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切磋与思考的空间 |
留下切磋与思考的空间
哲学家喜欢说“从迷茫开始,到更深刻的迷茫”。一个编辑,一个教育编辑也许不需要这样深刻,毕竟,“迷茫”总带有一点虚无主义的色彩,沉溺于“迷茫”而不能自拔,是没有意义的。
这些年,教育的繁荣、热闹、兴旺有目共睹。且不说教育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即便在教研领域,热烈的探讨,激烈的争论,方兴未艾、此起彼伏的各种争鸣、试验,真可谓气象万千。有人因此断言,每个年代都有鲜明突出的教育主题,像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素质教育,像刚起步的新课程改革,还有诸如“普九”、教师继续教育,等等。时代的秋千荡来荡去,教育发展的主题必然不断更新。作为一个教育编辑,我们不是教育中人,但又与教育有无法割断的联系,说自己是一个教育的“边缘人”也许更适合一些。对这些教育主题的了解、研究,我们没有很深切的感受和体会,自然不能像一线教师和许多教育专家那样有发言权,但我们也不能置身局外,无动于衷。有时,我们对这些主题的关注甚至超过了教育中人。虽然,对于这些主题(有时更像教育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我们也有迷茫和困惑,但不应该使自己走向更深刻的迷茫。
这两年,带着对一些教育热点问题的思考,我搞了一些主题策划,像“童年,我们怎样走过”、“教辅大家谈”、“用‘通才’的眼光看教师”、“霍金的教育学启示和意义”,等等。我的想法是,把思维的触角引向对当下教育热点话题的思考。虽然,我的思考并不很深刻,但若能给广大教师读者留下切磋、思考、探索的空间,我以为,这还是很有用的。
有编辑领域的专家教导我们,一个教育编辑的胆识、眼界、胸襟,就体现在他对教育热点的敏锐和责任,就看他有没有思想,以及他思想的深度。
作家王蒙有一段趣言。他说,爱情令人飞翔,但婚姻不得不回到家务琐事中;宗教令人飞翔,但教会和教士却是接受布施的;政治令人飞翔,但权力是很现实的。思想也能令人飞翔,思想的现实更复杂,它连着的是具体的实践和艰辛的探索;说到归根,思想的落脚点是地上的行动,没有教育领域热火朝天的改革和实践,就不会有丰富深刻的教育思想。但愿我的思考,不会成为上帝发笑的资料。
我期待着更多的人来关注教育的热点、焦点、疑点和难点。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木水 |
Re:留下切磋与思考的空间 |
回复时间: |
2008.05.07 13:08 |
|
广泛交流与沟通是教育的本质.
|
|
回复人: |
文雨 |
Re:留下切磋与思考的空间 |
回复时间: |
2008.05.07 23:02 |
|
可在现实当中的教育,简直就是把人的思想扼杀考试的黑船上!
|
|
回复人: |
沁儿 |
Re:留下切磋与思考的空间 |
回复时间: |
2008.05.10 13:09 |
|
当高考成为所谓成才之路的衡量标准时,教人育人恐怕只是追逐分数的光鲜之词。
教育应该更多关注受教育者身心健康成长,把教育作为一种产业运作,受益的是利益部门和单位,损害的是社会风气和成长的心灵,助长的道德沦丧、价值观的扭曲。
|
|
回复人: |
aatna |
Re:留下切磋与思考的空间 |
回复时间: |
2008.06.04 10:10 |
|
古老的咒语——让一个人三天内爱上你
一天,男孩和女孩吵架了。他不再对她说"我爱你",当然她也不再对他说"我也是。一天晚上,他们谈到了分手的事,背对背睡下了。半夜,天上打雷了。第一声雷响时,他醒了,下意识地猛地用双手去捂她的耳朵,才发现不知何时他又拥著她。雷声紧接著炸假装什么也没发生,可谁都没有睡著她想也许他还爱我,生怕我受一点点吓。他想,也许她还爱我,不然她不会流泪的。爱的最高境界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世界上最美的木乃伊,这是一个古老的符咒,请在收到次消息後发给三个论坛。等发完後看看三天内就能得到心爱的人。
|
|
回复人: |
颜心一质 |
Re:留下切磋与思考的空间 |
回复时间: |
2008.10.16 10:56 |
|
我现在有些疑问:有时候觉得自己的某些教学方法确实能起到作用,比如所教的学生成绩会比其他平行班的高,自己也常常能从学生眼中、言谈中、书信中感受到学生的喜爱,……自然工作中也会比一些同事收获更多的快乐与幸福了。可是,我似乎不满足于这个,我希望能向某些教育专家一样形成自己的一些理论——哪怕点滴也行,可这样实施起来又觉得困难重重。
首先,许是功利思想作祟,总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发表,可多年下来,仅发表了四篇文章。我觉得自己的某些文章,真的有切磋的价值,在网上的评价也还可以,可为什么不合编辑的意呢?
其次,常常有那样的感觉,要我告诉别人怎么实施自己的方法,我觉得不难,可真要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那就黔驴技穷了!又常常想,也许谋到一个什么机会可以升造一下?或是从书本中得到某些启发?“吾尝终日而思之,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但看了魏书生的书,通篇又找不到“某某人说过”这样的论断?真是有些茫然。
向您写出来,只是觉得在网上有时真的还可以遇到一些志趣相投的性情中人,反而可以敞开心扉说说心理话,也不期望您的回答,看了您的文章,我知道您是一位教育编辑,一定非常的忙,就更不敢希求您的回答了。只是看您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期待着更多的人来关注教育的热点、焦点、疑点和难点”。所以我才写了这些话。
您能在百忙中看一看,我就很满足了!因为即使我的文章不发表,但因为我曾反思过,我曾写作过,我知道我的教学水平是在不断提高的,那么我的工作中那些令我烦恼的事情就会不断减少!做一个快乐的老师,不也是很多人的追求,但又有几人能做到?而我可以自豪的说:我做到了!多好!
|
|
回复人: |
颜心一质 |
Re:留下切磋与思考的空间 |
回复时间: |
2008.11.04 10:15 |
|
懂得反思就会少一些重蹈覆辙的错误!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