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异彩,飞遍山河
霞光异彩,飞遍山河 ——读临镇农民诗人白萍的诗 文:月射寒塘 在认识白萍之前,已经多次听朋友提到她,真正认识她,是在2009年10月24日宝塔区作协组织的作家采风团去临镇和农民作家交流座谈会上。会后,和白萍及另一位农民诗人曹梅进行了进一步交流,听她们谈了对诗歌的理解,对文学的追求,相互分享了了创作经验、心得体会,临走,白萍把一沓诗稿交给我,嘱我指点一二。指点谈不上,在车上,我作为文朋诗友本着学习的态度,逐页认真翻看了她的诗歌,心绪再也无法平静。这是写在小学生作业本上的诗歌,有用钢笔写的、有用圆珠笔写的,每一个字都写得那么认真,每一句诗都流溢着作者的纯真情感,让我不敢等闲视之。 根据和白萍的谈话,我眼前浮现出一幅场景,在果园里,在田野中,甚至在灶台前,喂猪喂鸡时候,只要灵感来临,她都会随时随地拿出纸笔,记录下她瞬间捕捉到的美和思想火花。她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活在诗歌世界里,努力打造并享受着自己的诗意生活。她说现在社会好,政策好,农民的生活好,物质生活的提高,自然带来精神世界更高的追求,现在的农民和过去已经大不相同。是的,通过这次采风,我也亲眼看到农民生活的变化,院子里堆满苹果、玉米,村里通了公路,卡车直接开到村里来订购苹果。可是,作为一个地道的陕北农民,一个陕北农家女人,白萍究竟有怎样的心路历程让她和文学结下情缘,让她对诗歌情有独钟? 风停了 是她要睡觉了 泉声听不见了 是她要休息了 蛙声也没了 是她去远方了吗 哦 我也很累 只能凝望弯月 月儿啊 为何你的眼眶挂满忧伤 深深的褐红 是否 天也讨厌了沉静 这是白萍的诗歌《问月》。这是一个诗人表达出来的内心深处对生活完美追求的渴望。风停了,蛙声也没有了,万籁俱寂,万物入睡,一个女人的眼睛却明亮亮地睁着,一个诗人的思想却正鲜活地翻腾着。劳作一天,疲惫的身体应该需要休息,多少年来,黄土地上的女人们不就是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围着锅台转,围着自家男人孩子转吗?她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思考别的,一年又一年,女人逐渐觉醒,女人已经觉醒,诗人把触觉深入到女性解放的高度,风不懂,泉声不懂,月儿懂了,它懂得了诗人的忧伤来自何处,诗人讨厌这种沉静的生活,她要颠覆沉静地让人窒息的生活,她要重写女人只有躯壳没有思想的历史,她要撑起一片天,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自己的“声响”。我在诗人的问月声中理解了白萍,她正是要用文字挖掘一个新时期形势下农民精神境界更高的追求,她在探索一个农村女人的生命意义和社会价值。 但是这个过程何其痛苦,何其艰难啊!现实的残酷无奈,内心的挣扎无力,通过诗人的语言宣泄出来—— 梦中的浮萍 是一团火花 轻轻地落入你的手心 不经火炼的你 是春还是秋 我疼过 大地且也刚烈 海洋仍在咆啸 我慢慢地 收起余烬 静空而读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火炼,怎知金子的珍贵!就算追逐自我价值的过程中被现实的火焰炙烤得疼痛难当,就算此身被烧成灰烬,诗人的头颅不会低下,诗人的思想不会求饶,她内心对生命的依恋是如此强烈,她对自己选择的路从不后悔,她站在黄土高原上,像一个圣洁美丽的天使,眼睛里都是纯洁的向往—— 遥望那只北飞的大雁 它在广袤的天空瘦成一个小黑点 飘又来飘又去 在寻觅中寻觅 这只北飞的大雁 生命里没有季节 冬来去春去来 翅羽坚铮的鼓励 却挡不住那道深邃的光 一闪一闪 照亮高塬的黑暗 这一闪一闪的光,照亮了黑暗,驱散了阴霾,它是希望,给诗人鼓舞的力量,诗人瘦弱的肩膀挺起,她向天地发出斩钉截铁的宣言—— 爱 就这样热烈似火 痛像锯刃 却不用誓言的 甘愿生死相依 今天你是我永远的爱 那层层历练的伤口中 泪花花散漫到哪一角 随你的音符 唱唱唱…… 我被深深地打动,通过白萍的诗歌我感受到了陕北女人的成长,再不是简单地吃饭睡觉,现代的陕北女人正在以独特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美丽。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冷梦老师在给朱占平的长篇小说《等她长大》序言中说:文学才是真正让人洞穿一个人灵魂的一盏灯。确实如此,文学是盏灯,文学可以滋养一个人的心灵,文学可以照亮一个人行进的方向,文学可以挖掘出一个陕北女人黄土地一样博大的情怀,文学可以让农民的思想闪烁金子一样的光泽。 树 把思想种于地下 绚放一种灿烂 树枝越高大 思想越豪迈 我飘入 它绿色的倩影里 感受四时温暖 只有种习惯了玉米、谷子、洋芋、豆角的农民才会有这种奇妙的联想,她把思想种在地下,来年就会收获绚放的灿烂,能让诗人收获她想要的生活,在思想绿色的倩影里,惬意高歌,感受四时温暖。 从临镇回来,我帮白萍整理打印了她交给我的那些写在小学生作业本上的诗歌,并推荐发表在《社区文化》杂志,随后介绍她加入了社区文化促进会,希望通过我微不足道的帮助,可以给她鼓励,给她支持,给她信心,也希望通过社区文化平台,拓展她交朋识友的领域,让她在交流学习中获得更大提高。 著名诗人曹谷溪老师2009年7月24日在中国作家志丹采风团座谈会上“关于主编与作者的谈话发言”中说:“浮躁的社会,谁不浮躁,谁就有可能是成功者;在诗文最不值钱的时日,我坚信文学依然神圣!”这是一个文学前辈的谆谆教导,我希望和白萍共勉。要想达到文字的深度,文学的高度,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必须耐得住寂寞,必须沉静下来,必须刻苦,必须坚持,我相信白萍在创作的天地里一定会收获她想要的春天,就像她在诗歌《春天》里描述的那样—— 阳光的温柔 抚摸你桔色衣裳 那刻 澎湃的浪潮崛起 思念的音符 一夜间 霞光异彩 飞遍山、河
被文坛.你评我论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 人老了 什么也做不来了 只但愿还能够写写文章 于是我就成了文学青年
回 复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