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特区文谈天下 回复帖

被回复帖: 梧桐书屋的《平淡中的浪漫和爱(连载)》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梧桐书屋 收藏:0 回复:0 点击:107 回复时间: 2008.07.08 00:40:47

Re:平淡中的浪漫和爱(连载)


  平淡中的浪漫和爱(连载4)
  ——给孩子们讲妈妈的不同寻常
  
  第二天午饭时,我给孩子们说,你们的小姑在红包上写了一句话:“集知识、美丽、贤淑于一身的女人,世间罕见,而您就是其中一位。生日快乐!亲爱的三嫂。小妹敬上”。我又说,不仅是小姑,你们的伯伯叔叔和大姑心里也同样很敬重你们的妈妈。为什么呢?
  
  我给孩子们简单讲述了他们的妈妈怎样的不同寻常。
  
  1982年年初,我们一家四口从新疆调回西安,就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后来盖起了新楼房,分开住,也住得很近。母亲1975年患肺癌,经手术及化疗等辅助治疗后,尤其是因为母亲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和顽强的意志,所以病情能得以控制。但是,毕竟是癌症患者,元气大伤,身体一直很虚弱。我们回来不久,母亲又患膀胱癌,需要住院手术。当时,只有我和老伴儿两人能昼夜轮流陪护在母亲病床前。当时,两个孩子还小,家里的事情也都是老伴儿承担。这样一来,学校、家里、医院三头忙活。而且,医院距离家里有五六公里,老伴儿不会骑自行车,每天都要走一段路才能搭乘公交车。每次去医院,都事先做好可口的饭菜,用保温瓶装上带去。老伴儿对母亲细心的照料,医生和护士都赞不绝口地说:“你女儿真孝顺。”后来听说是儿媳,更加惊叹不已,说现在真的很难见到这样好的儿媳,比亲生女儿还亲。
  
  过去有句老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我母亲与癌症抗争长达19年的时间里,我们家兄弟姊妹七个,人人都很孝顺,每个人都尽自己所能关心体贴,悉心呵护。这也正是母亲能够顽强乐观地与癌症抗争的资本。不过,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照顾母亲的重担,更多地落在我老伴儿身上。那些年,母亲几乎年年都要做一次手术,住几个月医院,然后回家休养。从1982年初到1994年5月1日母亲逝世,整整十二年里,老伴儿一直都像对待自己亲生母亲一样精心服侍。
  
  母亲去世之后,父亲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虽然有一位阿姨(也是我们家乡人)在身边照料,但是每当有什么事情,首先还是要我老伴儿去解决。就是没事的时候,她也是三天两头去看看,从生活上心理上及时地给予关心和慰藉。从母亲去世到父亲去世又是整整十年,其间,她做的比我们任何一个亲生儿女都要多很多。
  
  自古以来,养老送终都是为人子女的头等大事。我老伴儿为我的父母养老送终耗费了自己22年时光。与此同时,她还精心养育自己的两个孩子,精心打理好自己的家。她付出的心血真是难以估量,说她对我们这个大家庭恩重如山,确实也不为过啊。
  
  要知道,老伴儿可不是没有自己工作的家庭妇女。在学校里,她还是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她教过的班级年年都成绩优异。她教过的学生,大学毕业后还要回母校来看望她。有的学生结婚时,也专程请她出席婚礼。就是退休之后,托养的阳阳也在她的精心培养下获得十分优异的成绩。
  
  所有这些,都表现出她对亲人、对学生由衷的爱,那是一种大爱。
  
  有此大爱之人,确实不同寻常啊!
  
  女儿和儿子都很清楚这些事情,所以我讲得比较简略(如果细说起来,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他们还是很用心地听我讲妈妈的故事。当我讲完之后,看到他们四个人,哦,还有,就连外孙女的眼神里,也都放射出异样的亮光,那是对自己不同寻常的母亲、外婆由衷的敬佩之光。
  
  (2008年7月3日1:48:48)
  
  (未完待续)
  
  
  

------------------------
积攒人生六十年,黄金时代写华章。
蜡炬纵有泪干时,不肯空耗三寸光。

删   除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