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四川转载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高尔夫 收藏:1 回复:2 点击:4708 发表时间: 2010.07.25 08:49:54

揭秘性生活的十大意外收获[转载]


  揭秘性生活的十大意外收获
  
   导读:医学界普遍认为,和谐的性生活是夫妻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婚姻幸福的重要前提之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近日指出,过性生活可以为夫妻双方带来十大意想不到的好。
  
   1、预防感冒
  
  一周有一次或两次性生活,体内免疫球蛋白A的抗体数量会增加30%,起到预防流感和伤风感冒的作用。
  
  2、增强信心
  
  如果一个人在床上的表现良好,不仅可以令伴侣更加快乐,自己也会感觉充满自信和力量。
  
  3、有助于减肥
  
  一次充满激情的性生活可燃烧掉200卡路里热量,能让人轻轻松松地减去多余脂肪,保持苗条、诱人的好身材。
  
    4、减少负面情绪
  
  柔软舒适的床是释放暴力、控制不良情绪与行为的好地点。性生活美满的夫妻,很少会出现极度压抑的暴力情绪。
  
  
  5、能够止痛
  
  在高潮来临之前,后叶催产素水平升高达正常时的5倍,产生大量多肽,可缓解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等。
  
  6、可以减轻忧郁
  
  性生活积极,且性伴不采取避孕措施的女性很少患忧郁症。
  
   7、保持膀胱健康
  
  流行于全球的括约肌锻炼操对膀胱肌肉的锻炼程度类似于性生活。
  
  8、保护前列腺
  
  男性射精频率越高,前列腺癌发病率越低。
  
  9、保护心脏
  
  男性每周过3次性生活,可以将心脏病的发病风险降低60%以上,而有规律的性爱能减少一半的男性患中风的几率。
  
  10、有助睡眠
  
  爱抚和性爱都能释放促进睡眠的内啡肽,让夫妻在一番嬉戏后,迅速进入甜美的梦乡。
  
  


转载[时事关注]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孙伊斌 Re:揭秘性生活的十大意外收获[转载] 回复时间: 2010.07.25 14:43

    50个习以为常的中国特色作者:阿P的脚印
  
  2010年上半年刚过,我们关注习惯,那些正在或已经让我们麻木的习惯。
  王家岭矿难悲剧、张悟本养生神话、学术腐败丑闻、电视娱乐怪相……我们处在一个异彩纷呈同时又问题丛生的年代,媒体在一轮轮的新闻盛宴中端出这些五味杂陈的菜肴。我们曾经欢欣,曾经悲伤,曾经愤怒,曾经无助。我们茫然地发出诘问,又忍不住随之裹挟着东奔西走,还没来得及忘却,更新的正剧、悲剧或闹剧又已轮番上场。
  
  这个年代,让我们习惯的事情似乎正越来越多。许多原本异常的事情和现象,不再如一开始时那样刺激着我们的神经,撞击着我们的心弦。我们可能就在这种不知不觉中,变得习惯,变得淡然。
  
  没错,这个年代的确正在一天比一天可爱,人们的观念一天比一天开放,经济发展的数字总是在更上一层楼。可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忽略那些原本不该习惯、甚至值得我们警醒的现象,这些现象正在败坏着自然环境,麻痹着人的良知,噬咬着社会肌体……对此,我们再不能熟视无睹,态度漠然。
  
  所以,今天,我们关注习惯。
  
  【社会篇】
  
  1、矿难频发
  2、百姓跪访
  3、冤狱案一出再出
  4、拆迁暴力与暗箱操作
  5、官员有话不好好说
  6、慈善捐款入财政
  “5·12”大地震,中国慈善事业曾迎来前所未有的“井喷”。而公众抗震捐款的流向问题,却引发了同样前所未有的质疑。《中国青年报》在今年4月的一篇报道中质问:中国式慈善,被财政“收编”?
  
  对此,民政部前官员王振耀回应说,公众把资金捐给慈善组织,但最后还是由政府来执行项目,这是个很现实的体制问题。
  
  “体制问题”背后,捐款人有理由心灰意冷:入了财政的捐款,会不会被官员用来买轿车?
  
