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地震幸存学生:眼睁睁看着同学在自己眼前死去
“爸爸,你快来啊,我被救出来了!”刚用本报记者的手机拨通了父亲的电话,16岁的王静在眼眶里转了很久的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
此时是5月14日14时30分,距王静被垮塌的教学楼掩埋已过去了48小时,距她被消防队员从废墟中抢救出来也过去了3小时,她才刚刚从眩晕中清醒过来。
王静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北川一中的一名学生,她就读的北川一中位于距离北川县城大约两公里的任家坪镇,是当地最大的一所中学,有3000余名学生。“5•12”地震发生的时候,她和她的同学们正在教室里上课。这栋教学楼里有20个班,大约1000余名学生。
感觉到楼在晃动,王静和同学们赶紧往外跑,刚跑到门口,5层的教学楼突然垮塌。幸运的是,王静和几个同学没有被倒下来的巨大的钢筋水泥砸伤,而被困在了它们形成的一个狭小空间里,无法动弹,只能不断地呼叫“救命”。
而废墟外面,从5月12日灾难发生的当天开始,就有很多劫后余生的父母翻山越岭从各地赶来寻找自己的孩子。
“我们本来是6个人一起的,一个男同学都跑到门口了,为了救一个女同学又跑回去,就没能再跑出来。”说起为了救人而牺牲的同学,王静哽咽难语。
和王静一起被救出来的同学一共有4个,都是女同学。但王静说:“还有一个男同学,本来也跟我们困在一起,但是他不断地在呕吐,还开着玩笑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话,说着说着就没有声音了,离他最近的女同学发现他已经停止呼吸了。”回想眼睁睁看着同学在自己眼前死去的一幕,王静再次难过得无法自已。
在救灾现场施救的一位医生说,王静受的只是轻微的外伤,但是相比这些外在的伤痕,更难平复的是他们内心的伤痛,灾难过后需要有专业的心理医生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
接到女儿的电话,王静的父亲终于稍稍放下了忐忑不安的心。这位父亲原本在重庆打工。5月13日,他费尽周折,转了几次公共汽车,终于赶回绵阳。他的家在北川县雨里乡,除王静外,王静的母亲、弟弟、爷爷、奶奶都在家中,目前还没有取得联系。“他们应该没有事。”王静的父亲语气很坚定,或许正是这份坚定的信念才支撑着一位父亲、丈夫、儿子不肯放弃执着的寻找。
父亲急着看到女儿,女儿急着见到父亲,但由于北川路面垮塌严重,救援车辆进出非常不便,虽然救护车呼啸着不停地来回奔跑,但也只能先运送危急伤员。王静只能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前焦灼地等待。
和她一起等着去绵阳的还有该校高一的张思琪,被救起的张思琪胸前还挂着学校的胸牌。18岁的张思琪是学校学生会文艺部长,是学校的活跃分子。
地震发生的时候,她的父母正在北川受灾最严重的老县城车站卖小吃,夫妇俩刚刚跑出自己的店铺,就看到两层高的车站售票楼砸了下来。顷刻间,扬起漫天尘土,很多楼房都变成了一片废墟。惊魂稍定,夫妇俩立即想起在北川一中上学的唯一的女儿。
尽管县城和道路都已面目全非,但夫妇俩还是决定去寻找女儿。平时早已走惯的这两公里路程变得异常艰难和漫长,断层、突起、中间还被山上滑落的巨石阻断,但这仍然无法阻挡他们前行的脚步。5月12日17时,当他们终于跌跌撞撞地走到任家坪,就听说北川一中教学楼垮了。面对已经完全化为废墟的教学楼,张思琪的父亲腿脚一软,当场就跪下了。“当时我们都想,我们女子完了!”张思琪的母亲、40岁的熊玉华说。
5月13日清晨,被安置在学校操场上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后,不甘心的母亲开始围着废墟不断地呼唤自己的女儿。尽管现场有重庆消防的官兵动用大型起吊机进行施救不断发出声响,也许是母女心有灵犀,5月13日下午,张思琪居然听到了母亲的呼唤,发出了回应。5月14日凌晨两点,躲在桌子下逃过劫难的张思琪终于获救,与守候在外多时的母亲紧紧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
“非常感谢,特别是重庆消防,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一家3口的团聚!”母亲由衷地说。
一直以来,张思琪的梦想是当兵,这次灾难中的遭遇,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当我被埋在泥土下时,就一直对自己说,解放军叔叔会来救我们的!”她说,“还有什么比救出一条生命更伟大的呢?我会好好学习,长大后当兵,以后如果有类似事故,我一定第一时间出发,但我更希望再也没有这样的事情了!”
