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且听风吟版主:空灵飘逸    绿暗红嫣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满亭星月 收藏:0 回复:7 点击:5188 发表时间: 2008.12.18 17:23:33

我的国外仙居生活


  “我的国外仙居生活”是“我的国外闲居生活”的继续。在国内整修一年多之后,我再一次跨出了国门,回到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名之曰“仙居生活”,有这样几个因素。首先是我住在多明我修道院,整天与神父们为邻,与上帝的关爱为邻,修道院的东面是三月田园大花园和戏院,北面是法布尔美术馆,南面是喜剧广场,这世上没有几个同龄人比我居住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更奢侈了;其次是这次的旅程不再孤单,有了淼的陪伴,我们的关系早已逾越了友谊,如同有亲人长相伴,在这荒凉无助的异域,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欣慰的了;再次,我这次与我亲爱的导师学习神学和传教的历史,每天接触的都是形而上,与今天的世俗很远很远;最后,只有离开蒙彼利埃一段时间,我才领悟了它的美好,明净如洗的天空、一碧万顷的海水和闪闪发亮的植物在我的心空照耀,空气和少年都很清朗,在我寂寞的时候,还有自己虽不动人但却足以抒怀解闷的琴声。
  “仙居生活”这个动人的名字对我艰苦卓绝的未来也是一种慰藉:路虽艰难,然而风景动人,有知己同行。这几年的生活,与从前在法国的生活方式也会有很大差异。从心态上来说,没有新鲜感,却有深湛的信念;没有轻盈感,却有越来越沉的生活和安身立命的压力;没有文化的疏离感,却不得不思索两种文化的交集和中国文化的出口;不会有不可救药的乡愁,却会有越来越真切的荒凉感包围过来,梦中的感受会出现在我清醒的时分;也许会出现一段难忘的情缘,与学术生活、旅行生活和寻常饮水纠缠在一起,大气、平和、又温暖。从生活上来说,要为未来筹划,经济上的、职业上的,走到此刻,相信人要想衣食丰足,首先要相信的就是自己的大脑和双手。
  把这段经历写下来,是要记录自己人生的历程,二十七岁以上的女人其方向应该是明确的,心绪应该是平和的,头脑应该是清晰的,灵魂应该是鼎沸的,外表应该是优雅知性的。二十七岁到三十二岁应该是一段美好的岁月,走过青葱,人生将越来越辽阔。无论经历多少艰辛,多少燎泡伤痕,我都感谢命运的赠与,没有什么比自己想要的方式,更配得上这段踏实而广阔的华年。感谢我的亲人和朋友为我的选择付出的思念和牵挂的代价,当我在远方飞翔的时候,你们的爱之线让我觉得完整和丰沛。不要为了分离而哀伤,因为爱的缘故,每一个人都在心里。
  
   ---------缘起
   16/12/2008 上午
   于戴高乐机场康帕尼旅馆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断弦与谁听 Re:我的国外仙居生活 回复时间: 2008.12.25 11:25

    其实孤独,一直滋长。
  
  快乐很重要。

------------------------
微笑的容颜下掩埋了多少感伤,是对是错,总该有个了断。黑色不是寂寞,是我等你等得心痛!

