方法论观点而把人类作为地理考察的中心和目标,我们只能把人
  类放在和自然现象并列的地位.
  可是现在又出现了另一种作为对立面的片面性.原来是地质学家的李希
  霍芬在他关于中国的名著第一卷的结束语中,把对固体地壳的考察确定为地
  理学的真正任务,而认为所有其它的现象只能视其对固体地壳的依附程度加
  以考虑.这种见解的根源也许在美洲的科迪勒拉地区的研究中,却至今仍在
  发生作用,并且由于美国人戴维斯的影响在我国也重新滋长起来.但是,这
  种见解从开始起就和科学的历史发展相矛盾,在科学的历史发展中,固体地
  表的知识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从不曾起过决定作用.这种见解不适应地
  理学担负的巨大任务,即它要成为一门一般的地志学,也就是说关于地球表
  面的一种广泛的知识而李希霍芬自己不久就在他的菜比锡就职演说中完全冲
  破了这种见解的框框,其实就在他发表这种见解的同一本书中他就已经在冲
  破这种见解的框框.这是一种错误的,甚至几乎是不可能的方法论的想法,
  即不是把某一确定的事实系列,而是将另一事实系列的效应的考察,作为研
  究对象强加于一门科学,而这些效应却总是只能包括现存被观察的事实的一
  部分,并且必须从上述事实中通过分析研究剔除出去.这样,这门科学就会
  放弃对它的对象的描述,而没有这些对象,所谓因果关系的见解也就悬在半
  空中了;这门科学就会面对一大堆不完整的乱纷纷的事实材料.
  地理学不能局限于自然或者精神的某个特定领域,必须同时伸展到所有
  自然界和人类的范围.它既不是自然科学,又不是人文科学——我在通常的
  意义上用这两个名词,而是同时两者兼而有之.基希霍夫和赫永曼 瓦格纳
  都相似地称它为一门"带有累积的历史要素的自然科学";这是对的,但是,
  如果称它是一门带有累积的自然科学要素的关于人类的科学,几乎同样恰
  当.自然和人类都属于地区的特性,而且如此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以致不能
  将它们分离开.在某些地区人类的地位更为突出,在另一些地区,人类的地
  位则不那么突出;有一派研究者更多地偏爱自然,另一派则更多地偏爱人类.
  因此,在地理学中,人类这个要素时而大些,时而小些.从理论上说,只能
  把人类当作无机自然界的三个领域和有机自然界的两个领域之外的一个领
  域;事实上人类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比其它任何一个领域都更为详尽的讨
  论,大约相当于对整个自然界的讨论.
  在地理学中,把自然和人类结合在一起的这种考察不是"二元论的",
  而在一般地球科学中自然和人类的结合则是这样的;因为只有把各种不同的
  事物结合在一门科学之中从而带来理解的不同和学科的分裂时,才有理由谈
  到二元论.但是,关于自然和人类的地志学理解或者区域理解,我们在本书
  后面将会看到,它们在所有的基本点上都是相同的,因而绝不会导致地理学
  分成两个不同种类的部分.
  地理学处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或者更正确地说,同时属于两者
  的这种地位,无疑会带来某种实际上的不利因素.无论在哲学的诸学科以及
  自然科学的诸学科中,都往往把地理学当作外人看待.来自自然科学方面的
  地理学新手往往感到难于掌握文化科学,从人文科学方面来的则由于我们片
  面的学校教育而通常感到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更为困难.但是,地理学却
  和别的科学特别是哲学一样,处于这种中间地位,正是这个中间地位,使它
  在我们的整个教育中,我不愿说是具有,但是如果人们不过分地只把它当作
  小伙伴看待,起码它是能够具有巨大的价值,而且将来肯定会具有巨大的价
  值,即在我们精神生活的这两个趋于分道扬镳的容易分裂的方向之间架起一
  座桥.在地理学中,人们必须同等地考虑到自然和人,对这一点现在实际上
  只有外行人才会怀疑了,这种人要不就是从不曾深刻地钻研过地理学的问
  题,或者只从事过地理学的一个部分的工作;而地理学家本身几乎普遍地承
  认了这种看法,尽管有的是不愉快地勉强接受,有的是愉快地欢迎这种看法.
  