她说,同班同学中,自己亲眼看着袁媛、刘小娟、吴芮、向玲华、杨松林、贾强等同学被救出,“请您一定要在报道中写下他们的名字,让他们的爸爸妈妈知道他们的好消息!”
(记者朱丽亚 田文生)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年5月17日22:50:46)
11
徒步独行 只为寻母
清早,丝丝细雨笼罩着成都彭州汽车站。不少百姓聚集在这里,好像都在等长途车。想去什邡的新闻采访车从此路过,因司机不太熟悉路,于是摇下车窗问路。
这时候,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凑过来,拉着记者的车窗就不放手,说:“老师,你们要去什邡吗?我熟悉路,我带你们去。我要上去救人。”
上车后,小伙子显得十分腼腆,话不多,总是低着头玩自己手上的编织袋。只有听到收音机里播到什邡灾情时,才抬起头来,用力咬着唇,脸色十分难看。
“都说汶川已经是一个孤岛,什邡是不是也成了一片废墟?”听着记者的问话,小伙子的脸色更难看了。
记者一问才知道,小伙子姓邓,家住什邡,前几天刚和爸爸带着亲戚到成都去看病,只留了妈妈一个人在家。发生地震后,家里电话打不通,妈妈的手机也没信号,于是他一大早就开始出发,步行了将近20公里到了彭州,还打算走去找妈妈,幸好碰上记者才搭了一段顺风车。
“我今天早上5点就出门了,我爸爸和姐姐送我出来的。我不管,就算一路走上去,我也要去找我妈啊!”小邓眼里含着泪,却生生没让泪珠儿掉下来。
(2008年5月17日22:54:08)
12
两个女孩素不相识 生死对话战胜死神
“她还活着吗?她在哪,我想见她?”昨日凌晨6时许,当官兵们花费无数心血刨掉了压在她身上的一片片钢筋水泥残垣将她救出时,初二二班的女生蒋德佳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念念不忘初三一班的女生廖丽。
当医生给她输上药水后,她还在不停地问老师“廖丽呢?”她哽咽着说,事发时,她只听见一阵阵惊慌的尖叫声后就昏过去了。醒来时,白天已变成黑夜,浑身痛得要命,她想起身,但却被一块块破碎的水泥板压住,难以动弹。在饥寒交迫中,一身是伤的她好几次想入睡,但上方有一个女孩子的声音传了过来——“千万不要睡,你一睡万一醒不来怎么办?”
被碎石压在上面无法动弹的女孩告诉她,自己叫廖丽,是三年级一班的学生。她和小蒋虽不相识,但听到她的呻吟声后,担心她在疲倦中不小心睡着了丢命,就鼓励她要坚强地活下去。为了赢得生机,原本不相识的她们俩在废墟里不停地相互鼓劲,最终为官兵叔叔赢得了时间。廖丽被救出后,接着她也被救了出来。她说,“我们经过了生死考验结下的情谊,将一生无法忘却。” (据天府早报)
(2008年5月17日22:58:06)
------------------------
积攒人生六十年,黄金时代写华章。
蜡炬纵有泪干时,不肯空耗三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