回    复    

回复人: 满亭星月 Re:我的国外仙居生活 回复时间: 2008.12.31 20:16

   
   一 抵达
  
  离开哈尔滨的时候,天气已经很冷了。我曾经对今年的出发有很多种想象,但没有一种与真实的情况吻合。我以为我离开的时候或者应该是苍翠中的写意,或者是金黄色的萧萧胜境,却绝没有想到我走的时候,已经下了好几场雪,寒风刺骨。没有离别的伤感,倒是有离心似箭的急切,我是在凡尘中呆得太久,需要返还我的形而上和行吟如歌了。坐在火车上,心境平和得不起微澜,是该离开的时候了。
  然而到了北京却经历了很多波折,主要跟使馆的程序有关。没必要重复那些琐碎的细节,只说我的心被耗散着,几近绝境。还好在最后的注册期限之前拿到了签证,我的忍耐几乎达到了底线,在即将金刚怒目的时候,神灵终于给了我一点儿慈悲。这次的经历让我了解自己的心已经有多么坚韧和成熟,了解到自己百折不挠不畏天地的信念,也让我了解了我真正在乎的东西,这是法国人的冥顽不化给我的额外馈赠。
  临别前的晚上和松鼠姐姐在一起。我们在温馨的斗室里相对而坐。每次和她对望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对她有一种近乎怜惜的爱意,我们这天南地北的两个人,因为网络的缘分而走到一起,相聚的日子是有限的,然而倾盖如故,某种心灵的相知和击赏却超越了很多累计多年的友谊。我提到离开的前一晚上,是因为这个晚上让我觉得充实和感动。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如果不是这样,人生该多么苍白。我们紧紧的拥抱,因为在我凝视她眼睛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不知道下一次相见时是何年,不知道我们又要苍老几岁,忍不住有点忧伤。
  晚上没睡好,似乎不像年少的时候那样没心没肺了。去机场的时候,是阿萌和大表姐家的外甥送我。还好有个一米八十多的小伙子,否则天知道怎么把古筝弄到机场。提前四个小时出发,安检的时候一切顺利。古筝作为超常和易碎行李托运,没有加钱。记得上次行走在机场的时候泫然欲泣,觉得前途渺渺,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仿佛被放逐了,无所适从的慌乱。这一次却好像到隔壁出差,丝毫不觉得未来是千万里的茫然。
  在飞机上,我仿佛中了彩票。整个飞机上,只有我和另一位女士是两个人占据四个位置,因为中间无人。于是就成了一个免费的卧铺,坐过十个小时以上飞机的人才知道这是多么美丽的待遇。我和这个与母亲几乎同龄的华侨交换躺着,这样就避免了腿部的过分肿胀,也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可是我在飞机上睡不着,从来都睡不着,这可能跟飞机的气压有关。与华侨阿姨和我旁边的一个也是学生的女孩聊天,算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相似的阅历让我们有很多有关生活的话题,旅程还是很愉快。但是临近下飞机的时候身体状况不好,头很胀,耳朵失聪,颈椎轻微疼痛。还好因为“免费卧铺”的缘故,脚不胀痛,我想这是老天对我被法国人摧残的补偿之一。下飞机之前心里是紧张的,因为我早就估算过,戴高乐机场是我的旅程中最艰苦的一段,我有一个将近二十公斤的古筝,一个二十二公斤的手拉箱包,一个十公斤的背包和一个装了很多资料的五公斤左右的手提电脑包。而六点以后就没有从机场开往蒙彼利埃的火车。所以我的打算是把行李放在机场存放一夜,自己到同学那里住,第二天再从机场回蒙彼利埃。尽管行李有些夸张,我却相信会有人帮助我,首先我是个女人,其次在法国人的眼中,我不过是个二十岁上下的小姑娘。
  戴高乐机场的这部分旅程仍然是艰难的。在机场的信息中心了解之后才知道从下飞机的地方到行李存放处还有很远。出租车虽然近,但我对于到巴黎市内的价格还是打怵,终于在一不小心摔了古筝和行李箱之后放弃了。一路上有几个女人帮我,虽然额头见汗,但还不算太辛苦。然而到了存放行李的地方,却发现总是有计划和预期以外的事情出现:行李存放处已经关门,而且没有隔夜的。那么只好夜宿戴高乐机场,这是一个瞬间的别无选择。坐上免费的旅馆巴士,心想它停到哪里我就住在哪里吧,谁让我愿意带古筝过来,自作自受。旅馆的价格依然出乎意料,又突破了我住旅馆的价格纪录,却安然着,告诉自己花了钱就好好享受。拿到房间钥匙之前一直很狼狈,别说风范,连普通人的平和淡然都没有。头发凌乱,面容憔悴,疲惫不堪。我能感到收账女人的淡淡蔑视,估计很少见过外表这么乱的人住这么高档的旅馆。我全然不在乎,只想暂时安稳一下好好睡一觉为未来积蓄能量。澡也没洗,脱了衣服倒头就睡。因为时差的缘故半夜就醒了,天亮了也浑然不觉,因为戴高乐机场一片大雾弥漫,根本看不出是黎明。那舒适的大床却是难忘的,所以尽管无眠却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于是心情平静,头脑清醒。痛快地洗了个澡,整理自己的凌乱和疲惫之后坐在电脑前敲击文字,等待再一次出发。走的时候旅馆的人态度很好,还有前台的小姐帮我拿行李。也许是我恢复了整洁和从容,看起来容光焕发。
  站在旅馆外等大巴,心中跃动着一种舒缓而轻盈的节奏,似乎振翅欲凌云,所有的污浊和滞重都随风飘散了,我轻装上阵,一段崭新的生活即将开始。不久就出现了一个也许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人。这是一个来自瑞士的中年男子,我心里称呼他为“瑞士大叔”。很洒落优雅的风度,有一种与修养和环境俱来的让人信任的气质。他里里外外帮我忙了半小时,直到相信我可以没有阻碍地登上TGV才离开。火车启动的时候,对一路帮忙的人们心存感谢。总体看来,我对这个民族的某些习俗虽然怨愤颇多,但对他们的品行却有着基本的信任,所以我敢把行李箱放在厅中暂时离开几分钟,所以不会对我的手提电脑提心吊胆,他们让我很久前就学会,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要觊觎。一路上与一家三口对坐,看父母与孩子重新度过一次童年其实是一种厚赐,人生的彻悟本来来自观照。有时与孩子的父母相视而笑,有种来自异乡的温馨。抵达蒙彼利埃的时候,心中是欢呼雀跃的,失而复得比苦欲不得更珍贵。这是我的城市,这里有我的故人,这里有我倾注了整整两年的爱恋。不久我就看到了淼永远那么璀璨明亮的笑容,我在大喊了一声“靠,你怎么才出现呢”之后,知道某种幸福就近在咫尺了。
  

