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古货人新版主:雁字云笺  古货人新  春风话语 [登录] [注册] [发表文章]  

作者: 雪薇 收藏:0 回复:4 点击:859 发表时间: 2009.12.26 13:18:10

望夫崖


  千里圭江抚古碑,潮痕草蔓字迷离。
  傍闲丹灶空留怨,面对残崖醉若痴。
  情绪织丝囚作茧,寒流洗泪恨添眉。
  云山望尽惜无路,断雁捎书回葛祠。
  注:北流县志载 望 夫 山
   古时勾漏山下劲塘村有个19岁的赵姓青年,自小父母双亡,生活孤苦,因是“立春”生的,名叫春哥。附近石屋村有一个开杂货店的寡妇,女儿是“立秋”生的,名叫“秋妹”。一天黑夜,秋妹家被强盗抢劫一空,母女连夜出逃,幸得春哥相救,寡母便把女儿嫁给春哥。成婚后小俩口勤耕苦种,生活美满幸福。
   秋妹长得非常美丽,有个财主垂涎三尺,先是想用金钱雇秋妹到其家当佣工,被识破阴谋,遭到拒绝;后又诬造春哥挖井、种庄稼破坏他家风水,勾结官府把春哥捉去充军,送到遥远的北方去打仗。秋妹母亲被活活气死,秋妹更是哭得死去活来。那时“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穷人哪里有讲理的地方?她只有日日夜夜爬到石山顶上啼哭,张望丈夫回来。那财主自以为得计,装着狐狸哭鸡丑相,拿了米饭肉菜上山,劝说秋妹到他家去,说什么到了他家住的是高楼大厦,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秋妹气极了,拿起送来的饭菜向他脸上打去,那财主仍象俄狼似的向秋妹扑来。顿时天昏地黑,飞沙走石,霹雳一声,那财主被雷击死。惊呆的秋妹也变成了一尊石像,永远遥望北方。这座山以后就叫“望夫山”。
  后人选诗赞美秋妹对爱情的无比忠贞。诗曰:
  石变佳人在路旁,天为罗帐地为床。日为宝镜朝朝照,月是明灯夜夜光。
  千载未梳龙凤髻,万年不嫁绿衣郎。何时得见亲夫面,洒落圭江泪两行。
  俗谚云:广东有只离乡井,广西有个望夫山。拿望夫山和离乡井相对,此中的深意是说,广东人喜欢离乡背井,出外闯荡世界;而广西人则安土重迁,如果丈夫外出了,老婆总是盼着他早归,所以广西人出不得远门。这大概是过去的情况吧,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东人和广西人在历史上心理和性格的微妙差异。现在广西人也喜欢闯荡世界,四海为家了。
   广西的望夫山在哪里?在北流的圭江边。望夫山与勾漏山比邻,北流县志称其“山坳一石,状如妇人,故名。”望夫山与三峡的神女峰一样,在山上近处看,只见几堆巨石;而从江中远远仰望,则见山上俨然有一女子在。中国人从来喜欢对自然景物展开幻想,赋予神话色彩。于是三峡神女峰便有了“朝云暮雨”的典故。“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这典故后来便指男欢女爱了。而其迷离缥缈,浪漫深情的含蓄之美,成了雅的极致。而望夫山的神话,却俗得出彩。因为勾漏山就在旁边,葛洪不是在勾漏洞炼丹么,好,就说望夫女是葛洪妻吧。葛洪成了仙要升天,他的妻鲍姑也要跟着上天。葛洪用一根红线把鲍姑拴牢,并叮嘱他飞天时千万不要睁开眼晴,否则便上不成天了。上天的时候到了,夫妻俩“凭虚御风,缈不知其所止”,鲍姑听到耳边风声呼呼,忍不住偷开眼缝向下一望,只这一望,红线便断了,掉到了圭江边的石山上,成了山上的望夫女,年复一年盼夫归。于是,一首民谣也就年复一年地在北流大地传唱。
  石作佳人在路旁,天为罗帐地为床。日为宝镜朝朝照,月作明灯夜夜光。
  千年不梳龙凤髻,万载不嫁绿衣郎。可怜不见亲夫面,目对长江泪两行。
  看来这民谣还会唱下去,直至海枯石烂。
   不但老百姓唱,痴男怨妇唱,多情的诗人也要唱。清代北流女诗人朱玉仙《过望夫山》两首,便是诗人咏唱的代表作。
  春回山上草萋萋,雨洒云鬓泪欲啼。千古伤心非独尔,凄凉还有杞梁妻。
  朝朝风雨泣星霜,望断云山抱恨长。儿女情痴能化石,几曾夫婿得还乡。
  诗中的杞梁妻就是传说中的孟姜女。相传孟姜女的丈夫杞梁被征发去筑长城,孟姜女寻夫哭倒了长城,其凄凉与望夫女正相伯仲。
   我国幅员广大,奇山胜水何可胜数,即以望夫山而论,江西的德安(见《水经注》),辽宁的绥中等不少地方都有,绥中的望夫山还相传是孟姜女的望夫处呢。云南则有望夫云的传说,扑朔迷离,公刘的长诗《望夫云》,不知赚了多少痴男怨女的眼泪。
  要看北流望夫山,最佳的位置是圭江。游船从北流出发,在当年东坡先生下筏处顺流而下,二里许,至水面顿时开阔处,便会有人惊叫:望夫山!望夫山到了!抬头向左岸高山之巅看去,便见到一个“老婆子”正蹲在蓝天白云之下,向北眺望。“凄凄复凄凄,山头望所思。心坚身化石,岁久苔为衣。万念此俱息,中天四望迷。会同天死日,不见心生时。”北流籍国学大家陈柱的这首诗,正好为望夫女身心写照。
  看过望夫女,船过银塘坡,一河两岸绿竹婆娑,田畴旷阔。前面就是“魏晋以来负盛名”(郭沫若)的勾漏洞,古代铸铜遗址丹霞地貌的铜石岭了,两座名山一左一右,峙立江边,如金童玉女,环珮丁当。
  
  
  
  
  
  
  
  
  


文坛.古风雅韵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雁字云笺 Re:望夫崖 回复时间: 2009.12.26 18:23

    喜欢这样的为景作诗,为诗注释的好风格......情景交融.....诗文并茂.唱之含情,言之有物...推荐

回    复    

回复人: 雪薇 Re:望夫崖 回复时间: 2009.12.27 01:34

    谢谢版主鼓励!

回    复    

回复人: chtys Re:望夫崖 回复时间: 2010.01.02 10:39

    有花有果,温馨。

回    复    

回复人: 杯子里的海 Re:望夫崖 回复时间: 2010.03.16 00:32

    雪薇,好些年没回来了,你的文笔越来越美丽了,呵呵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