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山西贴图 回复帖

被回复帖: 残文的《故 乡 南 崖》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残文 收藏:0 回复:0 点击:19 回复时间: 2009.03.29 16:58:20

文老,这段时间太忙,耽误了,请谅.保重!潞潞


  
  最痛是乡情
  
  ——读文超万诗集《多梦的黄土多情的水》
  潞潞
  
  多年没有跟文老联系,突然接到他的电话,说写了一部诗集即将出版,一定要我看看。前些年听说他回老家办企业了,电话里他告我,企业已经交给儿子,他身体不好,年届七十,中风偏瘫好几年了,这期间又写起诗来。这真让我惊讶,都什么年代了,多少写诗的人都不写了,他竟以残老之躯重操诗笔。
  文老是山西垣曲人,我祖籍也是这里,这大概也是文老一定要我看他诗集的一个原由吧。我初写诗时,父亲告诉我有个叫文超万的老乡是诗人,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我刚开始写诗。我父亲在老家生活了十七年,我祖父以上都是农民。晋南那地方崇尚文化,父亲常标榜他家是耕读人家。父亲幼时读过几天私塾,后来阎锡山在山西兴办新学,父亲在垣曲二高小毕业后,适逢抗战爆发,相携十几名青年参加了八路军。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再没有在垣曲老家生活过。
  我是带着特殊乡情读这部诗集的。所谓特殊,是我从来没在那片土地上居住,没有一丝一毫乡音;五岁时,爷爷去世,我第一次随父母回老家,只留下模糊记忆;除了几个亲戚,我对那里几乎是陌生的。曾经以为乡情于我无缘,但随着年龄增长,人生阅历丰富,竟然对乡情有了一种渴求。这种渴求既是人必然的归属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承载的内容,世代延续下来遂成为基因中的一部分,构成了自然而然的心理需求。不管你漂泊到了何处,不管你浪迹在外多少年,你都逃不脱它。什么叫“根”,什么叫血浓于水,这就是。
  乡情给了我一把阅读文超万诗歌的钥匙。我的老家在黄河边,黄河流入山西第一个县是河曲,流出山西的县份是垣曲,都有一个“曲”字。垣曲位于中条山脉北端,站在历山舜王坪上南眺,家乡的山水尽收眼底。传说舜王曾经在此耕作,因此得名。华北现存的唯一原始森林和黄河小浪底水库也在这里。随着文老优美的诗句,我读出了家乡的山光水色,也读出背后深沉苦涩的乡情。“我,越来越老/ 故乡的毛毛山道/ 牵着我的手/ 开口闭口/ 总是说,小的时候”(《故乡的微笑》),少小离家老大回,自古以来牵动着诗人的情怀。而最让诗人痛心的,是他永远回不去“小时侯”那个家了。“山路是我的脐带/ 连着母亲的心坎/ 炊烟是风筝的长线/ 系着故乡的碾盘”(《炊烟和山路》),由于小浪底水库工程,诗人的家被淹进黄河的波涛里,炊烟和山路断了,连着母亲的脐带断了。这是对诗人满腔乡情的沉痛打击,足以使一个离家归来的游子绝望。然而,正是这样难以承受的悲痛,让诗人重新拿起诗笔,恢复了停止二十余年的诗歌写作。
  我毕竟没有在老家生活过,痛失家园的感觉能够体验,但绝对体验不了多么深刻。对于文超万来说,那简直是锥心之痛、切肤之痛。他不得已在诗歌里寻觅家园,在诗歌里重筑家园。诗人在《重返故里》诗前题记:“原来我是这里的居民,今天是远道而来的游客。在这深深的水晶宫里,有生我养我的故里。”中国农耕文明历史太悠久了,和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不同,家园两个字的分量是要用生命来称量的。家园不仅是聚居地,更是血脉、宗族、情感和记忆的象征。对家园的感情是不容讨论的,也没有什么客观标准。一个人的家乡即使是穷山恶水,在他眼里也是美的。何况我们老家真的是山水秀美呢!但文老的诗歌没有把重心放在“美”上,他似乎缺少那样的兴致,他没有引吭抒情,他的诗篇是沉痛悲伤的,“乡愁”“乡怨”“乡殇”构成了这部诗集的调子,而诗集的名字“多梦的黄土多情的水”,为何“多梦”“多情”?诗人肯定也是颇有深意,只因勾到了伤心处吧!
  尤为让人心痛的是,文老诗歌里写到那么多亲人和亲情。姥姥、父亲、母亲、叔叔、哥哥、嫂子、老伴,还有小孙子,上下五代人,当然他自己的命运也在其中。诗人周涛曾经说,从中国乐器二胡里听到的全是哭声。我想借用周涛的话,在文超万写亲人和亲情的诗里,我听到的也全是哭声!这就是诗歌,这就是诗歌生生不灭的原因。因为诗歌记录了人的命运、人的苦难、人的生死。血脉的延续,血缘的纠缠,里面有人性,有悲悯,有怜惜,有饮泣,这就是诗的旋律和灵魂!我的老家山水好,人性更好。垣曲地处山区,前些年考古挖掘出殷都城遗址,文明古老,民风醇厚,因交通闭塞,人性中淳朴善良的一面保留下来更多,这些年我有意识的观察并得到映证。当然,越是如此,他们在这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代,就越是活得艰难,活得憋屈。阅读中间,我几次忍不住流下眼泪。“一不小心/ 就会把垣曲/ 写成“冤屈”/ 明知是白字/ 却涂不上色彩”(《故土怨》)。
  痛定思痛,还是痛。这是一部用心血写成的诗集,这是一个人的故事。它没有装扮,没有修饰,朴实无华,但它是感动人的。而且,对我们当下的诗歌写作也是有启示的。
  祝贺文老这部诗集的出版。多多保重!
  
   2009-3-29
  
  
  


删   除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