回    复    

回复人: 满亭星月 Re:我的国外仙居生活 回复时间: 2009.01.01 22:02

    二 返还
  
  我亲爱的蒙彼利埃,在阔别一年半之后,在经历了无数重想念之后,我回来了。我的另一个故乡,当我徜徉在你的大街小巷之后,我发现那么多角落都能勾起一些闪闪发光的回忆,我发现那么多人的笑容亲切得如邻家男孩,才发觉那泼天泼地的阳光其实一直照耀在我的心上为我驱开尘世的风雨和阴霾,才发觉爱与相识和相处的长短并无必然关系,也许只要一锥子,就彻底扎根了。
  走在通往学校的路上,把心情散落开,让眼神在四方游走,肺叶也清爽起来。让人难以置信的阳光,让人难以置信的晶莹欲滴的绿色植物,让人难以置信的似乎亘古不变的容颜。时光流逝了,你还在,我还在。你在我的心中不是物理的集合,而是充满了爆破的生命力的生命体,你的万里晴空如神意在远方召唤我,我的某个角落不断地、不断地与你相看、相爱、相给予。我不再是一个在外围打转的异乡人,从现在起,我们彼此拥有。欧洲苍凉大地,有了你,我就有了家。
  我很爱修士大叔的笑容,我很爱他那因为慈悲和了解而绽放的雍容和高贵。你和他是一体的,从十七、十八世纪走来,深居简出,朴素的外表下面丰厚而博大。你们的臂膀是敞开的、心灵是柔软的、脚步是坚实的、面容是洁净喜人的。在你的怀抱里,我可以起飞,而不必担心猎人和鹰隼;我不去追逐太阳,我满足于在它的光辉里沉醉和歌唱,悲伤的奥菲已经化灰化泥,我是一个快乐和幸福的塞壬。
  我亲爱的蒙彼利埃,因为很多人,因为你,我感受到上帝的爱。否则,这千里迢迢的缘分该如何解释,否则,把异乡作为故乡又如何可能。幸福其实一直都与爱有关,即使有命定的苦,也因为爱的存在越酿越香:那是绝顶咖啡的味道。这种滋味的蔓延与比较和占有无关,与激情和浪漫无关,而是属于每一个慵懒却充实的日常。也许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日子,是抱着柔软的枕头在拥挤的阳光中醒来,远处有淡淡的人声,窗外有啾啁的鸟鸣,屋内有我珍爱的每一样事物,我心爱的人为我冲好香气四溢的咖啡,你的浓烈氤氲在懒散的节奏中,叶子的绿意滴落在庭院的空地上,地中海的晶莹和浩瀚荡漾在心里,沟通了所有的陆地和大洋。

