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见雄一
网名是什么有争议,我倾向于认为不是philia,因为philia似乎是与莉莉周有关的一个乐队的领导者,但是不排除他借用这个名字,而在片首莲见更是在屋子里用苹果机对青猫说欢迎加入论坛,加入这里的唯一条件是喜欢lily。所以我的倾向认为基本出错。最后lily演唱会时莲见握着星野代表青猫的青苹果,眼光呆滞,恐怕他才忽然明白过去的星野始终在那个可怕的人的身体里,只是遁迹于遥遥的网络中。雄一和星野都具有典型的柔弱形象气质特征,有一刹那甚至觉得莲见就像那个花泽类,所以可以想象出那是个默无声息的人。但是日本的无论什么艺术形式里都要给最柔弱的人一个反扑的形象,所以星野注定要变得狰狞,莲见注定要爆发,不在沉默中灭亡,就注定要爆发。谋杀星野那一段:在星野背后出现的莲见的脸没有任何异常,他的刀子不知从何而来,因为拥挤和混乱,星野有了忽然回头的必要,他们的对视好像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星野的脖子一下子变得那么长,有些惶惶,终于有一刻人还是会害怕,会变得易碎。人群像莲花状蔓延开去,但人群不是裙瓣,中心,星野死于不知名的凶手手中。莲见,这个妈妈眼中都不染发的乖孩子,已经完全越出了常规,比之片首劫持火车的少年更甚,原来疯狂是这样种植的。莲见终于染了发,并且没有死,并且立在久野的身后听德彪西。想起整部片子从冲绳之旅后就总是一线末日的阳光,而豆蔻年华里从那一天开始全都是灰色。关键字“lily”“星野”“久野”“津田”。
星野
网名青猫(blue cat)。星野曾经是很乖的孩子,因为成绩好又乖而被选为学生代表发言,导演为了说明他的天真,说了一件事情,剑道课上,女生因为崇拜一个叫“沙田”(?)的家伙而大叫大喊,星野和莲见课后约见那三个女生,希望她们退出剑道课,结果毕恭毕敬的星野被女生轮流嘲笑了三个回合,尤其是对那次年级发言,星野的反应叫我大跌眼镜,他对莲见说“发言又不是我要去的。”呵呵,很,很,嗯……嗯印象深刻,因为很熟悉的话,高中以后我基本放弃说这样孩子气的话了。因为一本刊物,也因为爱lily的歌,星野、莲见和另一些人憧憬着去冲绳,钱太少?抢!那次抢钱真是憧憬得快无畏了。这让人联想到庙街的那些惑仔,当然又有所不及。冲绳真是好地方,水表面看是绿的,跳进去是蓝的,各种层次的蓝和各种层次的绿带着透明的水纹一遍遍冲刷镜头,那个天蓝得乡气,如果在衣服上或纸媒体上,可是在片子里真好看,特别是在电脑上看的这种DVD的效果,颜色直霸道。冲绳之旅是星野变化的转折点,在那里他想游到和lily歌名很相像的那个小岛上,结果差点淹死,然后目睹一个落魄旅人被撞死,其实应该是自杀吧?那个人之前在海滩上对他说,自然界同样充满了和人类一样的邪恶和竞争,只是在我们人类看来她是自然而不是邪恶罢了。这是最快乐也最残酷的一段,所有蜕变的焦点。所以回来之后星野变得难以理解,狠心,辣手,把人当畜生,把钱当玩笑,无所畏一切,他摧毁友情,百般羞辱曾经的好友雄一,他摧毁爱情,指示别人强奸自己曾喜欢过的久野,让那样一个纯净聪颖的女孩子,从此告别豆蒄年华。
津田
不理解津田放着风筝为什么就想飞了,想飞了又怎么有勇气真的落下来躺在大地上,大家都当不成风筝,因为肉身太沉重。所以不喜欢这样可以预料的情节,因为少有人真知道津田心里怎么想,知道的都做了地下鬼,猜测还原不了真实,所以这样的安排并不妙,杀星野和津田的死是我不喜欢《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的两处,也恐怕是最日本的地方,无论什么原因死于豆蔻,死在最美的时候,这是日本最妖怪的美学逻辑,延伸出一句,美的安静的干净的全应在豆蔻年华里毁掉。津田是被星野抓住的援助交际的女学生,之后的每一次交易星野理所当然地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钱,莲见被指定去护送她回家并收钱。