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广东事事关心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翩翩起舞的蝴蝶 收藏:0 回复:2 点击:5146 发表时间: 2008.11.12 17:07:09

独生之痛


   “一孩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让中国人的生活水平、生存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让社会和家庭有了充裕的财力、物力培养下一代。这当然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而且作为我国第一批独生子女的那些人,有的已经成家立业,生出了第二代独生子女。这固然是良性循环,而且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中国人的生存质量会越来越高。但是,假如一个家庭的独子或独女遭遇意外,甚至像笔者的周围人所讲的那个独子一样英年早逝了,原本完整的家庭就会彻底坍塌。而万一那个死者六个月的遗腹子被“狠心”的遗孀做掉了,一项基本国策带来的家族悲剧被彻底发生了。
  
   作为旁人和女性,我没有资格谴责那位遗孀的所作所为,因为这是对她和她腹中的孩子负责的行为,也是从长计议的行为。但是,站在那对年过半百的父母的角度,我又习惯性地对那位不幸的女性有所微词,认为她追求幸福的行为是一种残酷的做法,认为她有责任为一个家族留下一点血脉。而归根结底,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计划生育惹的祸。
  
   我习惯于用辩证的方式看待一切已经出现的矛盾,但对于这种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实在不忍再用什么辩证法透视它。我不能再用看客的方式与口吻下一个“有利就有弊”的结论,不能只将这种问题视为“个别现象”,更不能将这个家庭的遭遇全部推给命运。命运的确是这场悲剧的“操作者”,但悲剧的核心却是一孩化的家庭结构。一个听从国家号召的家庭,在养育独生子女时,便承担了遭遇“灭顶之灾”的风险,也就是将家族存亡问题当做了赌注。
  
   当他们生下第一个孩子后,政府会高高兴兴地发给他们《独生子女光荣证》;但当他们的孩子出现意外、甚至先他们而去时,他们似乎并不能得到来自政府的些许救助和关爱,并不能在老了、病了时得到额外关爱和帮助。当他们的晚年也许很富足,他们也可以选择在老了后住进一家不错的养老院(这也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但他们的风烛残年仍会是一段特别痛苦、凄凉的时光。而这一切,都源于看上去利大于弊、实则弊大于利的计划生育政策。
  
   我不知道政府也没有将关爱的目光投稿这个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巨大牺牲的群体,不知道他们的养老、医疗、心理舒缓等特殊问题是否能够被“特殊对待”。当然,我也无意于通过一篇小文搬到这项社会制度。我只是觉得,中国人已经没有能力承受那种人生灾难,没有条件将家族作为一个可怕的赌注。
  

------------------------
翩翩起舞的蝴蝶

原创[文.浮生杂记]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木水 Re:独生之痛 回复时间: 2008.11.18 15:42

    为了大局,只能牺牲个人利益。

回    复    

回复人: 剑气满天花满楼 Re:独生之痛 回复时间: 2008.11.24 23:36

    这个国家的人口已开始呈现老龄化,这是摆在国家面前的一个大事.我问了很多农村的人,知道他们现大多是两个孩子.三胎已很少了,现在到城里来的年青一代很多观念更新,也顺从了一胎制,当然还有很多原因,生活压力,就业问题,子孙后代不上进,孩子上学学费高,时代发展变化太快等等,城市里很多人也不愿要孩子多,除非是你条件好,可以多养(很多明星有钱人)入不了中国籍.咱加外国籍.孩子的好坏由他自己,自己要尽到为人父母的职责就行了.看天意吧,谁又知道孩子大了以后的事呢,孝顺了好,不孝了呢?多个孩子谁不想,只是地少人多,大家都几个孩子国家怎么办?个人累不?百年之后谁人知,后事还要问后人.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