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特区文谈天下 回复帖

被回复帖: 梧桐书屋的《失聪以后的日子里(连载)》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梧桐书屋 收藏:0 回复:0 点击:179 回复时间: 2008.06.11 02:29:17

Re:失聪以后的日子里(连载)


  失聪以后的日子里(4)
  ——想起了贝多芬
  
  因为失聪,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贝多芬。
  
  我向来很喜欢贝多芬的交响曲。记得1982年刚从新疆调回西安工作时,我就请四弟帮我买回一套贝多芬交响曲的录音带。下班回家就打开收录机播放一盘,一边听一边做事情。其中最喜欢的是《命运交响曲》。2002年写作长篇小说《静静的胡杨林》,写到第61节时,我就是一边听《命运交响曲》,一边写作的。
  
  大家都知道,贝多芬后来也失聪了。可是,这并没有击垮他。有几部交响曲,包括《命运交响曲》就是在耳朵越来越聋时创作出来的。在他看来,音乐不仅是用迷人的声音安排各种主题或音型,它也是表现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种语言。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从前,虽然知道贝多芬耳聋之后依旧写出交响曲,却始终感到难以想象。当自己也失聪之后,我却能想象得到,体会得到了。是的,失聪并不影响一位伟大的音乐家的创作。所有美妙的声音,都装在他的脑子里。他有足够的能力把这些声音变成震撼世界的音乐。
  
  贝多芬给了我启示,也给了我力量。不单是他的交响曲,更在于他那与世共存的精神。虽然我很渺小,不能与伟人相提并论。但是,至少,有了这种精神,自己的晚年不是仍然会活得更有意义些,更快乐些,活出点儿精神头来吗?
  
  想到这些,我释然一笑。于是决定一改初衷,承担起凯迪网络“原创文学”栏目主持之责,以最大的诚意为相处多年以及新来的朋友们提供服务。心想,我至少还能为大家服务一年吧?到时候再由更年轻更合适的人选把我替换下来。这样,既不辜负朋友们举荐之情,也可为自己喜欢的网络家园尽一份绵薄之力。何乐而不为呢?
  
  算来已近半年,虽然存在着许多不能尽如人意之处,甚至因为言语欠妥使得有的朋友悻悻而去(此事我亦始终难以释怀),不过总体说来,我付出的诚意总算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而且,我的诚意还会一如既往,因为,这也使我得到了快乐。
  
  (2008年6月11日1:50:17)
  
  (未完待续)
  
  
  

------------------------
积攒人生六十年,黄金时代写华章。
蜡炬纵有泪干时,不肯空耗三寸光。

删   除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