护送一路安全到家的命令足以见识星野够变态的狡黠,这个孩子真恶鬼。莲见依然是柔弱的莲见,被侮辱和损害之后仍是,虽然夏天以前冲绳以前的星野已经不在了。小路在巨大的绿色中间,钱被践踏在泥土里,莲见被郁积了太多愤怒和耻辱的津田一下一下一面一面地踢打,纸币的颜色不见了,津田冲下小路,在泥塘里沉沦低泣。莲见不坏,只是工具,所以执行命令之外,津田和莲见还会一起吃饭,互换CD,甚至交谈津田暗暗喜欢的久野,那样的交谈在我看来是有些暧昧的,我不知道津田是否有些妒忌被莲见喜欢的久野,透过陌生的语言我听不出话外音。津田自杀很突然,风筝来预示自杀是很老套的手法,没想到就这样老实地被岩井俊二又用了一回,后来想起,莲见见着星野蹂躏久野而低泣的时候,没有送津田,津田一个人跑在路上,看见大叔们在放风筝,说要是能骑在风筝上就好了。大叔回答,哈哈,真是奇怪的想法。……于是津田还是那么无所谓,风筝飞啊飞,突然坠落,她放纵又纯净地笑着道歉。然后她也如风筝般坠落,以毫无顾忌的姿态放弃生命。十五秒后津田葬礼的队伍在夕阳下缓缓穿过,她的课桌上放上了一盆花。莲见猛然在课桌前大呕黄水,眼睛黑灰得像鬼,他说耳朵里有说不清的声音,镜头搁置在被星野拗成两半的lily的新专集《呼吸》上,那盘偷来的CD。
久野
长发,在有阳光漏进来的教室里弹德彪西的女孩子,安静,干净,隐忍,还有少言寡语,和足够的才气。星野喜欢她,莲见喜欢她,漂亮的女生们天生讨厌她。久野的过去在论坛的青猫嘴里,她的现在毁在星野手里。长发变成了光头坑坑挖挖的惊异的难看,以后一直戴着帽子,那些女生都平静了,久野像野草一样地生活着,在有阳光漏进来的教室里弹钢琴,还是那么平静,甚至自然地挠了挠头,光头。莲见,站在同一间屋子里听,这是第一次不在屋外的墙壁边听,这是杀了星野的莲见了。
音乐
在这里我就不说音乐了,那是一种难以用文字表现的东西,一种悬在中空的以太。但绝对的好听。
岩井俊二
影片依旧唯美,细腻地恰如印象主义风格的画面,却不是用厚厚的颜料堆积的作品。《莉莉周》里永远闪现的麦田和少年的画面,美到令人神伤,麦田一样有饱满压抑的青春?或者是像麦田一样青翠而荒芜的青春?在麦田里,没有守望者的青春?对于现实,岩井俊二做的,不是隐藏,不是展示,而是表现。这就是岩井俊二式的青春,一如日本不留痕迹残忍着的樱花哲学,最短的花期,在最美时凋零。从《情书》以后,岩井俊二好像对爱情童话失去了兴趣。从“莉莉周”看,他在虚拟的残酷青春流连,似乎在越来越残酷的道路上奔驰而去,而实际,正如《燕尾蝶》中的《MYWAY》,岩井俊二是在努力为青春的颓废寻找着一条归路。
莉莉周
知道了什么是不完美,却依然有着孩童的眼睛。一出彻头彻尾的灰色青春的注脚,连那一层薄薄的包裹冷酷与残忍的纱巾都被撕扯得支离破碎。一个不曾露面的偶像歌星,一个心灵的出口,一种成长的寄托,是象征,是寄托,是虚无,是质疑。
女孩男孩们无论实际的年岁如何幼小无论曾经的心灵那么纯净,结果都象是跌落到泥沼中的雏鹰脏乱不堪。是的,即使是莉莉周的完美世界也在演唱会最后一刻的人潮汹涌中为少年的鲜血粉碎瓦解。摇晃的模糊的DV还有时不时出现的全频网上对话扰乱的不仅是你的眼睛还有剧情和你的思维。
电影最后,岩井用了极具象征性的表现手法。那片碧绿的麦田已经完全的成熟,橙红色的麦田,金色的草垛,还有仍然在那片麦田中那个拿着CD walkman的青年,听的依旧是莉莉周的音乐;单纯和懦弱的莲见已经成熟起来了,他已经知道在这个世界中他应该怎么做。还有那个女孩,还有星野,然而星野剩下的,只有那片寸草不生的土地;还有那湛蓝的天空,已经变成了丰富的紫红色,画面经过处理,漂亮到了及至,沿袭了岩井电影一贯的风格。然而处理过的画面味道更浓了。我们在成熟起来的同时,那湛蓝的天空也不再有了,失去的,不仅是单纯。这不是一个轻松解读的故事,即使是德彪西的阿拉伯风格曲,在让你沉醉的时候,也叫你忍不住流泪的那种故事。
于是BBS还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