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荷花池(1) |
那一年,荷花池
--成大同人两三事
1.青春误入荷花池
早上4点半,车到了荷花池汽车站。天还没有亮,幺舅拿着包,和谢佼问路灯下的清洁工人(居然这么早就有清洁工?),问到了成都大学门口。保安不放进门,只是让他们在保安室内坐着休息一下。幺舅去找大舅,留谢佼在保安房看行李,谢佼头枕在行李上,一边想着这是我要上的大学吗?一边就流着口水睡着了。
那一年,在成都最着名的荷花池批发市场边有所不起眼的大学,那所学校叫成都大学。
那时候的谢佼还是一个啥都不懂的半大孩子,他来自广安一个小县,县城到2008年底才通高速路。到那为止他没出过百里之外的远门。他对成都很陌生,应该说他对所有的大城市都很陌生。他习惯了走山路,习惯了整天不喝水,而且不会骑自行车。
太阳在谢佼香甜的呼噜声中升起。
从大舅家回来的幺舅摇醒了谢佼,两个把包背起,进学校里报到。
幺舅毛朝建一生走南闯北,年轻的时候不知何事被外公毛熙义一顿乱棒打跑了。他一口气跑到成都投奔大舅毛朝国。大舅当时正在吃苦,住着单位很小的单间房子,照顾不了这个兄弟。幺舅于是想了很多办法,到新都去包鱼塘养鱼,摆摊,跑江湖,什么都搞过,就是没搞到钱。
其中最好玩的是他在青白江几分钱一斤的苦陈子,拉到成都说是好柚子,卖5毛一斤,一条巷子只卖一次,卖完就开跑。
后来幺舅又回老家卖冰棍,卖衣服,什么都干,后来和幺舅妈联袂去广东打工,怀上孩子才回老家。小两口就住到谢佼爸妈家,那时候谢佼家房子挺宽,在马路边有上下两层楼,后来自己又捡砖拾瓦加盖了一层,随便多少人都能住。舅妈就带幺舅的孩子毛龙,幺舅出门卖水果。后来幺舅又发狠,到成都找大舅要工作,找不到就不回来。大舅想尽办法,找人在县粮食局下面什么实体替幺舅谋了一个采购的事情做,于是幺舅又高高兴兴回去。
此间幺舅迸发出此生最大壮举,到北方去收款,好几十万现金舍不得走银行汇,心痛手续费,他和另外一个人把钱全绑在身上,咬牙坐飞机飞回成都,大着胆子连夜赶回县里。
这下不得了,幺舅成为谢佼亲眼见过第一个坐过飞机的人,所以送谢佼上学成为家族派给幺舅的差事。家族很大,谢佼爸爸是家里7兄妹的老大,妈妈是家里7兄妹的老大。谢佼下面还有十几个堂弟堂妹表弟表妹。
幺舅和谢佼进得校来,看见一个大大的操场,背后是几栋漂亮大楼,心里马上喝了声彩。十分钟后才知道那楼是荷花池的,跟学校没关系。
前进,右拐,绕着实验楼再右拐,阶梯大教室左拐,前进,女生院左拐,教学大楼门口右拐,前进,过铁门,好窄一条小中巷。前进,男生宿舍左拐,前进,食堂,上二楼报名。
整个路线弯弯曲曲,谢佼觉得走了不少路,觉得学校很大,这明显是错觉。幺舅停下来去小商店买水,这时一对父子走近谢佼。
多年以后,谢佼都能记住这副画面,一个剪着短头发精精神神的帅哥,穿着黑色运动短裤,上穿adidas体恤,背着运动包,无比阳光。之后有无数的美女为之倾倒,被公认为那一代兄弟中最杰出的帅哥和情圣。那一瞬间竟让一向自诩潇洒的谢佼自惭形秽。
攀谈后,知道帅哥居然是同班,名叫汪涛,两个年轻人彼此很有好感,顿时成了朋友。
据汪涛说,陪汪涛的汪爸爸年轻时也帅得不行,江湖人送大号:"川北一棵草"。这个后来被引申为经典。
一名脸团团的美女笑容如花,坐在桌子旁填着表。
"同学你好,我是广电97的新生,来报到的。"谢佼拿出录取通知书。
美女笑眯眯的,接过通知书登记,然后说:"我不是你的同学,我是你的班主任,叫谢正琼。"
谢佼瞬间变成了一块木头,他心里想,这个班主任怎么看起来比我还小呢?
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想不通就不想了。他刚要走,谢老师又叫住他,叫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小女孩跟着谢佼去办手续,因为他们的学费都是转账,要等几天。
女孩很大方地伸手:"你好,我叫吴梅。"
谢佼对天发誓,之前他从来没听见过翘舌音的四川话,他以为四川话都是平舌。于是他以为吴梅对他使用普通话交流,不禁心理受伤,心想,哼,这个,我其实也可以来的。于是他也开始操起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虽然慢,但还算标准,没有发展成现在的川普。这使得他在搞笑方面很失败。
前面都顺利,就是发教材不给发。谢佼和吴梅又回来找谢老师,美女谢正琼带着两个新生,又在曲折的校园中穿行,找到一名矮矮的女强人:"周主任,他们不发教材。怎么办?"