  第三节 作为空间科学和景观学的地理学
  
  地理学扩大到自然和人类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深刻地根源于事物的本
  质;这种情况加深了研究地理学的困难,但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以其它
  的方式限制地理学的内容(尤其是它的对象)的复杂性,通过把它局限于一
  定范围的观点来避免内容方面表面的至少在笨拙的论述中容易出现的分歧,
  这是可能的吗
  拉采尔有时不是突出这种内容的多种多样性,而是把纯粹的空间特性,
  即地表的长度,距离,形状和大小放在突出的地位:从而偶尔——他在别处
  又越出这种狭隘的概念规定——也以奇特的抽象方式把地理学的特性理解为
  空间科学.格茨在把交通地理学理解为距离科学,把在时间过程中征服空间
  作为它的对象时,他是追随拉采尔的.还有其它一些人也立足于这种见解.
  我总是感觉,这种见解似乎是一种自我欺骗.空间本身是一种观念形式;只
  有通过它的内容它才能获得实在的意义!人们以某种天真的态度认为海陆分
  布,固体地表形态是纯粹的空间状况,似乎不存在内容上的区别!这种见解
  中可贵的是已不断地十分强调位置以及空间的形式和大小,一般地学则相反
  地忽视它们;但是把随时间的变化塞进去却是一种格格不入的因素,强调这
  种变化的见解不是地理学的,而是历史学的.
  和拉采尔的观点相近的还有一种观点,它在较早的时候,例如在奥佩尔
  的景观学中已有萌芽,以后又特别为施吕特尔和白吕纳所主张①.他们是从在
  视界中看到的景观这个概念出发的,并把地理学的考察局限于在外表形象中
  ① 施吕特尔:《人类地理学的目的》(DieZielederGeographiedesMen-schen),1906年慕尼黑出版.白吕纳:
  《人类地理学》(Géographiehumaine)第一版,1910年巴黎出版.参考1907年《地理杂志》第627页我的
  评论.
  表现出来的事物②.我们将可以看到,这对于地理学中的一个片段是一种合理
  的观点,我们可以称之为美学地理学,当然它也不能完全抛开景观中的声音
  和气味.但是,整个地理学却不能这样片面;例如它理解土壤,不是单单根
  据土壤的颜色而不顾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论到气候也不可限于天空的颜
  色和云量,研究动物界和植物界时不要只是由于在景观图象中并不突出而略
  去植物区系,动物区系的差别.
  其实施吕特尔和白吕纳也完全不愿把这些事物排除在地理学以外,而是
  又从后门把它们拉了进来.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把地理学中人类这个要素局限
  于感官可以感觉到的现象,即排除包括民族和国家在内的精神事物.这样做
  无疑总是存在地理学脱离自己的基础而误入相邻科学领域的危险;划请界线
  的努力无疑是有理由的.但是,在区分感官上感觉到的事物和纯粹的精神事
  物时是找不到这样的界线的,精神事物实际上也是感官所能感觉到的,虽然
  程度上要差一些.因为如果把精神事物抽出来,地理学便失去了它从古以来
  特别努力从事的工作领域,如政治地理学,关于民族定居地的地理学,实际
  还要算上交通地理学和贸易地理学,因为一门关于道路的地理学并不能代替
  交通地理学和贸易地理学.事物的内在因果联系也会被破坏,人类地理学变
  成零碎的片断.因此,后来在世界大战中强有力地重新兴起的政治地理学的
  兴趣影响之下,施吕特尔也作了让步,并把政治地理学以及总的说关于人类
  集体的地理学起码放在地理学的一个外围里①.白吕纳甚至还写了一部关于政
  治地理学的书.但是,他们怎样规定这门扩大了的地理学的概念呢 到底是
  否还存在着和我们的看法基本对立的看法
  
  第四节 区域观点的贯彻
  
  因而,区域学或者地志学意义上的地理学的统一性,不能从景观形象的
  统一中取得,而只能建立在地区,地方和地点的内在性质之上.这种性质建
  立在两种关系上,它们在逻辑上同对事物进行特殊历史考察有决定作用的两
  种关系相适应.一种是地点和地点之间的差异——它同先后连续出现的事件
  的时间过程和联系相适应,此外还有毗邻存在的事物的空间联系,也就是地
  理组合体和地理体系的存在,例如何流体系,大气环流体系,交通区域等等.
  任何地表现象都不能设想是独自存在的;只有掌握了它对于别的地点所处的
  位置时它才是可以理解的.第二种关系是结合在同一个地点上的各个不同自
  然界和各种不同现象的因果联系.缺少和同一地点别的现象之间的上述任一
  种联系,或者我们没有认识到它们的联系的那些现象,不属于地理学考察的
  范围.需要并适合这种地理考察的是这类地表上的事实,它们随着地点而异,
  它们的地区差别性对于别的现象范围有重要意义,这类事实——正如人们似
  乎已经表述过的——在地理学上是有重大影响的.区域观点的目标是,从对
  各种不同的自然界和它们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的并存和互相影响的理解,来
  ② 帕萨格关于景观学的见解是模糊而且充满矛盾的;在其著作的第一卷里,他的见解接近施吕特尔,但是
  在以下几卷里却加入了其它内容,因而就和常见的地志学没有什么区别了.参考1923年《地理杂志》第49
  页我的评论.
  ① 施吕特尔:《人类地理学的地位》(DiestellungderGeographiedesMen-schen),《地理学晚刊》第五期,
  1919年柏林米特莱尔和佐恩书店(Mittleru.Sohn)出版.
  认识地区和地点的特性,从各大陆,各地区,各地方和各地点的地表的自然
  划分中理解整个地表.
  地理学的本质只在于运用这两种观点:谁没有深入地了解这一点,他便
  没有把握住地理学的精神,正如一个历史家如果不去探索事物的时间变化过
  程,以及各种不同发展系列的内在联系,就没有把握住历史学的精神一样.
  按照这种见解,材料的选择自然是以预先考虑到现象的因果联系为前提;主
  观上对于因果联系估计不同,对地理学考察范围的理解也就有不同;而随着
  知识的进步,就可能增加或者减少整套整套的地理学事实.但是,在历史科
  学和系统科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同样的波动,从它们那里不会遇到对上述选
  择材料原则的异议.选择材料并不涉及个别事实,而总是涉及整套事实系列,
  人们已经学会把这种整套的事实系列理解为其他地理事实系列的原因或结
  果.地理学并不是认识了个别事实的地理条件限制才把它们纳入研究范围
  的,而是在研究其因果关系前就把它们的地理情况从头加以记述并固定下
  来;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它必须引用它还不清楚其因果联系的事实.
  对于这种见解,材料的复杂性自然很大,而且越来越大,因为随着知识
  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事实系列表明是受地点自然情况制约的.从而具有地理
  的特性.现在的地理学既包括过程,也包括形相和物质的情况,既包括精神
  生活的,也包括自然的事实;但是,它总是只在区域的观点下来涉及所有这
  些对象,因此,对于物的科学和历史科学或许是极端重要的许多特征和性质,
  地理学却认为无足轻重而置之不顾.地理学不仅可以把所有在地球上到处都
  相同的情况或虽有地点差别却还看不出它们的分布规则的情况都搁置起来,
  而且可以把所有其地点差别和其他现象范围的差别至少按照我们的知识看没
  有什么关系的事物也搁置起来.因此,人们不会在地志学中给地磁现象一个
  位置;同样,矿物的产地,虽然有一门矿产志学,但也不是地理学的研究对
  象,只有少数一些矿物由于对人类有重要意义地理学才去理解它们.人们虽
  然认为由于照顾到对人类具有的价值而要把一种异类的观点带进了地理学,
  但是这种照顾只是一般规则的一个特例,一般规则则是一种现象对其它现象
  范围有作用,这在地理学的材料选择中起决定作用.低等植物和动物可以几
  乎完全排除在地理学研究范围之外,因为它们大都分布在整个地球上,对地
  方特征并无多大补益.只有某些国家生活,民族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情况,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般情况,清楚地表现出它们与地区自然情况的联
  系.而这些情况的单个构成,例如宪法和行政管理的细节,经济生活,社会
  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组织的细节,艺术,文学和科学等的个别作品等等,几乎
  说不上受地理的制约,而是到处都可能是相同的,且在地理上不起多大作用.
  特别是人性不列入地理考察范围之内,因为地理环境对它只有很小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也接触不到人性的核心;人类的活动首先总是个别人物的行动,
  只有撇开个别人物的行动并直接追溯更深一层的原因时,才可以对这种活动
  进行地理学的理解.
  
