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山西创作空间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天下同善 收藏:0 回复:2 点击:4806 发表时间: 2009.08.26 22:11:39

古镇古会馆


  
   古会馆是历山镇(历山镇原称同善镇,是一座有上千年历史的古镇,后因撤乡并镇时把原望仙乡和历山乡并入同善镇,为使垣曲有历山地名,故把千年古镇同善镇改为历山镇。)仅存的规模最大的清时建筑。
  
   古会馆位于同善村北,距古北门仅十多米。建造年代久远,我没有做详细的考证,但会馆内存有几通古碑,足以证明古会馆是清时甚至更早建筑。这几通碑最早的是乾隆五十六年,其次是道光十八及二十年和咸丰七年,最迟的是中华民国十四年。分别记载了不同时期重修、扩建或办学的具体过程。
  
   古会馆现在虽然已是破败不堪,但其基本规模尚存。由南向北穿过古北门门洞,你便可以看见耸然危立的古会馆砖木结构大门,大门两侧是分别题有“聚瑞”、“凝祥”的东西角门,大门大约要高出两角门三四米。走进大门,迎面是舞台后墙及嵌于后墙的照壁。将照壁嵌于后墙是无奈之举,舞台后墙到大门的距离不过七八米。而此举也可谓是巧妙之举,照壁与整个后墙浑然一体,若不是后来看了碑文,我还真不知道照壁是后加的。从左右两边均可绕过舞台,绕过舞台就来到了会馆大院,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式结构。正北是关帝殿,建在高出大院约一米的台子上,关帝殿的背后是早已瘫塌的火神祠,火神祠的两边是结构相同的耳房。与关帝殿相对的则是刚才提到的后墙嵌有照壁的舞台,整个舞台距地面约两米多高,沿其两边石彻台阶可以通达舞台。大院的东西两侧则是结构样式大体相同的长长的厢房。
  
   站在关帝殿前的大台子上,看着破败不堪且荒草萋萋的会馆,心中顿生无限感慨。这是我的小学所在。在这座院子里风雨穿行了三、四年,当时人声鼎沸,现在却荒草满目。如今小学已迁新址,古会馆就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已有三四百年高龄的古会馆,真的就已经到风烛残年了吗?这样一座会馆在全中国确实真的很不起眼,但对于千年古镇历山而言,它就是惟一;对于想大力发展旅游的垣曲而言,它就是历山脚下最好的资源。它的破败,它的无奈,不知还要诉说到何时?


原创[文.浮生杂记]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梧澧 Re:古镇古会馆 回复时间: 2009.08.27 17:03

    结尾泛起了我心底的无限感慨!简洁的文字 ,炎炎赤子之心!问好 !

回    复    

回复人: 一切皆有规则 Re:古镇古会馆 回复时间: 2009.08.27 22:53

    会馆历来故事多,沧桑多。
  文字过于简洁。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