回    复    

回复人: 满亭星月 Re:我的国外仙居生活 回复时间: 2009.01.12 20:57

    三 碧水寒潭,群鸟翩飞
  
  初到法国,又应了淼的一句话:“为什么和你同居的男人,总是我的男友呢?”我亦不知为何,仔细想想果然如是,真不知上辈子是什么缠夹不清的缘分。因为正赶上圣诞假期,我那边的房子还没有正式入住,就到淼和其男友的“贝村”小住半月。名曰“贝村”,因为在国人看来,那确实是一个规模很小的镇子,民风彪悍,见识也相对浅陋,但自然风光原始,风景宜人。
  我们的窗外是一条不大不小的河,大多数时光呈蓝绿色。早晨打开窗子的时候,阳光大把大把地闯进来,外面的石桥也是一味灿烂,把山顶教堂的福音传导到我们的城郊荒野。河水闪着光泽,如翠带修长,如发晶幽邃,有群鸟或停留或翩飞其上,静若圣女的默祷,动若豆蔻少女游离的目光。有时出行,走在河流的两岸,到很远的地方去,风景更佳,连树都作出翩跹娇媚的姿态,而一汪临近静止的水却让我不知不觉想起.“倚天”中的描述:“碧水潭畔,紫杉如花,长剑胜雪......”的曼妙景象。偶尔踩着落叶和污泥前行,有沙沙的响声。喂鸟的时候,它们就如汽艇般划向我们,但觉鸭子的狡黠天鹅的痴傻。因为不能上网,也没有电话,所以就真真正正过了半个月远离尘嚣的日子,发现没有现代化工具的生活也不是不能忍受,而且自然的呼唤能让人神清气爽,心绪一如冬日的艳阳。
  淼的男友,我谓之曰“大厨”,虽然他也许更希望我叫他“大师”(大摄影师的简称)。犹记在蒙彼利埃的火车站,他忽发妙语:“法国和中国很相似。法国是把很严肃的问题变得很扯淡,中国相反,很扯淡的事情也弄得很严肃。”也许他觉得做饭不过小伎俩,他真正的心思全在摄影上,我们却觉得做饭一途功莫大焉,喂肥了两只小猪,新年完全可以上架待售。后来想想其实是三只,还有一只叫做“小黑”的猫咪,那小家伙在他俩到来之前一向朝不保夕,此刻却过上了猫族中富比王侯的的锦绣日子。我问为什么这么多只猫中单选择它来喂养,答曰“最傻”,才知傻亦有傻福,看来做人傻点也会福寿无穷。猪一样的生活自然奢侈,醒来即食,困来即眠,全不问人间日月。大厨的厨艺又好,刀工也佳,以至于“吃”几乎成了唯一的主题。我戏称“如果不是在吃饭,那么不是在做饭,就是在刷碗。”不过几个月的时间,他俩已经转化成了“西崽”,饭必红酒奶酪棍子面包,我这个在法国曾经生活很久的人倒像是初来乍到的了。犹喜和大厨在吃饭的时候臧否人物,有时还带着点“春秋”笔法,仿佛天下都在饭碗中了。大厨尤其崇敬陈寅恪,大有齐白石所谓“青藤门下一走狗”何其幸矣的无限怀想和追思,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陈寅恪,那是什么家底......”,哀叹陈注的世说新语在战乱中散佚,然后我附之以“今天的教育决定,一百年甚至三百年内,再无大师。”有时我们的见解出奇地一致,譬如说“中国的历史可以到宋朝截止了”,譬如说“中国的传统若能从晚明一直延续下来多好”,不同的是,我追思法国启蒙时代的时候,他却在追思中国的晚清和民国,仔细想想,却有点异曲同工的妙处。不知道是哀伤还是欣慰,大家总是谈及这些年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颠覆,而今中学那些本来就不牢固的积累更是灰飞烟灭。本来应该喜悦,至少我们看到了某种真实,然而心中却是刺痛的,那是因为爱才存在的深层的刺痛。泱泱中华的繁盛,让我们如同失去伊甸园的亚当夏娃,竟不堪回首。谈及星座的时候,他二位却给我带来无数的新奇,对白羊金牛这一复合星座的发现让人神经兴奋和紧张,希特勒和琼瑶皆属此列,其特点可想而知。淼说我是因为把四“相”占全了,所以完全自给自足,一个人很有趣,多一个人很可能就无趣了,深以为然。偶尔和淼联床夜话,聊那些过往,似乎遥远如天边云烟。这时大厨就插不上嘴了,所以我总觉得我们之间的“灯泡”不是我而是他。朋友之间老掉了牙,连掉下的牙齿的颜色纹理糟粕都一清二楚。当然拌嘴,有时戏谑自己“寄人篱下”,淼总是很无奈地嘲讽地一笑。大厨是我的一个收获,他带给我一个视觉的世界,让我觉得同是眼睛天差地别,可见三人行必有我师。借着大厨他们皮划艇俱乐部的出游,我看到了冬季的地中海。竟也是灰色的,很浩瀚,海边吹着透骨的寒风,有种天涯海角的淡然和无垠之感。
  平和的生活中不顺利亦俯拾皆是。譬如网络电话电视无一通畅,这全拜法国的效率所赐,譬如淼被另外一只黑猫狠狠咬了一口,不得不“跋山涉水”去医院打破伤风针还遭名医冷眼,譬如圣诞夜他们去参加中国人的聚会,回程的路上竟冒着有人耍酒风要出车祸的危险,譬如我到法国之前她给我转帐,却因为银行的失误转了两次,还要交涉讨还......不一而足。虽然抱怨着,却坦然地接受着生活的赐予,我和淼有共识,那就是如果忽然间太顺利了,那就小心点要倒霉了。三个人这般年纪还能执著于某种信念而不惜代价离开故国千山万水,体内是有一股奇崛之气在推动,所以对一切的烦忧,都是无怨无忧。小小的逆境如淡淡的苦丁茶,总给人些许回味,而如果忽然间换成极品龙井或者普洱,就容易让人弄错自己的身份,惹祸上身。异乡人谁没经受过一点波折,完整的人生苦乐俱足。
  大厨拍摄的吉光片羽留下了一部分这段闲散的时光。输入到电脑中之后,竟发现简洁的黑白两色最吸引人的眼球。走过了很多叮咚的繁华,开始遥想一种简朴悠远的意境,安徒生童话的构图悄悄地在眼前浮现出来。大厨说我和淼像两个蓝精灵,我就想不知把我们两个涂成蓝色会不会更妙。这时梅尔吉普森电影中的镜头就伸过来了,说不出的恐怖狰狞。于是还是觉得黑色天幕中满天星子的感觉最好,毕竟那离猪的生活最远(猪除了待宰那一天被绑起来四脚朝天之外,是看不见天空的),对猪来说最值得梦想和希冀,这也是我在圣诞夜看法国电影“两个世界”之后得出来的结论。

