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山藤书屋 收藏:0 回复:4 点击:3345 发表时间: 2009.03.20 14:13:04

长篇小说《喋血中条》连载之三十


   尾声
  
   “奶奶,您别,别说了……”邵玉枝紧紧握着老人的手,颤声说道。她眼眶里饱噙着泪水,完全融入六十三年前那场烽火连天的抗战中去。她望着仰靠在座背上的老人,见她干枯的眼里涌出的几颗晶莹泪水滚到了沟壑纵横的面颊上。车里的人谁也不说话,静静的,只有柔和的马达声呜呜地响着。
  良久,邵玉枝又问了起来“奶奶,您和曾大功进了村,后来怎样了呢?”。
  她仰靠座背,像很累的样子,微微地迷蒙着眼睛,好大一会,才抖动着嘴唇说:
   “曾大功把我背进了村子,村里静悄悄的。老百姓怕小鬼子打过河来,逃走得不少。他背着我,找了好几家院子,都没人影,我们犯愁了。快出村的时候,才找到了一个老妈子家。善良的老大娘给我们烧粥,煮红薯干吃。你不知道那粥有多香甜。在她家地窖住了一夜,第二天又吃了顿稀粥,临走的时候她给我们找了几件她儿女们的旧衣服和两双旧鞋,还带了一包薯干做干粮。”她停了一下,“黄河边”的老百姓真好。第二天,赶天快黑的时候,才到了渑池火车站。车站里外停着不少中国兵,听说是调往布防黄河的。到半夜的时候才从东面开过来一趟去西安的军列。我亮出了父亲是军长的身份,才与曾大功上了军车。车到潼关停下来,下了不少士兵,曾大功也下了车。他说是从那里返回东山根据地……唉,与他就那么匆匆地分手了。这一别就六十三年,六十三年……”
   “老奶奶,你再没见过曾大功吗?”邵玉枝问。
   “没有。”她摇了摇头,“那时,我想叫他同我一起到西安去,凭他是个神枪手,在父亲部队一定能谋个好职。他笑了笑:‘不是一回事儿,我是有组织的人’。唉,一眨眼,他就不见了。”老人凄然地叹了口气,“不知道这次到垣曲城能否打听到他的一点儿消息……”
   “能,一定能!”邵玉枝似蛮有把握的说。她是不想让老人此行失望。
   “奶奶,咱们走吧!”啸河催道。
   “是该走了。”老人点了点头,车又缓缓启动了。老人忽然叫车慢慢开,又叫柳君茹拉开了两边的窗帘,她想浏览一眼车窗两边的风景,追忆当年的呐喊与硝烟。
   “车子缓缓地行驶,老人时而张望,时而沉思,样子兴奋。”
   “中条山战役的结局如何!”邵玉枝又悄声问了起来。
   “唉,败了。”她叹了口气,“从五月七日打到二十五日,双方三十万军的大战役,打了19天就完了。中国军四万多战死,五六万人被俘,而日军的伤亡还不到一万,就夺得了战役的胜利……第三军军长唐淮源自戕殉国,12师师长寸性奇,24师师长王竣,副师长梁希贤,参谋长陈文杞等十多个团级以上的将士为国捐躯……”她满目凄然,显得极为痛楚。邵玉枝为老人心灵的伤痛不安起来,说:“奶奶你别,别说了……”
  轿车驶上了新通车的东济线二级路,路面平坦,弯度很小,行得十分平稳。
   “奶奶,你说要停车的鲁庄村到了。”柳君茹瞅着窗外说。老人朝窗外望了一眼:“过桥去。”
  小车驶过了亳清河小桥,行至青峰岭村停了下来。村里人见来一辆豪华小轿车和这些特殊的陌生人,一时围了不少人。村民们瞪着好奇的眼睛,不知这位白发老人来他们这儿干什么。
  高丽眉拢了拢有些散乱的银发,喃喃道:“是这,就是这道岭,我们是在这里分兵的。张团长带一营北上增援,唐参谋领三营过了河那边驻守,王副官带二营住这个村……我们住进了这村的一个小四合院……”很显然她又回到了六十三年前的五月那段日子。
  她凝望沉思,良久又道:“茹儿拿我的包来。”柳君茹从车上取出了一个小黑皮包递给了她。她颤巍巍的打开包,掏出一支乌黑铮亮的小手枪,捧在手掌里凝望,说:“这是张团长带一营北上临行时送给我的护身的克朗宁小手枪……六十三年,六十三年啦……”
  邵玉枝接过小手枪,凝望着,忍不住地也涌出泪来。她完全理解此时老人的心情,老人将这把手枪一直珍藏着,是珍藏着她心中那个张团长啊。她颤声道:“老奶奶我像见到张金杉团长。你是什么时候,去看了张团长儿子的?”
   “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九月,我上东北辽阳找到了他的家。邻居说他的父亲和儿子叫关东军烧……烧死了……他已没有了家……”
  小车驶出了青峰岭村,一路向垣曲新县城驶去。
  不一会儿就到了垣曲新城,四人下榻到县宾馆三楼306号豪华间里。稍息之后,老人便叫柳君茹和邵玉枝到县外事办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打听曾大功的下落。到了外事办很容易的打听到了曾大工的地址并拨通的他家的电话。两个姑娘兴奋地回到宾馆,将找到了曾大功的消息告诉了老人,她睁大了眼:“天哪,曾队长,你……”
