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江苏事事关心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二丫傻子 收藏:0 回复:19 点击:6085 发表时间: 2008.10.23 13:44:53

真怕误人子弟


  
  
  真的不想再误人子弟了!
  
  我知道自己不是个好老师,虽然在这个学校里还算出色,但是比起那些真正会教书的人,我差了太多太多。
  
  不幸的是,我这么一个不太好的老师偏偏处在了一个更不好的环境里。我们的学校,以挤压时间为能事,不是想方设法促进老师提高专业素质,只要能把老师困在学校就好;不是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要能让学生每天不离学校就好。从早上不到七点到晚上近十点,中间些许的休息,其它时间除了上课,还是上课。学校制定了种种规章制度来约束老师,只是让老师们身心俱疲却是身在学校心在外,远非真正的爱岗敬业;老师们在学校的高压下采取了套套方法来教导学生,只是令学生们头昏脑胀却所获甚少。看着本来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自己自觉与不自觉的高压下变成了无生气的学习机器,是何等的可怕?!
  
  上个星期批改学生月考作文,题目是《震撼心灵的 》。整个年级九百多学生,近八百份试卷都写的是汶川大地震,题材之狭窄,语言之匮乏,让我在痛心之余,心里有诸多感慨。对学生的文采质疑是肯定的,但更多的是对目下教学现状的担忧。我们的学生,一个月有二十八天的时间是呆在学校里,根本没有时间与外界接触;为了追求好成绩和升学率,学校折腾老师,老师折腾学生,变着法子让学生投身于题海中不得出来;课外阅读的时间没有了,看新闻的时候被取消了,只能在梦中想想儿时的游戏,只有在可怜的体育课上呼吸一点室外的新鲜空气;……如此这般,让学生如何能写出一篇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好文章来!
  
  可是,为生计之故,我还是不得不蜗居在这个如监狱般的学校里,去做一个不太称职的狱警,同时接受监狱长的管辖。我还是不得不每天捧着课本,对着数十张小脸去讲那些他们未必愿意听的课文。如果说还有一丝欣慰的话,可能就是我的学生至少是最爱听我去给他们上课,最希望我站在讲台上和他们胡侃乱扯。撇开了课本,我的课外知识还可让这样一群没有时间去阅读的孩子有瞬时的满足。
  
  然而我只是悲哀!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刽子手,尽管我不愿意,但是还是把孩子们的想象力给扼杀了,把他们对自由的渴望给扼杀了!我和其他老师们一起,亲手制造出一个又一个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我更感到痛心!因了我们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学生一天天变得“懂事”,变得“听话”,变得沉默,变得麻木!
  
  我还感到恐惧!我们的老师,还有很多正在为着这些孩子们这样畸形的改变而欢欣,甚至变本加厉的剥夺孩子的快乐;我们的学生,习惯了老师强加给自己的种种摧残,甚至觉得这是理所当然;我们教导出来的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不幸与我们一样拿起了教鞭,比起他们的老师来变得更加的凶神恶煞!
  
  真的好怕会误人子弟了。可是,为糊口计,只能是仰愧于天,俯愧于地,上对不起社稷江山,下对不起黎民苍生。怕的是百年之后,如何面对前辈先贤,更无颜见曾对自己顶礼膜拜的诸多学生!
  


热点.胡杨论剑收录 原创[时事关注]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寻梦之旅 Re:真怕误人子弟 回复时间: 2008.10.23 22:35

    呵,既然你觉得现在的教育禁锢了学生们的思想。那就从你开始做一些什么,哪怕是一点点,总是自怨自艾好。
  
  我在中学读书时,那是还在文革中,所学的东西意识形态很重,也很简单。当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并没有局限于课本上的东西,通过他生动的语言,睿智的思想,广博的学识,给我们打开了文学的窗户,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他在当时的教育氛围下,并不能改变什么现状,也不敢过多的改变。至少,他让我们对文学有了很大的兴趣,对中国文字运用有了很强的求知欲望。
  
  所以,与其站在一边焦虑,不如借着自己本是教师的有利条件,为同学们做一点什么。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木水 Re:真怕误人子弟 回复时间: 2008.10.24 09:45

    呵呵!是的,这样好!