回    复    

回复人: 满亭星月 Re:我的国外仙居生活 回复时间: 2009.01.13 19:10

    四 楼外雨潺潺
  
  此刻,文学大楼外下着蒙蒙细雨,前天甚至飘雪,蒙彼利埃的冬天更像是北国的深秋,轻轻的寒意,有时雨雪,大多数时候天空很深湛。这个城市的节奏是轻盈而舒缓的,没有人打伞,也没有行色匆匆的面容,一切仿佛亘古就在那里,千年万年如是。
  算是初步安定下来,虽然在这个程序复杂的国家,很多有关身份的事情还需要一步一步地处理。人生就是在等待中度过。我已经有了一个让我觉得温暖而灿烂的家。晚上睡觉前,看到窗外的火树银花,能给人带来一点儿幸福的感觉。米海依送我的桌布、床罩和睡衣总是在打开房门的刹那扑入眼帘,不近不远的友谊最能在一些时刻给人鼓舞和勇气。把带来的茶壶、印章、玉器、剪纸和扇子细心布置好,整个屋子就辉煌起来,充满东方色彩,又显得有一种安怡。把格子大衣、迷你裙和宝贝姐做的中式家居服铺展开来,屋子里就充满了女人的气息。每天的打扫是愉快的,所以我蓦然明白一个人若是很爱他的家,就自然而然会变得勤快,因为那如同看见了一个明亮而充满意境的自我;于是推断一个人如果很爱另一个人就一定很愿意改变自己,那是一种深层的勤快,因为爱,所以流动、供奉、生成。最爱我的大浴盆,淡蓝色的水给人一种泡温泉的感觉,所以每次洗澡的时候都先在里面静静的卧躺十分钟,享受温水带给人的愉悦和舒适。喜欢现在的居住方式,一切都是一个人的,不用与任何人分享, 自由高于一切。因为洋溢的爱,买了一盆小菊花,一盆类似竹子的植物,把大半人高的翠竹盆栽放在古筝和织毯旁边,就自然而然散发出高华的气度。因为屋宇辽阔的缘故,古筝的共鸣效果极佳,使我不太熟悉的曲子也着魔似的动听起来。做饭的水准没有荒疏,也许沾了大厨的气,还略有长进,有空闲的时候熬些苹果罐头,蒸煮些红豆绿豆,拌点糖醋白萝卜丝。寻常烟火最充满音乐的节奏。
  淡淡的愉悦和略微烦躁的等待中,心情总体来说是平和的。有时候觉得这个异乡是全新的,似乎从来没有了解过;有时候又觉得我从生到死都在这里,仿佛从来没有离开过。只是半睡半醒之间还是经常忘记自己身在何方,睁眼之时才想到自己又回到法国了,有一种飘忽不定的荒芜感。不浮躁、不急切、不慌乱,只是越来越深的无形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涌过来,让人很难完全敞开心怀。如果不是种种有形无形的提醒,我根本想不到自己是个博士,我是个亘古未变的人,又从来不觉得博士有什么了不起,只是不同形式的讨论会和论文的进程压迫着,才会注意到自己的身份与原来略有不同。也碰到了几个故人,印度和越南的同学也和我一样读博士一年级,亲切和沧桑之感是有的,想当年初到异地的青涩和对论文考试的焦灼宛然如昨,而今在这里却算半个资深的外国人了。于是恍然觉得不但在国内故人成堆,在法国竟也旧识满天下了。新年是和印度同学在一个罗马尼亚家庭那里度过的。美食不错,氛围不错,世界各国的人不错。唯一尴尬的是有人邀请我跳舞,我却显得有点不自在,他以为我是害羞的缘故,其实是我实在是不能适应和一个第一次见面的男人那么近距离接触,自然而然的就手脚僵硬起来。散场的时候,知道这也许是这些人今生唯一的一次聚在一起,没有伤感,觉得在一起的时候快乐就好。因为短暂,就更应该充分和彻底。
  与亲爱的先生在咖啡馆里对饮当然是值得铭刻的,它似乎成了一种宣告,宣告有关我和他的故事算是正式开始了,之前的都只是序幕而已,现在才算做了他的门生,成为真正的弟子了。我见过他雷霆暴喝的时刻,但和我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亲切而充满了解的。对坐的时候,他那具有亲和力的喜人的特质散发开来,让我觉得很舒适、很安心。有时不敢直视他的眼睛,也许有一种羞涩,也有一种敬畏。我们天南地北的聊着,聊中法关系,聊我这一年多在国内的观感,也聊未来的论文。一个小时很快过去,曲终了,心却未散,有一种情怀在静静地氤氲。
  经常走步去学校,既省钱又锻炼身体。有时嗅嗅花香,看看天空,想想故人,追思一些形而上,感觉自己还在蓬勃地活着。春天已经并不遥远,我等待我们校园里那几丛梅树的绽放,将新的一年的璀璨消息带给每一个人;我等待碧蓝的天空中太阳暖洋洋的照在身上,让人忘却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那时,我就可以再次与宝石蓝的地中海相逢,在沙滩上搁置一个下午的时光。生活除了需要情趣,更需要质感,仿佛可以握在手中掂量和体味,然后就恋上,不死不休,付出很多旁人无可理解的代价,不能舍弃了。
  

