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月亮上的猫 收藏:0 回复:3 点击:4709 发表时间: 2011.06.02 23:46:19

你吐的不是痰,是素质


  公交车上,一个大男人一口浓浓的痰笔直地落在车厢过道里,周围人斜视鄙夷咒骂捂鼻干呕啥样都有。那厮大言不惭吆喝:我吐我的痰挨谁什么事?教室里,一转身,一个“小男人”的一口痰就从窗户飞出去,其他同学视而不见,我大怒,他狡辩:吐外面总比吐教室好吧?我说你不会吐纸上扔垃圾桶吗?他说没有那个习惯!我说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不懂吗?
  这一整天我的喉头都隐隐做痒,感觉有什么东西粘滞着不吐不快。
  慎独是素质的最高境界,简言之,素质就是不需要人提醒,自己自觉地去遵守一切规范。抛开国家民族国际大事,只谈身边小事,那些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过马路走人行道、红灯停绿灯行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在公共场合吸烟等,都和个人素质密切相关。写到这,有一些正人君子哂笑:这还需要提醒吗?小学生守则都开始学了,妇孺皆知吧。
  是该妇孺皆知,可公共场所到处出现的“请勿吸烟”“注意卫生”等标语绝不是饰图摆设;经过楼下,一些不明飞行物坠落眼前或自己幸运“中标”,这些行为绝不是外星人所为。我不想再提某国万人会议结束后,地面洁净如初,我们的国民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离开广场后留下遍地垃圾……这样的事例想起来太悲哀。
  为什么小学生守则都开始提及的一些养成教育,我们的某些国民一直到自己的孩子都上小学了还做不到?
  公共场所的一口痰,换来了众人斜睨,当事人却“风雨不动安如山”,我吐我的痰,关你何事?“不准随地吐痰”的标语就在眼前,对不起,哥不识字,你奈我何?罚款五元,拿去好了,谁罚我钱全家死光……绝妙的一幅讽刺画!
  一口痰引来众人怒,这现象还是有药可救,说明至少这众人都是反对这一行为的,自己反对的行为,应该不会主动去做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夫子的这话再经过上千年也依然是有道理的。
  吐痰的人应该反思一下:你衣冠楚楚风流倜傥,这嘴一张,吐的不是哽在喉头的一口痰,而是你皮囊下的素质。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一切皆有规则 Re:你吐的不是痰,是素质 回复时间: 2011.06.03 13:39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 《礼记·大学》和《礼记·中庸》。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儒风(儒家风范)的最高境界。对于其含义,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回    复    

回复人: 一切皆有规则 Re:你吐的不是痰,是素质 回复时间: 2011.06.03 14:23

    崇尚不拘小节,历来有市场。
  其实,拘不拘小节,与个性发展,与自由无关。

回    复    

回复人: 戈壁红柳912 Re:你吐的不是痰,是素质 回复时间: 2011.06.04 15:47

    痼疾难医啊!
  若论素质,令人生畏的事太多。如果用自身的行为影响,显然势单力薄。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