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甘肃贴图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风清雨扬 收藏:0 回复:3 点击:5547 发表时间: 2008.09.17 22:03:03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四)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们在1924年发现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发掘。1957年开始,甘肃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的地层关系。马家窑文化和马家窑类型均由该遗址而得名。
  

   

------------------------
一箫一剑平生意 狂歌载酒江湖行
来时雨扬应挥剑 去似清风尽付箫
欢迎光临我的摄影博客:
http://shengfeng.tianyablog.com/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风清雨扬 Re: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四) 回复时间: 2008.09.17 22:05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东北部,北达宁夏自治区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分布区内主要河流为黄河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湟水等。马家窑类型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和青海东北部、宁夏南部地区的泾、渭水上游,以及白龙江、湟水、洮河、庄浪河和清水河流域。半山类型分布范围基本与马家窑类型相同,但已逐渐西移。马厂类型的分布则更为向西。
  
  马家窑文化的墓葬,经发掘的有2000多座,墓地一般和住地相邻,流行公共墓地,墓葬排列不太规则,多数为东或东南方向。盛行土坑墓,有长方形、方形和圆形等。葬式因时期和地区不同而有变化,一般有仰身直肢、侧身屈肢和二次葬。墓葬内一般都有随葬品,主要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等,少数随葬粮食和猪、狗、羊等家畜。有的墓地的随葬品,男性多石斧、石锛和石凿等工具,女性多纺轮和曰用陶器,反映出男女间的分工。随葬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着差别,而且越到晚期差别越大,有的随葬品达90多件,而有的一无所有。这种贫富差别的增大,标志着原始社会逐步走向解体和中国文明曙光的来临。
  
  
   

------------------------
一箫一剑平生意 狂歌载酒江湖行
来时雨扬应挥剑 去似清风尽付箫
欢迎光临我的摄影博客:
http://shengfeng.tianyablog.com/

回    复    

回复人: 山水牧歌 Re: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四) 回复时间: 2008.09.17 22:34

    你怎么处理的光线问题,请教

回    复    

回复人: 风清雨扬 Re: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四) 回复时间: 2008.09.17 22:37

    这个说起来比较复杂 博物馆内拍摄是不允许用闪光灯的 只有利用现场的灯光 具体点就是 采取平均曝光 慢速拍摄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