回    复    

回复人: 满亭星月 Re:我的国外仙居生活 回复时间: 2009.01.31 19:05

   
   五 像绿色一样活着
  
  最近,走在大街上,阳光鼎沸,草木舒展,风儿吹响窗棂,我闻到了春天的味道。平静的日子,对脚下的城市有一种雍容却又淡然的爱恋,就像对至亲的人浓酽若茶的深挚情怀。一个人特立独行着,淼说我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我就把MSN的签名换成了这个,并加上一句“羡煞天下人”。享受着一个人独享幽居的繁华,洗澡的水声也泠泠然动人,时常洒扫地板、清洁厨具,感觉自己就是这一小小角落的帝王。我的植物们长势喜人,犹喜其中不知名那盆的翩跹姿态,喜欢它抽出的新芽浅嫩的色泽,虽然没有花朵,却比盛开的马蹄莲更能带给人生命的气息和美的感受。把天鹅和青蛙黄杨木雕放在花盆中或者旁边,场景就鲜活起来,像一座动静兼备的花园。
  新的一年真正开始了,太阳和月亮都开始了新的轮转。小时候,觉得岁月的轮盘与年龄无关,尽管四季更替,苍穹下的自己却仿佛亘古如一日,从来没有改变过。过了十九岁,就觉得时光的后面有一个火箭在推,风驰电掣,转眼间就将近而立之年。此刻,如果不仔细去想自己的年龄,是不能精确的记忆的。因为不敢相信青春已逝,年华这样不待人。当我的印度的朋友尤纪塔说“目前尤纪塔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在那自我揶揄的背后,我也有同样的伤感和无奈。镜中的脸庞比之青春时代是有了一些沉稳的模样,然而两只手却是空的,不知道应该为它哀伤还是把它当作一种荣耀。“九”是我最喜欢的数字之一,我希望它能够带给我吉祥和快乐。能在绝望的时候刨出希望,就像安迪在肖申克监狱所给予的明媚世界。无论有怎样的境遇,都能够傲然而又谦卑地活着,不改初衷。
  年三十的时候,送给自己一个礼物:一场很完美的交响乐,包括巴赫的钢琴和勃拉姆斯的三号交响曲。钢琴一如西方乐器中的王者,优雅大气,后者给我的印象却更深,因为层次和主题分明,诠释了一个完整的人生。也因为它的风格让我想到古罗马哲学家所提到的“节制”。充盈而不爆破,激扬而不失优雅,静谧的十分很通透,悲怆却又胆气俱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渐渐能够欣赏节制之美,譬如也能够欣赏宝钗,而感慨于黛玉的过度。还好,给自己的评价是,在大事上是一个能节制自己的人,虽然在细节和兴趣上,有时也会放纵和娇惯那些飘荡在肺腑间的气息。留学的日子,我就会放纵自己去听各种音乐会和歌剧、观赏戏剧和舞蹈,去享受一场一场五官和心灵的盛宴。
  家里最近倒是人声鼎沸,我从前在法国的三年,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我家的访客,有来自越南的多娜和印度的尤纪塔,有对中国感兴趣的法国人阿妮,有淼和大厨,也有我初识的学妹。印度的同学回国探亲的时候,我还亲自下厨给她做了炒面,帮他提行李并把她送到火车站。也许是一种感同身受的缘故吧,懂得一个异乡人在法国的苦和难,所以愿意及时地送出我的援助之手。她离开的时候,正赶上法国的大游行,是中心的广场人流汹涌,几乎堵住了来往的行人。