  曾大功回到家里,听老伴说县宾馆从香港来的一个叫高丽眉的女人在等着见他。起初他还以为是哪个女孩找他,很纳闷,寻思了好一会,突然恍然大悟:“高丽眉,是她,高小姐!”他惊喜的叫了起来。顾不得向她打电话,便立即骑着黑木兰直奔县宾馆。
  他急匆匆地上了三楼,叩开了306房间的门。
   “高丽眉,真是你,高小姐!”曾大功进门就叫起来。
  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的高丽眉一听到叫自己的名子,睁开了眼,见一个黑瘦的小老头立在门口。她直直地瞅着她,缓缓立了起来,使劲地辨认着面前直呼自己姓名的小老头子。“是他,就是当年那个精明的黑小子。”她喃喃着,一步一步向他走去。
  曾大功见白发老人立了起来,也认出了她就是当年的那个女记者高丽眉。他也向她走去。
   “曾队长!大功——”高丽眉一下向曾大功扑去。曾大功伸开双臂接住了她,道:“高小姐,真是你!”两个皓首老人紧紧拥抱在一起,老泪纵横,旁边的人都落泪了。好久,柳君茹才说:“奶奶,你们都坐下说吧!”说着去扶她。
   “大功,真是你!”高丽眉在他肩了上拍了一下,放开了手。
   “高小姐,你看我像不像曾大功!”
   “啥,啥高小姐的,都成高老太婆了!快坐,坐下说。”她把曾大功拉到长沙发上与她一起坐下。这时服务小姐捧上了热茶。
   “快说说你从潼关下车后的事!”高丽眉急切地问他。
   “我,下了车,过了河,回到垣曲东山根据地,还干我的游击队长。一直干到打败小日本,又干到打跑老蒋。解放了,还当我的老百姓,干活种地。”
   “瞧瞧你说得多概括!说说你家的事儿?”高丽眉迷着眼,微笑着。
   “高小姐,你笑得还真好看,和年轻时一个样。”曾大功呷了口茶,“我一家人都叫小鬼子杀光了。八O年给我落实了政策,落成了个县团级,拿上高工资了。可咱还是土八路一个,后来又说了个老伴……快说说你这些年是咋样过来的。”他说得轻松快活。
   “你的身子骨真好,看你乐呵的样儿,听说你还骑木兰,是吗?”
   “哎哟,这有啥了不起的,都骑了八九年了。你呢?”他反问道。
  这时柳君茹、邵玉枝还有啸河坐在他们对面静静听着,没人打断两个老人的对话。他们见老人陷入了深思,沉默了一会,老人才慢慢地说了起来:“那日凌晨我从西安火车站下车回到家里,母亲见了我大吃一惊,抱头痛哭了一场。母亲不让我走,叫我在家里养身子。十多天后,父亲也回到家来。他说是从壶口过黄河回到西安的。父亲住了三天就去收拢他的部队。唉,一个月后,李少英也来到了家里,我没见他。我俩的婚事从此就结束了。两个月后,我才到了重庆,仍在那家报馆做记者。在报上发表了《碟血中条》的长篇通讯,还为山口敏子写了个长篇,在山城引起了不小轰动!”
   “奶奶,现在你还有那些文章吗?”
   “唉,丢了,都丢了。”
  她遗憾地捧起杯呷了两口,“有一天,我正在写文章,忽然一个上校团长要见我,你猜是谁?”
   “是哪一个?”曾大功瞪大了眼瞅着她。
   “郭大年,是郭大年!”
   “啥,郭大年,他也过了河?
   “是,他也过了河,找到了部队。后来被提上为上校团长。他精神百倍的样子,好爽气。没想到,他竟向我求婚,真不好意思。”她脸微微地红了。
   “这么说,你俩结婚了?”邵玉枝微笑着在旁边问了一句。
   “没有,我没答应他。因为一个女人心里真真装上了一个男人后,就是永恒的,再也容不进任何男人……”她沉默了。
   “张团长,确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曾大功赞叹了一句。
   “奶奶,歇会吧!该用晚饭了。”柳君茹提醒说。
   “曾队长,咱们一起吃饭吧?”
   “好,有红薯干吗?”曾大功幽默地说了一句,爽朗地笑了起来。
   “啸河,叫他们弄一盘薯干来!”老人吩咐孙子啸河。
   “奶奶,这年代哪还有啥红薯干?用金条‘地瓜干’代替吧。”
   “吃啥地瓜干,我是想起了咱俩在南村吃红薯干的事。”曾大功笑着说。
   “吃,一定吃地瓜干。”高丽眉笑着。
  吃过晚饭,曾大功与高丽眉又聊了起来。这一会俩人像年轻人一样欢乐。
   “你接着再说那个郭大年吧。”曾大功先开了口。
   “那日,我与郭大年在重庆逛了一个下午,又在一家小吃铺吃了晚饭,他就走了。后来我们又见过两回面。赶到四八年底,他突然辞官去了香港,做起生意来。四九年春,我也去了香港,从此常见面。他生意做得很红火,一直没讨老婆,我知道他在等着我。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九二年他病故了……”她沉默了。
   “记得他是垣曲黄河边人,也是个好人。”曾大功凄伤地说。
   “高军长他……垣曲的老百姓对他还是很有好感的。”曾大功转移了话题。
