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辽宁创作空间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刘志勇 收藏:0 回复:2 点击:5364 发表时间: 2011.09.03 23:40:53

往事尘封


  
  每一个周末我都有个习惯。就是早晨五点起床,赶第一班公交车,去位于市中医院后面的旧书市场,这个习惯已经伴随我好多年!
  
  晨风拂面,行走在那已经有些泛黄的书海里,人非但不觉的困顿,反倒精气十足起来,几十米的人行步道上,十几个旧书摊一字摆开,虽然这个旧书市场是自发形成的,但是的卖书人都很谦和,从来没有人因为争抢位子而发生口角的事。每一个摊前都围满了爱书之人。在他们眼里,那些已经泛黄里有着太多历史的记忆和对往事的一种怀念!
  
  其实书市吸引我的并不是那是已经便黄甚至变霉的老书,而是那些出现的老物件,那些有着一定时期代表性的物品,会把人带入到某个画面里。比如一张文革时期的画有头扎毛巾,手里镰刀的画报,你会人们的回忆里,感觉到当时建设大生产时期,人们的干劲是多么大,那火热的场面,时刻感染会着你。一枚二两的粮票,一位老人的叙述,使我知道了。这二两粮食在当时社会,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是什么重要。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老人随即拿出了一摞自己近半个世纪收藏的老信封,给我讲起自己与信封的故事。
  
  老人家,吕姓,今年75岁,收藏这些信封已达半个世纪了,老人家收藏到的第一枚信封是1963年,那时候在安东第一高级中学(现丹东一中)任职。老人说“那时候生活很苦,一个月才挣30几块钱。当时信封也只有一毛钱。可是当时一毛钱能卖好多东西,一斤玉米面才9分钱,可以够一个五口之家吃好几顿。虽然这样,但是老人依然痴迷信封的收藏,每次出差老人首先就是到当地邮政所去买几张信封,一首是要给家写信用,而是自己喜欢。就这样慢慢的多了,也形成了系列。我看见老人收藏的信封有两种,老人告诉我说“一种是美术信封,一种是各地风景信封。要想收集这么多可不容易,有的时候一发几枚,可不成套。有的时候一套信封几年才可以收集齐,可是觉得挺有意思的!当我问老人‘您觉得在收集信封时,您获得了什么?”我获得了快乐,因为收集信封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就说这用纸吧,早期的纸是草纸做的,颜色发黄不说,还容易破。后来信封完全是大白纸了。图案也不断的变化着,反应着祖国各地的建设发现。老人在说完这些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从老人的叙述过程中,我好想完成了一次时光穿越的旅程,从一枚小小的信封上,我感受着时代变迁,人们生活的改善!其实无论是旧书也好,老信封,老画报也摆,都在提醒着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生活,更不要忘记过去的日子。
  
  


原创[文.百味人生]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一切皆有规则 Re:往事尘封 回复时间: 2011.09.06 22:32

    封不住的往事

回    复    

回复人: 蓝湖之鱼 Re:往事尘封 回复时间: 2011.09.09 14:53

    读此文深有同感,我也收藏了一些老信封,当时我是想将全国各地的来信都收全了。最终没有完成,这样我也有许多。足令我兴奋。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