回    复    

回复人: 冬天里的雪 Re:真怕误人子弟 回复时间: 2008.10.24 12:22

    现在我们的中学就是在愚弄和摧残学生,作为教师很无奈.
  我赞同一楼的观点.
  营造自己的小气候,坚定地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没准你会一鸣惊人的.呵呵.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碧玉箫 Re:真怕误人子弟 回复时间: 2008.10.24 15:28

    也许你影响不了整个中国教育,影响不了你的学校,但至少你可以影响你的班级,影响你的学生。所以,你一定要努力教好你的学生,千万不要误人子弟。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又见落花 Re:真怕误人子弟 回复时间: 2008.10.24 20:51

    是呀,想起来真的悲哀。
  我们的学校有个当官的也一样,巴不兴老师时时把孩子关在教室里,真让人反感,开会尽说成绩成绩分儿分儿,郁闷呢!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彼岸罄城 Re:真怕误人子弟 回复时间: 2008.10.25 18:53

    说这些不是白说
  不断努力 不断更新 尽力做到自己的最好
  比在这儿心痛有用多了

回    复    

回复人: 迷雪 Re:真怕误人子弟 回复时间: 2008.10.27 17:01

    老师要起好作用!辛苦啦!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太子山 Re:真怕误人子弟 回复时间: 2008.10.27 18:17

    一口气读完你的文章,深有同感呀。让我们共同去做一名好老师,无愧于子孙后代。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布熊熊 Re:真怕误人子弟 回复时间: 2008.10.27 23:06

    同感!为我们自己悲哀,为学生悲哀,更为中国的教育悲哀!总是寻求一种减负,一种教学的新思维,但却总是在围着高考转圈圈。寻求的结果便是回到原点。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女人香 Re:真怕误人子弟 回复时间: 2008.10.29 12:46

    我相信你不是像他们说的只是在焦急,在抱怨.
  你是在意识到自己力量薄弱之后在痛心.你希望做到不只是自己一个人努力,对吗?
  我也在努力哦!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以落 Re:真怕误人子弟 回复时间: 2008.10.29 20:52

    现在一大堆选修课,研究性学习,累了学生,更累老师。疲于奔命却收获甚少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康太帅 Re:真怕误人子弟 回复时间: 2008.11.02 06:11

    哎```这么感悟自己`那就不对了哈```
   ``好呆你也是一位老师啊```受人爱戴的```
   ``` 虽然本人一向对老师```没什么好感```
   ``在学校里一直是问题学生```对学校没感情``到哪里都是 `
  `` ``` 但在这里也祝你``工作顺利 ``调节好心情````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智爱 Re:真怕误人子弟 回复时间: 2008.11.02 09:48

    虽然是这样的环境,但是每个人只要自己付出了努力,我相信一定会有收获的。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苇海放歌 Re:真怕误人子弟 回复时间: 2008.11.03 07:06

    中国学校就是象工厂,不管什么坯子,师傅们都按一个图纸制造。结果成品少,废品多。我希望学校工艺品厂,根据材料雕凿~!也许会变废为宝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颜心一质 Re:真怕误人子弟 回复时间: 2008.11.04 08:55

    同病相怜之人呀!颇有惺惺惜惺惺之慨!不能改变大环境,就让我们以沙里淘金的心态去发掘那些快乐的瞬间,做一个快乐的师者吧!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小驴 Re:真怕误人子弟 回复时间: 2008.11.12 19:57

    出现这样的事真的很让人痛心。我现在还是一名学生,但是几年以后我也会成为一名教师,对你的遭遇我深表同情,相信你一定可以改变这被动的局面。支持你!!!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天兔 Re:真怕误人子弟 回复时间: 2008.11.22 15:40

    起码你是一个痛感时弊的人.

回    复    

回复人: 大漠飞虹 Re:真怕误人子弟 回复时间: 2008.12.09 22:39

    当老师的挺多嘛!

回    复    

回复人: 一夜凄空 Re:真怕误人子弟 回复时间: 2009.01.26 18:08

    只有你做好了自己的职责就问心无愧了,这个社会很多客观事物并不是我们能左右的,当然能有想法不错,但是不要想太多,加油!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