  第五节 关于时间的理解
  
  一切时间,同所有自然和精神事物一样,都可以成为地理学考察的对象.
  然而,人们总是把地理学当作是对现在的考察,而把地质学当作对过去时代
  的考察.但是,这样对比是不正确的;因为同样可以有对过去时代的地理学
  的考察,就象有对现在的地理学考察一样,事实上确是存在一门历史地理学
  和一门古地理学.本质的区别不在于地理学偏重于一个一定的时间即现在,
  而在于对地理学来说时间是处于次要地位,它不是从时间的角度来注视过程
  ——确实正是这个方法论的规则还经常被十分忽视——而是用一个局限于某
  一定时间的平均值来衡量现实情况,只是为了解释在选定的时间中的状况时
  才引用时间的发展.地理学需要有关起源的观点,但不得变成历史学.
  当人们正确地感觉到有必要抛开这样一种时间过程时,就特别想在人类
  地理学中这样来确定地理学的任务,即它要相反于历史的变动而只论述那些
  在时间进程中恒常的事物,"持久起充分作用的事物".但是并没有这样一
  种在时间进程中恒常的,持久起充分作用的事物,只有随时间变动的事物的
  一部分才以围绕零点附近摆动的形式发生,其它事物均表现为继续不断的发
  展,而地理学中主次关系的性质有时就几乎完全颠倒过来.因此,各时期的
  平均景象或者抛开随时间变动因素的景象,只对前老是可能的,对后者则是
  不可能的.地理学的考察总必须针对着某一个特定的时间.
  因此,地理学应该包括怎样的时间范围,是否只包括真正有历史的时期,
  或者包括整个人类的时期,这个问题就是多余的了.把时间的确定建基于人
  类情况之上这种作法,除了把一种格格不入的观点带进我们的学科这一点
  外,对于较长时期内的区域或者空间考察,只有在此时期内这些情况不变化
  或者只有不重要的,关系不大的事物起变化时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考察
  对各种不同的现象也是很不相同的.对于固体地壳的内部构造,地理考察一
  般必须从第三纪中期开始,因为对现在的构造具有决定作用的变动大部分在
  这个时期都已经开始了.在固体地壳表面的变形方面,在气候上,在植物界
  和动物界,即使在全新的地质时代中共变化也是如此之大,以致需要作历史
  的叙述,关于现代的地理学就只能去理解它们的作用结果.在人类地理学中,
  每十年和每年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地理学的现代这个概念,或者更一般
  他说作为考察基础的时代的平均值这个概念,必须局限在相当狭窄的范围之
  内.
  第四章 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它们
  
  同自然科学的关系如果地理学是关于地表的区域的科学,它就要研究无
  机和有机的自然界以及人类生活的千切可能的对象;但不是指的这些对象本
  身,而只着眼于它们是各个地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地理学的对象并不
  是各个单个的事物或过程;它不去过问它们的地理分布情形,这更多地是有
  关科学的分支领域,如地理植物学,地理动物学等考察的方式,而是就无机
  自然的三界的表现方式以及就植物,动物,人类和人类活动的布局来研究各
  种不同的地球空间和地球地点.地理事实是空间的情况,正如历史事实是时
  间的情况那样.但是只要地理事实仅是空间的情况,它们就是纯粹形式的:
  只有通过充满事物,成为物质和力量的存在地点,或者说成为生物的即植物,
  动物以及人类的栖息和活动场所,它们才获得单独的意义.因此,人们恰当
  地,虽然不是那么吸引人地把地理学称为关于地表空间的事物充填的科学.
  第一节 数理地理学和地球物理学
  
