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pecheur 收藏:1 回复:5 点击:4941 发表时间: 2013.11.06 20:50:55

深锁时光 剪影梳妆


  
  
   深秋的落叶在落日的余晖下铺洒了一地的柔情。那条通向教室的林荫道上,年轻而欢快的脚步踩得落叶咯吱作响。我想,它是疼了吧?也发出呻吟叫你懂得怜惜它的温柔。
  
  每一个季节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梦里的那个自己,从来没有忧伤。
  儿时,梦想着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洋娃娃,只属于自己。可以由着自己的喜爱,仔细打扮她。
  怀春季节,梦想能遇上一个心爱的男孩,背靠落日听他弹着心爱的吉它。与他牵着手躺在草地上数星星。
  闺中待嫁时,梦想有一个浪漫的婚礼,走在红地毯上,把手放在他的手心,在他的深情眼眸里甜蜜地说着,我愿意!
  
  我早已过了做梦的年纪,却保有一颗年轻的心,依旧做着无法实现的美梦。明知那只是一个童话,却依旧心心念念,如痴如醉不愿醒来。
  
  一曲《梦中的婚礼》,轻易便勾起了我的眼泪与悲伤。做梦的人,总是希望梦能够实现的,哪怕不够完美。可,世事总是如此捉弄人,叫你欲罢不能,欲哭无泪。
  
  人的一生,总有太多的遗憾。有些人,来过,又离开。有些情,痛过,却又如此铭刻。有时候,宁愿它从未来过。有时候,却又觉得无论是痛还是伤,毕竟相遇总好过从未遇见。
  
  人生就是这样,即使说了再也不相见而分了手的人,也会在不经意间再度相遇;约定了要白头偕老的人,也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慢慢地从记忆中消失。
  
  四季的更替总是在不知不觉间逼近。昨天还穿着裙子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等待着数星星,今天便身裹棉衣瑟瑟发抖一个人冷冷清清。
  
  安娜说,最温暖的爱便是每个冬夜那一盏亮着的灯。而我却希望是每个无助的时刻一双关切的眼;脆弱的时候,一个温暖的怀抱。至于那盏灯,若是每晚都希望它独独为了守候我而亮着,怎样也算是一种奢侈吧!
  
  夜里捧一本书在手上,读到动情时刻,总是会停下来,反复。在网上看到一段话,符合自己的心情,总是想收集起来,偶尔翻看。听一首歌,煽然泪下,便想与人分享。闲空的时候,翻看曾经写下的字,往事一幕一幕,在眼前播放。
  
  我想,我是老了,敏感。骄傲。往往因为一句话,一首歌,或者一个情景,便会轻易忧伤。我想,或许我忧伤的,不是一句话,也不是一曲哀伤的歌,更不是一个情景,而是,那已然逝去的不可追忆的青春年少时光。是那些未曾上演却依旧在做着的美丽的梦。是无能为力的悲哀。是若昨日重来,君已不再的疼痛……
  
  深锁时光,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我希望梦里的你,一直都好!
  剪影梳妆,就算两鬓斑白如霜,我希望可以爱,可以微笑,任泪湿透衣襟,也依然可以痛着骄傲!
  

------------------------
倘若你读不懂我,我宁愿永久沉默!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jlyjlwh200 Re:深锁时光 剪影梳妆 回复时间: 2013.11.07 07:10

    今后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戈壁红柳912 Re:深锁时光 剪影梳妆 回复时间: 2013.11.07 08:58

    层层叠叠的梦;曲曲弯弯的路;朝朝暮暮的祈盼;逶逶迤迤的未来……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镜中的安娜 Re:深锁时光 剪影梳妆 回复时间: 2013.11.07 10:42

    记得一位友人说,当你还在谈论爱的话题的时候,说明你还不老。能爱能伤能痛都说明我们有一颗善感的年轻的心!如此美丽又感伤的文字,安娜是再也写不出来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hover Re:深锁时光 剪影梳妆 回复时间: 2013.11.08 09:19

    安娜的话很有意思,我们都在写着关于爱的文字,所以我们还年轻,感叹可以有,忧伤可以有,哀怨可以有,梦呓也可以有,心里的那份执着,更可以有……也许太多事情禁锢了我们的脚步,让我们想做而不能做,但我们至少可以留给自己那样一个梦吧!有梦了,才会有现实!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jlyjlwh200 Re:深锁时光 剪影梳妆 回复时间: 2014.05.21 11:48

    现在多做中国梦一切都好了。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