中小学生也上街了,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的诉求,有人要求教育改革,有人要求把最低工资提高到1600欧,不一而足。最高的呼声是停止对伊拉克的战争,看到这些热血沸腾的青年,我觉得这个民族还有希望。飘零久了,深谙人性恶,却从未因此忽略人性的良善和悲悯心肠,有时候也能跳出来,看看圈子里的芸芸众生。有趣的是,有一次赶巧,淼和尤纪塔一起在我家做客,我和淼互相嘲讽,翻译给尤纪塔听,让她十分惊讶。她说从来没见过我的这一面,前两天刚听过我抚琴,转眼就拔剑扬眉了;我说幸好她不懂中文,原话比翻译过来的锋利多了。后来吃饭的时候,我很洒脱地说了一句“所有人都是要死的”,她说对我有了新发现,“你是个很复杂的人。”我很高兴我在一个外国人的眼中是多层面的,因为那意味着我们的交往有了广度和深度,而不是通常的单向度。
  学术压力很大。越接近我的主题,就越感受到它的难以驾驭和丰富变化,我是真真正正地站在两种文化的缝隙两边。缝隙是研究的焦点,更确切地说,缝隙中的一点才是研究的焦点,一定要说服读者是因为这个点的独特性和它的价值才作出的选择,而不是一种随意妄为。前两天收到国内方面导师的邮件,看到那些殷殷的指导和叮咛,心里的感受是沉甸甸的,发现研究不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它将拥有相关学术史上的位置,它更是一种使命和责任。压力虽然巨大,但是却没有畏惧,知道路是人走出来的,总得把杂草理顺,开辟出一片灿烂的良田。寂寥也不是空的,它有一种气息,并且会渐渐地沉下来,沉到血脉和骨骼里,酿成一个人的学术品格和人文良知。偶尔也有逃跑的冲动,意志里真有甩手不干的念头,然而分得清压力产生的幻觉和必须“节制”到底的现实。于是知道要像绿色一样活着,蓬勃、坚韧、柔和,并且能够带给他人以欢畅和希望。不管风吹浪打,执著地坚持自己的信念,而不管繁花的诱惑和招摇。
  有一次看电视,偶尔就看到浙江国际在播05版的京华烟云。而那偶然的一幕却打动了我:孔立夫在监狱里,木兰为他唱李陵碑,唱着唱着两个人都泪流满面。狱卒带木兰走的时候,立夫感叹人生得遇如此红颜知己也算不枉,大有死而无憾的缠绵激情。所谓打动,是心弦被触动,与感动无关,却是共鸣,仿佛变成他们两个,去感受那种深入骨髓的人生悲喜剧。后来沉思,觉得两个相爱的人这样是最好的,永远有残缺的美,永远都只是一些美丽的瞬间,而躲开了属于日常的庸俗、乏味和互相厌倦。回想起林语堂这部二十世纪最优秀的中文小说之一,深自叹惋中国家学的失落和学统的断裂,而今师徒情谊早被市井利益取代,大家闺秀的风华也成了只能想象的往日云烟。
  老妈寄的包裹到了,其中有一枚她亲手绣的书签。我把她放在书桌的手边,随时都能看到。书签上,一弯新月,繁星点点,共同照耀护佑着人世的居所,天幕是一望无际的深蓝。我想,有了它,就有了万里之外的叮咛和祝福,就能够在这个异乡逢凶化吉、锦上添花,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情感比慈母的爱更博大、更无私、更温柔。这手绣的书签也带来了我亲爱猫咪儿子(事实证明,它其实是个女儿身)的信息,我能想象老妈刺绣的时候她在旁边撒娇捣乱的场景,没有我的日子,它也算在老妈身边尽孝了,所以看到窗外的月光的时候,也让月亮捎去我对这小家伙的牵挂和感激。
  