  关于地理学对象的第一个见解,并且是以某种方式提供基本的但却不是
  独立的知识,而是只起着辅助作用的见解,是对它们的空间关系的见解,或
  者用另一种方式表达,是对地表的不管其内容的纯几何的见解,就是关于天
  文方法的和地面方法的地点测定和大地测量的学说.对解决这个任务的学
  科,最好用数理地理学这个旧名称;但是,使用这个名称必须意识到它已经
  剔除了许多通常算在它名下,而从科学上看却不属于它的内容,例如特别是
  关于地球的运动的学说,人们只有通过玩弄概念游戏才能把它塞进关于地点
  测定的学说里去.一般意义上的数理地理学或者天文地理学,特别在学校里
  占统治地位,不外是它们的一种通俗版,我甚至想说,是天文学和测地学已
  取得的成就的反刍;把它算作学校的一门功课还有某些理由,但是在科学的
  体系中它是一个怪物.按我们的看法,它是地理学的一门辅助科学,类似年
  代学之于历史学以及历史地质学也只是一门辅助科学;因为它没有独立的知
  识内容,只是为编排地理知识提供一个骨架.它的科学加工大部分也不在地
  理学家手中,正如年代学的加工工作也很少在历史学家手中一样,它是一门
  专门学科测地学的对象,或者部分地在用天文方法测定地点的学说方面,归
  人天文学的范围.属于数理地理学的还有地图科学,它是用图形——更广义
  地也可以说形象地——表达地理知识的学问.
  另一方面,把地球当作整体来研究的学问,即研究地球的形状以及它的
  物理和化学情况的学问,并不是地理学的一部分,而是地理学的前奏.这门
  学问虽然不象数理地理学那样只是形式的学科,而是一门具有内容的科学,
  但是它在地球物理学这一名称下逐步变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且走在地理
  学的前面(参阅第二编第二章).对各个地球空间和地点进行属于地理学范
  畴的区域考察,当然必须从对地球整体的理解出发,但只把它作为现成的东
  西来接受,只是在这种理解尚未达到的地方才自己去考察;在不同的地理地
  点形成的不相同的现象,或者换个说法,即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的特有
  的样式,是由不同种类和强度的内力和外力所产生的,并在自然,人类和人
  类文化中反映出来,这些才构成地理学的真正对象.
  我们现在要通过各个自然界了解这种考察.
  