   “是吗?我替父亲谢谢垣曲的老百姓啦。四五年抗战胜利,父亲叫老蒋解除了兵权,一直赋闲在家。五二年他被请出来做了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直到五九年去逝……噢,大功,大概你还不知道,我不是高军长的亲生女,而是他的养女……”
   “啥?你不是高军长的亲生女儿?”曾大功吃惊地站了起来。他沉吟了一下又说:“高军长,真了不起,能留下来,又参了政。一个好军长,一个好人啊……他这些后来的事儿,我一点都不知道。”曾大功显得似很遗憾,突然又转过话头道:“不知该不该问,你一直没结婚?”
   “哎哟,都到了这把年纪,还有啥该问不该问的。我们还能向世上再保密些啥?”她瞅了曾大功一眼,“没,没有……日日想着,盼着他能突然出现在面前,唉,六十三年了。”
   “唉,苦,苦了你一辈子……”曾大功低下了头。
   “后来,我收养了一个五岁的小孤女,母女俩相依着过到今日。这啸河就是我的孙子,君茹是他的媳妇。”
   “老奶奶,曾老先生,我看今日就说到这儿吧,你们都该歇息了。”邵玉枝上前来说。
   “好,是该叫高小姐歇息了。”曾大功站了起来说。
   “曾队长,明天见。”高丽眉说着,由柳君茹扶着起身送曾大功出门到楼梯口。
  翌日九时,曾大功来到高丽眉房。两位白发老人又进入了他们的追忆。邵玉枝用心记录着他俩的谈话。她萌发了一个念头,将他们的故事写成一本书——一部描述六十三年前那场惨烈战斗中他们的故事的书。书名该叫:《战地女记者》。想到这里,她一阵激动,为眼前的两位老人而激动。
  上午,外事办设午宴招待了高丽眉他们等四位客人。午饭后,高丽眉和曾大功又是没完没了的话语。及至下午五时,高丽眉对曾大功说,她决定明天返至广州,回香港。
   “不能再住几天?”曾大功瞅着她的眼睛,“属于我们的日子不多啦……”
   “不再待了,见到你就了却了我的心愿。真没想到还能再见到你。要是他们都还在……该多好……”她痛楚地说。
   “没有千里不散的筵席。”曾大功停住话,点了一支香烟,“明天我送你到黄河晋豫大桥。”
  第二天早上八时,曾大功和老伴与外事办的刘主任驱车来到县宾馆。外事办刘主任握着高丽眉的手:“你为抗日出生入死,是抗日的英雄,垣曲人民会记着你的。欢迎你常到垣曲来。”
   “谢谢,谢谢啦!”老人激动地说。
  上午九时,高丽眉与曾大功和邵玉枝三人乘一个车,啸河开着车与柳君茹和曾大功的老伴三个在一个车上,离开了宾馆大院。
   “曾队长,真没想到还能见到你。”
   “高小姐的突然出现,我真觉得像是天仙下凡。”曾大功风趣地一笑。
   “文革中你没受到什么伤害吧!”高丽眉突然问起了这样的话题。这是曾大功未料到的,他一歪头瞅着身边的她说:“也没有啥,他们说我送张团长过黄河是通敌,是叛变,是特务,戴了几顶帽子,开除了党籍,成了坏分子,直到八零年平反,一平就平成了县团级。”
   “升了团长?”高丽眉不解地问。
   “是啥团长,只是个和县长一样的级别,可咱还是一个土八路,拿着县长一级的工资,骑着木兰到处打‘游击’。”
   “瞧你乐呵的,你就没有苦恼过吗?”
   “哎呀,小日本打跑了,我有啥不乐呵的!人生在世,图个啥。都快九十的人了,老天也真有眼,叫咱们都能活到今日个。他们年纪轻轻的……都走了六十多年了……”曾大功哽咽了……
  老人闭着眼,也不说话,邵玉枝听见了她轻微的慨叹:“唉,古来征战几人回……”
   “晋豫大桥到了。”司机小王徐徐地将车停在桥北头,老人睁开眼说:“开到桥中间。”
  两辆轿车一前一后停在了大桥中央的西侧。此时,桥上桥下天水一色,阳光灿烂,没有一丝风。邵玉枝将高丽眉扶出车上了台阶,曾大功也跟着上来,与高丽眉并肩凭栏。邵玉枝站在高丽眉身边,曾大功的老伴和啸河、柳君茹他们一起眺望远山近水。
  高丽眉和曾大功默默地伫立凝望,都回到了六十三年前的五月的那些日子,回到了碧湖下当年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黄河北岸。良久,良久地沉默着,大家都静悄悄地不说一句话,惟恐打破眼前的宁静。
   “茹儿拿我的包来。”高丽眉忽然说。柳君茹闻声到小车里取出她的小黑包来。高丽眉接过小包,轻轻打开,取出了那支锃亮的小手枪捧在掌上,许久地凝视,突然她用脸蛋亲着它。曾大功知道这是张金杉团长送给她的那支护身小手枪。那日过了黄河,他还见过。没想到她能珍藏到今日。他一阵感动,这是一个女人珍藏了一辈子的男人……
   “总想着,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唉,今世是等不着了……”她哽咽了,“金杉、我和曾队长看你来了……”说罢她双手一扬,手枪落进了桥下碧波荡漾的峡湖里。
   “金杉,等着我……”
   “高小姐,请珍重,张团长他们会听见你的话哩。”曾大功拉起她的手,泪流满面。邵玉枝又一次举起了相机,对准了两位老人。
  