  7、人才流失海外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葛优和冯小刚都知道的道理,却是今天中国面临的难题。一份由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中承认: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在世界居于首位。
  大批人才何时回归,一留学机构总裁的结论很简单:“当中国超过美国的时候,人才自然回归。”
  
  8、冒名顶替上大学
  9、官员问责后“带病”复出
  10、两会雷人雷语
  11、富豪榜成为“杀猪榜”
  12、全民争当公务员
  13、河流鱼虾消失
  还记得小学时写过的作文吗?家门口的那条小河,还有小河里的鱼虾,曾经成就了几代人的童年乐趣。而今,这样的美好回忆却成了现在孩子们的一种奢侈,因为鱼虾早已消失,河流不是已干涸,就可能成了臭水沟。
  我们其实只是这片土地暂居的过客,有什么理由去败坏子孙后代仍要享用的土地、河流和生存环境?N
  14、公务员呵斥纳税人
  15、“公费旅游”比着来
  香港《明报》报道称,去年一年赴台的大陆省市地方团体只有5个,但今年3月以来,已经有11个大陆省市参访团抵台,而且规模更为庞大,动辄数百上千人。
  如果说访台多少还有些“走亲戚”的味道,还带着很多项目前往的话,那么很多前往西方国家和境外旅游胜地的团组就纯粹属于“公费旅游”了。虽然这些团组都会挂着“某某考察团”、“某某项目组”的鲜亮招牌,但他们考察的无非是名胜古迹,每天展开的项目也就是吃喝玩乐。这样的出访团组还是越少越好。
  16、小偷偷出贪官
  
  【民生篇】
  17、铁路春运一票难求
  18、老少皆为买房狂
  19、油价涨多跌少
  20、医生收红包
  21、上幼儿园比上大学难
  22、神医轮流转
  23、黑心食品泛滥
  24、开车不如走着快
  25、银行乱收费
  26、农民工为工钱爬塔吊
  27、卖肾救子
  28、“被”涨工资
  29、收费站天罗地网
  30、国庆节成了旅游节
  31、听证会成“涨价会”
  
  【文化篇】
  
  32、电视节目台湾化
  33、拜金女争比不要脸
  34、大学行政化
  35、用“XX后”标签一代人
  36、盗版有理
  37、山寨名牌满天飞
  38、戏说历史成风
  39、艳照门
  40、争抢名人故里
  41、学术腐败丢脸到国外
  7月7日,《中国青年报》刊发数十名学者联名公开信,就清华教授汪晖涉嫌剽窃事件敦促中国社科院和清华大学给予回复。
  
  汪晖之后,唐骏、朱学勤等名人,纷纷被指学历或毕业论文有问题。江西井冈山大学两位教师更牛,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上发表70篇论文,直到去年年底,上述论文被一次性撤销,“科研成果”才成为“学术丑闻”。
  
  学术腐败各国皆有,中国学人一枝独秀委实不易。
  
  42、体育界丑闻
  【城市篇】
  43、雨后城市习惯性瘫痪
  44、盲道“失明”
  45、城市马路开膛破肚
  46、耕地变厂房
  47、办假证广告随处见
  48、城管扫荡小贩
  49、物业只知道收费
  50、国际名牌中国最贵
  【作者】夏学銮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回    复    

回复人: 三公主 Re:揭秘性生活的十大意外收获[转载] 回复时间: 2010.10.30 16:00

   
  --------------------------------------《宣传标题》--------------------------------------
  
  标题:急聘 兼职网络信息回复员(若干名)100元/天 工资日结
  
  --------------------------------------《宣传内容》---------------------------------------
  
  招聘人数: 若干名  薪资待遇: 工作每天3-5小时,100-200元/天工资每日支付;
  岗位描述: 负责公司所要求的信息回复工作(有内容样版),工作地点不限,专兼职均可!
  应聘要求: 上网熟练,平均每天工作投入约3小时,具体根据效率自定; 学历不限,在
  职或学生皆可;勤奋,认真,有责任感;熟悉用电脑发消息的整个流程。(很简单,学一下就会!)
  
  (请注意,应聘不用交任何费用,押金等)
  
  详情看公司招聘:http://soho-cn.info/?82478.htm
  
  邮箱:vip@soho-cn.info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