  第二节 固体地表地理学和地质学
  
  居第一位的是固体地表.虽然我们不象个别地理学者那样(参考第二编
  第三章第二节)赋予固体地表以过分的优先地位,认为唯有它构成地理学的
  真正对象,别的自然界和人类统统都只是附属物,并且要在它们对固体地表
  的依赖关系中去理解,但它确是第一个最惹人注意的事实,没有它,别的一
  些地理事实就简直无法理解.在古代关于地球的记述中,即使在近代也一样,
  地理考察完全局限于固体地表的外部形状,对于固体地表只是作些描述工
  作,从它的作用去探索它,却不去阐述它的因果关系.个别较年长的地理学
  者,尤其是军事地理学者,现在仍然持这种态度.但是,地理科学已经在两
  个方面超出了对固体地表的地貌学的理解.一个方面是理解的内容扩大了:
  虽然高和深,平和不平的交替这类地表形状是最重要的现象,可是物质的组
  成,即岩石和土壤对于灌溉,植物界和动物界对于定居和人类的经济生活,
  却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各种过程如火山活动,地震和山崩等等对人类生活也
  起着重要的作用,固然布克莱过分夸大了这种作用.第二方面是由于在佩舍
  尔和李希霍芬的领导下进行了因果关系的考察①.永远只有当人们对现象不仅
  进行记述而且给以解释时,知识才可能是完全科学的.只有因果关系的理解,
  才会给感宫的无限复杂的直接感觉带来秩序和某种程度的统一性,并且使得
  有可能在思想中掌握这些感觉和把它们转变为精神财富.制图的大地测量一
  向不理会对地形的因果关系的理解,现在也已经认识到只有具有地貌学的理
  解才有可能取得优异的地形测量结果,因为只有这种理解地形学者才会正确
  地掌握地形.由地貌描述到地貌学的进步是地理学最重大的进步之一.相反
  地,有一个时期夸大了地貌学并过分地突出了它,这也没有多大关系,新的
  成就往往会带着夸张气氛,因为这时谁都想尽力填补科学中已变得很明显的
  空白.在达到这个目的以后,地貌学又完全可以退回到一个比较低的地位;
  只是现在不应过分地反对它,而这种迹象似乎已经有了;因为这个重要部分
  要是又萎缩下去,或者完全转移到别的部门,对地理学将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谁要是曾经钻研过李希霍芬的《中国》第一卷中关于中亚细亚土壤构成和黄
  土的章节,他就必然会认识到,关于民族迁徒和定居情况的理解也因而得到
  了多么有力的促进.反之,在拉采尔文集中的教材上,人们会反复地感到缺
  乏更深刻的地貌学钻研,这种钻研本来可以导致更深刻地理解土地对人类的
  作用.人们可以责难几十年来流行的对地貌学的夸大;但是,如果象现在偶
  尔出现的那样完全不去提地貌学,那就是不分青红皂白了.
  对固体地表进行这种在两重意义上说更为广泛的考察时,地理学一方面
  和地质学接触,另一方面又和土壤学的几种独立学科,独立的地貌学以及独
  立的火山和地震学接触.
  实际上,首先和地质学接触是重要得多的事.这种接触并非总是友好的;
  曾经存在过某些边界争端,特别是在我们德国,地质学家们虽然没有从地貌
  学的角度做过什么工作来理解地表,却认为在这个领域中进行地理学的工作
  是侵犯了它的工作领域.他们指责地理学者工作中在初期不可否认地存在着
  的某些表面性毛病,这种表面性来源于很多人尚缺乏足够的地质学基本知识
  就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使用了并不怎么风趣的戏言,说地理学并非有
  关地球表面的科学,而是关于地球的表面的科学.只是他们忽略了地貌学的
  最重大进步应归功于地理学家,并且他们自己对土地构造的形相及其气候和
  植物地理条件也缺少严格的理解.地理学者大都很快填补了自己知识的空
  白,而许多地质学者至今还缺乏较深入的地貌学知识.个别的特别是老的地
  质学者受狭隘眼界的限制,今天还在大吹战斗的号角;但是从全面看,一种
  睦邻关系已经形成.两门科学的代表人物都看到,他们在研究工作中必须互
  相支持,但他们研究目标是不同的,两种科学的知识从一个共同的基础出发
  向着不同的方面发展.
  地质学就其性质说是地球历史;今天的地表事实对它来说是用以揭示地
  球历史的证据.长期以来,它只限于研究岩石和化石,层积情况和变化过程.
  最近才把地表形相纳入它的研究范围,因为它踏着地理学的足迹认识到,不
  仅某些地表变动过程,而且那些内部过程如固体地壳的普遍隆起和下沉也只
  有通过研究地表形相才能搞清楚,或者这种研究至少同研究岩石和层积情况
  ① 戴维斯责难德国地理学满足于描述工作,而自认为是他自己把解释引了进来,那是没有道理的.
  一样,对于形成见解会提供宝贵的帮助.但是从整体看,如果人们着重科学
  研究而抛开实际的运用,则对地质学来说内部构造比地表更重要,岩基比土
  层更重要.除岩石学和逐渐变成为一种真正的历史的地质学的地层学外,作
  为关于固体地壳内部构造学说的构造学,也成了地质学的一个受重视的研究
  领域,它也是从地史这个角度上来进行的,因为对构造学来说老造山运动的
  理解同样重要,甚至比新造山运动更重要.所谓古地理学,即对于过去的地
  质时代作地理的表述,是和地史学结合在一起的,应看作是地史学的一部分;
  因为虽然它的理解方式是地理学范畴的,但它却不仅取村于地质学的研究工
  作,而且是为地质学服务的.
  地理学也必须从固体地壳的内部构造出发;但是对地理学来说,这种内
  部构造并不是地球历史的一个纪念碑,而是理解固体地表现在的形相和现在
  的性质的基础.如果地理的表述集中于某一个地方的地质发展史,那将是一
  个方法上的错误;地理学更多地是把内部构造看作既成的事实,若非对认识
  绝对必要,它不去进一步探索这些事实的产生.它踩在地质学的肩膀上,用
  感谢的心情领受地质学的研究成果.它的全部兴趣和它本身的研究工作,首
  先是从形相和性质方面研究地表的现状.它所研究的是地区和地区,地点和
  地点之间的差别,这正是由于固体地表的形相和性质对于一切别的自然界和
  人类都具有基本的意义.
  可是在一般地理学的文献中,地貌学①多半还是采取系统科学的形式,即
  考察形相本身,而其产状和地理分布只作为它的特性出现.这种表述还没有
  正确地认识到真正地理学的任务.即使在这种形式上,地貌学也有生存权利;
  但是,它类似土壤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对于交通技术,军事故略和战术等
  具有重要意义.对地理学,它在这种形式上则是一门辅助科学.真正的地理
  学的考察是从空间开始的,它的问题是:在地球上各个不同地点,固体地表
  具有怎样的形相 这些形相对于地理学来说,永远是景观的组成部分;而且
  必须这样来理解它们,这些形相决定于构造和气候,必须看作植物界,动物
  界和人类生活的基础.
  同样的看法自然也适用于地理学怎样去理解岩石,矿物和土壤种类,虽
  然情况的发展正好倒过来;矿物学,岩石学和土壤学一开始就是系统的科学,
  后来才被地理学用作辅助科学.建立土壤地理学是李希霍芬的功劳,矿物和
  岩石也必须比以前更多地吸收到地理学的考察范围中来.它们是景观的形相
  学和生理学事实,是内部构造和气候作用的结果,是植物界和人类的经济生
  活,农业以及采矿业的基础.不能把它们作为偶然的事实,事后才零散地洒
  到经济地理的考察中去,而是必须在自然地理学中考察固体地表时就尽可能
  地包括它们的分布和扩展范围.
  