  

回    复    

回复人: 满亭星月 Re:我的国外仙居生活 回复时间: 2009.03.02 07:32

    六 我深爱的先生一家
  
  从亲爱的先生家回来,心中如同轻轻沸腾的泉水,有轻俏的喜悦、有泠然的歌声、有流动的温暖、也有盛放的繁花。人生难得这样的灿烂时刻,于是跟淼迫不及待地戏谑:“为什么好男人都是别人的丈夫呢?”
  出发的时候,天气不好。前一天的太阳隐遁了,天上有无数飘飞的云。然而心绪轻盈,我爱的城市节奏一如既往,春天的气息不断地爆破。一树一树的桃花芬芳清溢,有泥土的香气。鬼使神差地,我完全准时出现在先生的面前,一分钟都不差。以至于先生打趣说:“你这是精确的顶点。最高点。”我俏皮地笑,心想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今天一定大吉大利。院子里一树杏花开得灿烂,粉红的色泽都是春天的消息,把整个院子的生气都点燃了。先生说:“现在大部分的花儿没有开,还不是季节。等都开了就美了,那时你再来,如果天气好,还可以在院子里喝咖啡。”看来,热爱植物的人必然有情趣,反之亦然。进门之后,就看见一个豆蔻年华的小姑娘,青青嫩嫩的,滴出水似的青春,先生笑着介绍:“这是我的女儿。”随后先生的夫人安娜马上与我打招呼,眼睛里都是温和而真诚的笑意。她合中身材,神韵里都是贤妻良母的体贴,没来由地就觉得亲近,也不用太客套,很自然就熟埝了。不久先生最小的女儿从地下室跑上来,给我来了三下法国式吻,眉宇间都是孩子的活泼好奇,也只有孩子才有那样纯真清澈的眼神。安娜说:“我的大女儿在德国读政治学,当然不能回来。至于儿子,每天‘忙着呢’,跟伙伴们玩汽车去了。所以两个小的在家招待你,她们一个读初中,一个读高中。”仔细审视先生的别墅,发现是三层结构,布局非常有层次感,有种柳暗花明的梯度。窗子的外面风景辽阔,远处是丘陵,近处是阡陌田埂,别墅穿梭其间。家具和房屋摆设充满了生活气息,真有宾至如归的温馨情调。
  然后我们就轻轻松松地进入了各种话题,包括我所居住的城市的地理位置,中法两国的时差和飞机时程,中国的功夫和太极拳,汉字的特点和构成,法国的香槟和葡萄酒,中国的南北差异,中国手工器物的繁盛,中国最美的省份云南和最具文化气息的江南,等等。安娜说她正在练习太极,也曾经扎过针灸,尤其喜欢李白的诗。其间先生和我的安娜师母两个人交替在厨房活动,心中暗暗地想,原来课堂上文采精华的先生在家竟也下得厨房。
  吃饭的时候我在上座,也没虚伪地客气,大方地坐下来。比较简单的法式正餐,但很好吃,很有家的味道。先生戏谑说,说一个人法语说得不好,就说他说的像西班牙奶牛一样,然后学西班牙奶牛的样子,憨态可掬。谈到生肖的问题时,我也胡闹道:“因为我属公鸡,所以来到法国。”后来话题逐渐深入,涉及到中西方的哲学宗教和历史。这时两个孩子就插不上嘴了,是我们三个人谈得神采飞扬。席间得知安娜是法语拉丁文和希腊文的老师,意料之中,因为我早已发现她的谈吐儒雅深湛,贤妻良母的外表之下却是骨力劲健的知识女性,所以亲近感就又拉近了一层。我也知道安娜是喜欢我的,有些话不用非得说出来才知道。我们谈马勒布朗什伏尔泰狄德罗克罗代尔苏格拉底,也谈孔子老子朱熹四书金瓶梅红楼梦。我没办法忍住微笑,因为我由衷地喜欢他们两个,这个家庭让人感到从内向外绽放的美好。
  对我来说,谈话的高潮出现在主餐结束之后。因为先生忙里忙外地为大家服务,孩子要帮忙,他笑着说:“不用,爸爸才是奴隶。”我笑了,一股暖流从心中生发出来,我热爱这样的柔情。安娜却打趣道:“他是努力在你面前展示一个法国好男人的形象,让你对法国男人的评价好一点。”又补充道:“他在家很喜欢干活,尤其喜欢做饭,这倒一点不假。”我说:“所有的同学都说先生好,所有的。”安娜回答说:“所有人都有道理。他确实很好。他总是笑声不断,我本来是个严肃的人,因为他的缘故,我也笑口常开。我对他很满意。”她说这些的时候,眼神明澈,又如同有火焰在闪动。当我说:“我明白,这是一个女人的幸福”的时候,既感动、又嫉妒、又开心。记得我在卡昂读语言的时候,我的一个老师,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曾经当着我们的面说:“我爱我的妻子”。这一次,四个孩子的妈妈,我导师的太太,当着自己丈夫学生的面,说出了几乎没有任何差别的话,又一次让我的灵魂在瞬间沸腾。这是怎样厚重的爱恋喷发出的质朴的话语,又是怎样坚毅的亲情转化的柔情。我静静地注视着收拾餐具的先生、跟我说悄悄话的师母、浑不知人间忧愁的孩子,深深地爱上了这一家人。后来得知我的先生是射手座的,更是欣喜,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星座,这也是为什么我由衷欣赏喜爱着他。
  离开的时候,放任自己的情绪在轻轨车中蔓延。确切地说,那一刻我觉得很幸福。发觉自己对先生的情愫里,有尊敬、有欣赏、也有广义的爱恋。做客的一天,他让我看到了课堂上风姿勃发以外的另外一面,一个宠爱孩子的父亲,一个体贴妻子的丈夫。我更感谢安娜师母,她让我看到了幸福家庭的一个侧影,也让我看到了一个中年女子对丈夫深邃而朴素的爱,看到他们除了是生活上的伴侣,也是志趣相投的知己。这种幸福甚至可以传染给我,那样的喜悦、温柔、丰瞻、浑容。我知道我还会去做客,因为它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让我乐于去感受那种思想和心灵的欢乐与温暖,可以给这异乡冷调的生活注入鲜花和美酒。是的,我亲爱的先生,我终于觉得,因为你和米海依的缘故,我不再是一个人了。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