  邵玉枝回到洛阳,一连几天都平静不下来。她整理了高丽眉老人讲述的故事资料,着手写起了长篇小说。历时六个月的疾书,翌年,在六十四年前晋南中条山战役发生的五月,完成了小说初稿,并于同年九月三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时候,将自己的长篇历史小说《战地女记者》出版奉献于世人。
  第1/1页 【字数:5664】
  


原创[文.浮 世]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戈壁红柳912 Re:长篇小说《喋血中条》连载之三十 回复时间: 2009.03.20 17:47

    山藤书屋先生的长篇力作,全文发完。
  作者认真执着的创作态度、文学素养、驾驭文字的功力都令人敬佩不已!真是胡杨林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力荐!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戈壁红柳912 Re:长篇小说《喋血中条》连载之三十 回复时间: 2009.03.20 17:49

    敬赠山藤书屋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断弦与谁听 Re:长篇小说《喋血中条》连载之三十 回复时间: 2009.03.23 17:00

    这部作品饱含了作者长期来的心血及精力:)
  值得学习:)

4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梧澧 Re:长篇小说《喋血中条》连载之三十 回复时间: 2009.03.24 12:04

    无敌的民族精神 ,神圣的人性赞歌
   ---简评长篇小说《喋血中条》
   长篇小说《喋血中条》连载了一个月,就要和我们再见了,我相信,那么多认识、熟习的人物,惊心动魄的故事,气壮山河的抗战风云,催人泪下的大写人性,是永远不会走出我们的记忆的。正如网友们说,《喋血中条》是一部颇具轰动效应的长篇力作。读来引人入胜。
   小说生动真实形象地再现了1941年5 月发生在山西南陲的中条山战役的惨烈、血腥、悲痛和悲壮。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将士以血肉之躯拼死抗击日本侵略的不屈、无敌、神圣、伟大的民族精神。尖锐地指出了亡国不在国弱,而在国人精神凝聚力的教训和真理。读后心灵震撼,精神洗礼,灵魂净化、愤然滋生民族振兴之志。
   小说以中国军队一个团的战斗足迹为贯穿,成功地描述了从集团军司令、军长、师长、团长各级将士和军长女儿、人性复苏的日军女翻译、八路军传奇式游击队长等数十个形象鲜明、个性窦现,可以称得上典型人物的艺术形象。认识了他们 ,只要是有血性的中国人,一生都不会忘记!
   小说既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又有精细的拼搏厮杀,既有正面对垒,又有生死穿插突围,昔日浴血战场与今日痛悼古战场,俨然一篇鸿篇巨制的悼古战场文!
   小说尤其出彩的是荡气回肠的人性描写,无论是反侵略战争,还胆侵略暴行,无论是中国将士,还是日军将卒,都从人性的赞颂,人性的挖掘,无人性的凶残、兽行的揭露上着眼,写出了新意,写出了深度,写出了特色。
   语言生动,文笔流畅,情节感人,让人读出文字的寐力和享受。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