  第三节 地理水文学
  
  陆地上的水面,如河流,湖泊,还有冰川和泉水,一向和固体地表的形
  相一起构成地区描述的一个对象.虽然如此,地理学对于如何对待它们还没
  有取得一个固定的观点.一方面,对它们的考察完全和对固体地表的考察结
  ① 参考我的《陆地的地表形相》(DieOberflacbenformendesFestlandes)第3页以下部分,1921年莱比锡出
  版.
  合在一起并为后者服务,待要作为了解交通或者人工灌溉的基础时才又重新
  出现,也或者——这适用于雪和冰川——把它们理解为气候的次生现象,这
  样,对它们的考察往往就太没有独立性了;在许多一般地理学的教科书中,
  对于陆地水的考察就是这样被扯得支离破碎.另一方面,对于陆地水的考察,
  往往变戍终年积雪和冰川,地下水和泉水,河流和湖泊的一般的自然史,各
  组分别研究.当然,对水的各种不同的现象需要进行这种一般的自然史的考
  察;但这是一些专门学科:冰川学,泉水学和地下水学,河流学和湖泊学的
  任务,如果把它们纳入地理学里,则地理学将背上和自己无关的材料的包袱,
  而水的真正的地理现象反而会被忽视.对地理学重要的是在不同的地球位置
  上水出现的不同样式和永的不同的形成,而地理学必须从上述的地球物理各
  学科中取得一般的物理的和化学的情况.它必须打破由自然科学考察在不同
  形态的水之间所建的障碍.因为这些形态实际上是密切结合,互相转化和互
  相补充的.如果人们不是把水的各种形态综合起来观察,那就既理解不了水
  面的配置,也理解不了它的地形情况,也不理解一个地区的水量平衡,也不
  理解水流的物理的和化学的情况.要把地球表面上的水理解为一个巨大的循
  环系统,人们应在空间配置,地形构成,水量平衡,物理和化学情况等各种
  不同的观点下来考察这个循环系统.甚至人们还可以再进一步,把河流湖泊
  的生物界也纳入水流地理考察中去.
  
  第四节 海洋地理学
  
  海洋地理考察也太过于和一般的自然科学考察搅混在一起了.海洋学似
  应属于一般的地球科学,跟气象学一样不太宜于列入地理学,因为地理学在
  海洋方面也必须运用区域的观点,即是说必须掌握海洋的差别性.海洋学不
  应停留在单纯地考察水本身;因为除陆地以外,海洋是地表另一种巨大的表
  现形式,并且正如地志学的任务是在无机和有机自然界以及人类的一切现象
  的并存和共同作用之中理解各个地区一样,对海洋的地理考察也必须努力使
  之成为一种全面的考察,把对水的考察和对位于它上面的大气,对动植物生
  活和人类生活表现的考察结合起来.除了为航行服务的航行手册以外,这个
  意义上的海洋地理学迄今还很少受到扶植.它离开与地志学处于同等的地位
  还很远.
  
  第五节 气候学
  
  对于大气,地理学和纯自然科学的考察划分得颇为清楚;作为地理学分
  支科学的气候学是从关于天气的一般学说的气象学分出来的,气象学不是地
  理学的一部分,而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对于地理学它只是一门辅助科学.气
  象学的形成开始在十八世纪下半叶,并且特别受上世纪七十年代简要天气图
  问世的促进,因为这些图提供了概括作为整体的大面积地球空间的天气的可
  能性.气象学自此不再只是一种统计的描述,而同时是一门天气的生理学,
  是关于大气变化过程的知识,它一方面为阐明这些变化过程的规律而努力,
  另一方面为服务于天气预报而探索那些个别的瞬时的现实情况.某些地理学
  方法论者要把这门独立的科学——它源出于物理学和源出于地理学的程度至
  少是同样大——勉强放到作为一般地球科学的地理学的领域里,这是一种无
  意义和徒劳的努力.对于大气和大气现象的考察,地理学必须完全局限于区
  域的观点;只有在地表的不同地点产生了不同情况时,大气现象才是地理学
  的.这种限制又引起第二种限制.不是单个的实际变化过程都可以成为地理
  学对象;可以成为地理学对象的只有它们的总状况或者一般特征,或者简单
  地说是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这里"气候"这个用语,既不是片面的在医
  学卫生意义上的,也不是象人们曾用过的那样把它过广地视为全部生活条
  件,而应该理解为大气的状态和变化过程的整体).但是,如果气候学到现
  在还多半表现为一种纯粹统计的学科,只是把平均值和至多还有极限值视为
  天气的一般特征,而不注意每个地点不同的并且是这个地点特点的天气过
  程,那就是狭隘的理解.当气象学还基本上是统计式的时候,气候学就从气
  象学中产生了,但是它很少参与气象学向生理学式考察转变的过程,很少从
  中得到好处.最近这方面才发生了变化.
  正如地理学和地质学共同抚育了地貌学,地理学也和气象学共同抚育了
  气候学.我们必须毫无嫉妒之意地承认,要感谢出色的气象学家,较早时期
  的多费,较近时期汉恩,沃耶科夫,柯本等人作了极其重要的气候学工作.
  但是,很多气象学家主要是学物理的,并且作为气象站的领导人固定集中于
  一个地点的天气,他们对气候学不大感兴趣,也很少了解.地理学因此不应
  放弃气候学的研究工作.地理学的资料库中已经有了重要的气候学研究,在
  通过自由观测和汇集结果以补充气象站观测方面,特别是在气候变化过程结
  合水循环的,土壤性质的,植被的和人类生活的诸现象方面,对地理学者展
  现出了一片内容丰富的工作园地.
  