周主任的名字很美,名叫芳丽。行为却十分彪悍,立马拿起电话,冲着那头猛烈地咆哮,大意是我们中文系从来没什么什么,你们居然要什么什么,如果你们不什么什么,那么我们就要什么什么,所以你们要马上发教材。
完了之后,周主任扭头亲切地说:"搞定!"
可惜两名新生明显吓坏了,他们立即溜掉。
谢佼回头找到汪涛、幺舅和汪爸爸,领起住宿用品就去宿舍安顿。那间寝室后来名声大噪,名叫602。
来得最早,谢佼占了最里面的右上铺,汪涛占了对床左上铺。铺好床,4人正在闲聊,又进来一队人马。为首的是位胖胖的阿姨,带着一名长长头发的男孩子,脸方方正正。
他们选中的是谢佼的下铺,男孩子向谢佼伸出手:"你好,我叫谭小勇。"这孩子中气十足,气质颇佳,普通话标准得不行,让谢佼再次心理受伤。
勇妈十分细心,仔细料理完床铺,又嘱咐了小勇半天。她为人细致,后来谢佼到她家里,进门她就说:"快点多加米,能吃的又来了!"一句话为谢佼树碑立传。
幺舅看看谢佼安顿好了,就带着谢佼去大舅家里。他们出校门,穿过荷花池走到人民北路,路上幺舅还替幺舅妈买了两条牛仔裤,一条15元,一条25元。幺舅说:"记住,要坐28路车,到桂王桥下。"
这是省粮食局的宿舍,很窄。大舅和谢佼妈妈长得一模一样,大舅妈热情招呼幺舅和谢佼在家吃饭,谢佼感到他乡浓浓的亲情。在里屋一看,谢佼乐了,衣柜的镜子上贴着条,上面写:
我烧开水时看电视,忘了烧开水,结果把锅烧烂了。我一定要吸取教训,再也不烧开水看电视了!落款毛竹。
谢佼觉得这表妹太有意思了,殊不知此后他烧开水一直就忘,不知烧烂多少口,可见这一家的基因多半对烧开水不敏感。
幺舅就在大舅家住下。谢佼独自坐28路车回学校,到602寝室一看,人到齐了。除了汪涛小勇之外,还有5个人,分别是又瘦又高的张明,沉默寡言的葛训江,孔武有力的奚正东,满不在乎的汪宇和来自川东的王志坚。其中谢佼、汪涛、小勇、张明、奚正东、王志坚读的是中文系广电专业,而汪宇和葛训江则读英文系实用英语专业。
大伙聊了一会,年轻人熟得快。谢佼就提议到楼下学生卡拉OK唱歌。一伙人浩浩荡荡出门,用音乐和啤酒开始了荷花池旁的大学生涯。酒到酣处,大家都有点飘飘然,回到寝室,已经是深夜。
11点熄灯,602靠在最靠厕所的头上,几个大二的老生端着桌子跑到寝室边,借着厕所灯光打麻将,哗啦啦地。葛训江上厕所时经过,说了一下,这帮人没理茬。
这可是欺负上门了!602新凑齐的8个人从床上爬起来,互相狞笑一下。谢佼随手就顺起一个刚喝完的空啤酒瓶,踹开门说:"我们要睡觉了,你们要打麻将好啊,等会如果有啥事我们不管啊。"说着顺手把瓶子砸在栏杆上。
瓶子破裂的声音清脆悦耳,谢佼砸完瓶子不管不顾地进门。8条汉子一起恶狠狠地哼了一声。
门外很安静,过了一会,就听见搬桌子的声音,那帮人小心翼翼地走了。
奚正东,人送大号西猛,他握着拳头,骨头发出格格的响声:"就走了?我还没发挥呢。"他自称在新都宝光寺里练过,寺里的方丈指点过他功夫,单掌可以开砖裂石。
这时楼上咚咚地板响,汪涛和西猛猛地冲出门去,噔噔噔杀上楼去。片刻回来神清气爽,声音消失。
大家一起哈哈大笑,狂妄至极。
扬刀威风立,兄弟们自己动手营造出十分舒适的休息环境。从此睡觉十分香甜。
而且在8个人彻夜用各种方式修炼艺术语言发声或者英文朗诵的时候,上下左右,--不,上下右,左边是厕所--均没有任何异议。由此可见该寝室人缘关系很好,很得人心。
以德服人其实是对的。
|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梧澧 |
Re:那一年,荷花池(1) |
回复时间: |
2009.03.17 16:15 |
|
往事难忘,书生义气如昨。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