  第六节 植物地理学和动物地理学
  
  很久以来,地理学也把植物界和动物界包括在它的考察中,既包括植被
  的一般特征,也包括个别植物和动物的出现,特别是那些对人类有益或者有
  害的动植物.在古代,植物和动物的描述和这些方面是直接结合的;后来地
  理的考察才逐渐和植物的,动物的考察分开;但是,关于如何正确地把它们
  划分开,还有意见分歧.
  立足于把地理学理解为一般地学的方法论者认为,地理学考察与植物学
  和动物学考察的区别,主要在于后者从事研究个别植物和动物,而前者则把
  植物界和动物界的出现作为整体加以研究.当然,森林比单个树木更重要,
  大量出现的动物比个别的动物更重要;但是这种区分并没有接触到事物的核
  心.植物学家和动物学家不能把植物和动物在共同存在和共同生活中产生的
  情况和涉及植物群和动物群的情况丢开不管,反过来,在某些情况下地理学
  对个别植物和动物种类也感到兴趣.
  它们的考察的区别决定于它们一般的着眼点,从这些着眼点出发,地理
  学是从一个方面,而植物学和动物学是从另一方面对事物进行考察(参考第
  二编第二章中段).植物学和动物学的对象是植物和动物本身的不同特性,
  也包括它们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出现.地质学包含植物和动物的发展历史;而
  地理学把植物界和动物界作为地球空间和地点上出现的事实来理解.这样,
  植物和动物的地理分布就既属于植物学和动物学,也属于地理学的范畴,但
  是方式不同:前者着眼于植物和动物,后者则着眼于地区,地方和地点.植
  物地理学和动物地理学,不同于地理植物学和地理动物学.地理学探索在同
  一地区内其他现象范围对动植物界的地理制约和动植物界对其他现象范围的
  作用.特别是植物界,在景观的图象中是最突出的特色之一,虽然如此,认
  为它的意义超过土地构成还是不正确的.土地构成对于动物和人类是最重要
  的生活条件,对水流,土壤和气候也有很大的影响.动物界不那么突出,作
  用也比较小一些;但是,它在自然界循环中的地位是同样重要的,略去它的
  动物,人们就不能理解这个地区.
  
  第七节 人类地理学
  
  在地理学中,对于人类的考察曾摇摆于两个极端之间.在古代,与针对
  地球表面形态,偏重数理制图的观点并行的,我们看到还有一种偏重民族学
  的观点.到了近代,地理学大部分也是致力于民族学和国家学方面.卡尔 李
  特尔所进行的地理学改革,虽然打破了地理学和民族学,国家学的外表上的
  结合,但是他的地理学也完全是以人类为中心的观点,着重在人,把地球看
  作人类生息教养的所在.与在地理学中对人类的考察占片面优势地位的这种
  观点相对立,若干方法论者走向另一极端,想把人类完全排除在地理学之外.
  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的考察后来才逐渐趋于平衡,从而人类地理学在地理学中
  成为与自然地理各学科处于平等地位的分支学科,但是从意义和范围说,它
  则超过它们①.
  许多地理学者不象对待自然现象那样把人类现象也列为地理考察的对
  象,而只想考察自然对人类的影响,这可以说是目的论观点的残余,并且源
  出于对人类的特殊的世界观评价;与此相联系的是:他们把对人类现象的考
  察,例如对交通和定居的考察,直接和对自然情况的考察结合起来,人类的
  现象主要依从于自然的情况.但是考察工作因此就被弄得支离破碎了.科学
  上也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因为象我们在本书后面讨论地理的概念构成和思
  想构成的章节中将更详尽地看到的那样,人类的现象绝不会决定于个别一种
  自然条件,而只能从历史发展中各种极端复杂的条件的综合作用得到解释.
  上述的考察方式不能提供确切的知识,只是起启发的作用.它没有自己特有
  的,必须自己努力加以确定和描述的大量事实,但是一种科学没有自己的大
  量事实,就将永远具有寄生的特征.因此,地理学必须把同样的区域观点象
  运用到自然界一样运用到人类方面.
  在关于地理学的性质和任务的一般性考察时(参考第二编第三章第一
  节),我们已经看到,即使从区域观点出发,也有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理解,
  并且正是在人类地理学中,各种不同的理解导致对材料的不同的划分.但是,
  我们已经看到,不论拉采尔的狭义的空间观点,还是施吕特尔和白吕纳限于
  ① 早先人们时常使用"historischeGeographie"(历史地理学)这个名称;但是,人们现在合理地把这个名称
  局限于一个较狭窄的意义,并理解为地理情况随时间的发展."Kulturgeographie"(文化地理学)这个名称
  也过于狭隘,因为它把种族和民族的地理学排除出去,并且几乎不能把它应用于政治地理学.拉采尔创造
  了"Anthrogeographie"(人类地理学)这个名称,这个名称早先偶然出现过.它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变成
  "anthropogeographisch"(人类地理学的)这个形容词,但是这个名称本身并不好.法国人用:
  "Geographiehumaine"(人类地理学);可是与此相应的德语"menschlicheGeographie"(人类的地理学)这
  个名称则不符合德语的用法."GeographiedesMenschen"(人类地理学)这个词是好的,只是有个缺点,就
  是不能变为形容词."Menschheitsgeographie"(人类地理学)似乎是可能成立的,但不好.
  景观图象的观点,都不能建立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而这是每门科学必须达
  到的目标,再说由于施吕特尔和白吕纳都已经相当地放弃了他们的片面立
  场,就不需要再谈这个问题了.地理学不只是把人类理解为景观的图象中的
  一件景物,而是其本质的一部分.图景只是外表的一面,对它是不能单独地
  理解的;若是人们撇开作为东方宗教的伊斯兰教不提,怎会懂得标志东方城
  市景色特点的清真寺和寺院尖塔呢
  这样形成的人类地理学同系统科学以及关于人类的历史科学的关系,类
  似于自然地理学同各个描述的自然科学以及地质学的关系.人类和它的文化
  本身显然不是地理学的对象,而正如它的历史一样是以地理为前提.各种人
  类现象的地理分布也已属于系统科学的范围,正如人类的历史发展对系统科
  学是不可缺少的一样.但是这种考察,有些不同于就其性质和事物的填充而
  对地球空间所作的考察.地理考察,包括关于人类的地理考察,均基于地点
  和地点的差别性以及和别的现象的相互作用这两种观点.这种考察针对着各
  个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人在它们那里生活
  他们的活动怎样 他们的生活是怎样安排的 他们是怎样改造这个地区的
  它用比较的方法考察地球上的人类和人类的活动.
  我们必须从这个基点出发审查人类地理学的各个部分,以及它们和有关
  人类的相应科学间的关系.
  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地理学曾经长时间和民族学以及人类学结合在一
  起,主要是因为两方面的知识都是根据对外国的直接观察,都是出于同一来
  源——旅行记,还因为它们都没有涉及更深刻的科学的认识.只是在这种认
  识开始以后,它才必然地遇到了一方面是地区的,另一方面是种族和民族的
  性质差别,种族学或人类学和民族学或民俗学就必然地变成了特殊的科学部
  门.在这方面有个特点,就是这种结合在通俗书刊中比在科学中保持的时间
  长得多,而且还在保持着.不论是人种的体质,或民族(自然民族和文明民
  族)的精神生活和生活情况,都不能理解为地区的特性或作用,而要求由特
  殊科学部门进行专门的考察,可是这些科学部门不应该象最近时期遗憾地往
  往发生的那样,离开地理学的基地.虽然个别的特别是那些曾经在自然民族
  中生活过的地理学者,还保持着和民族学难舍难分的关系,科学部门却是划
  分开了.当然也不能理解为地理学似乎完全不再去注意人种和民族了.种族
  和民族正如植物和动物一样属于某一个地区,地理学也必须考虑他们.种族
  和民族是不能从他们住地的自然情况推导出来的,他们是独立的生物;但是,
  正好是这个种族或民族住在某一个地区这件事,其地理原因部分是位置,部
  分是自然情况,种族和民族的某些特性只能理解为对现在的居住地区的适
  应.正如有一门植物和动物地理学一样,也有一门种族和民族的地理学.
  对国家的处理情况也相类似.以前,国家学正如民族学一样和地理学结
  合在一起,地理学有时几乎完全溶化在国家学里.这种结合也分解了,虽然
  采取了另一种方式;民族学主要出于本身的需要而脱离地理学,因为它的工
  作领域越来越扩大,并越来越和地理学的工作领域不同,同时地理学也解脱
  了国家学这个负担,但国家学并没有立即取得独立的存在.由此可以理解,
  为什么相当长时间内政治地理学大大逊色了,不得不由拉采尔重新恢复起
  来;如果克耶伦认为地理学现在又想完全掌握国家学,那是他的一种误解.
  相反,我们地理学家长期以来就赞成克耶伦所设想的国家学,即与纯理论的,
  基本上是法律学的学说相对立的国家学.我们惋惜并感到这是科学体系中的
  一个漏洞,即至多只是在不多的迹象上存在这样一种国家学,它就国家的性
  质,特点,趋向,权力对实际存在的国家进行逐个的研究,并对它们作比较
  的考察以及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这样的一门国家学必然具有深深的地理烙
  印,既建立在地理的,也建立在历史的基础之上;它必须有一门倾向地理学
  的分支学科,相当于地理植物学和地理动物学,人们最好和克耶伦一致使用
  地理政治学作为这个学科的名称①.它和政治地理学的关系,同地理植物学或
  地理动物学和植物地理学或动物地理学的关系相同.在地理学者看来,国家
  是地区的组成部分或特性.国家宪法和国家行政管理,国家法律,国家财政,
  国防等等各个事实(它们过去都汇集在地理学和统计学手册中),均处于地
  理学范畴之外,和地理学无关,因为它们完全不取决于地区的自然界,或者
  只有疏远的关系,对于地区的自然界也不发生深刻的影响.但是对于国家所
  处的空间情况和它的一般特性,地理学也不能置之不理;因为这些要受地区
  自然界制约,并反过来对地区的自然界发生影响,不过要是把这种作用估计
  得高于自然情况,也是一种明显的夸张.如果人们越过德国的边境,向奥匈
  或者甚至向俄罗斯走去,就会感觉到这种情况;但是,这种差别只表现为地
  区自然情况的细微不同,例如厄尔士山的我国边界这边和那边,其特点基本
  上是一样的.人们可以具体地怀疑,政治地理学的考察究竟应该深入到国家
  性质中多大程度.对于单项的研究,科学的严格划分一般是无关紧要的,正
  是因为还缺乏一种真正的国家学,地理学就象历史学一样,有时也许已经越
  过与方法论相应的界线人类地理学最直接的对象,包括对于把地理学限于景
  观图象的人来说,也是定居和与此相结合的大地改造.在人类地理学方面,
  大地所起的作用就是人类的住地(按住地这个词最狭义的意思),在这里,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反作用也是最直接的,这种反作用和人类对自然界的依附
  关系一样是地理学的对象.在这里,地理学强烈地触及实际问题——人们只
  要想想关于内地的开拓,砍伐森林,排水和灌溉等等一切问题;别的科学部
  门却只是在个别地方谈到这一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地理学却是在较晚的时
  期才实际上完成关于移民地理学的科学工作,而这门科学到现在还颇为落
  后,这是令人吃惊的.
  


删   除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