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美灵 收藏:1 回复:26 点击:1746 发表时间: 2008.05.05 11:50:43

活着的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看到身边的一些熟悉或是不熟悉的人们,因患病或是遭到意外,突然离开人世,我与其家人一样伤痛着这样的不幸福,同时也不免要长叹一声---真是天妒英才!
  
  痛恨上苍的残忍,叹息生命的脆弱。在命运面前,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又是多么的无助。这是人类的一种无奈和悲哀。 
   
  挽留是徒劳的,走的已走,碎的不能重圆。音容笑貌犹在,灵魂早已飞散,曾经的一切被时间的刀镂刻在岁月的日记本中,定格成一段段悠悠的记忆,浸满无尽的伤和痛。
  
  跟燕姐说起这人生无常的感叹。姐姐说,是啊,在网络中也会经历死亡,真是没有能躲得过生死的净地,唯好好度过每一天。想想,我们真是无处逃遁,哪里都有生离死别,不幸从来都是突然降临,防不胜防。
  
  面对这样的不幸,伤感痛惜之余,心被什么触动着,生发出一些淡淡的思考。
  
   活着,要好好地活着。可是活着,我们很多时候会有不开心,、不顺意,于是郁闷、厌烦,不停地抱怨世道不公,哀痛自己命运不济。面对静止的生命,还有发生在别人身上的那些悲哀,何不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整天地这个不愿意,那个不圆满。作为活着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开心、不快乐、不满足,因为活着本身就是幸福。我们唯有怀一份感恩的心,面对一切艰难困苦,勇敢克服,让活着变得有意义。
  
  很多坚强、自信的人们,始终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胡杨林中,也不乏这样的强者,他(她)们用文字和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坚强,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坚韧不拔。
  
   那个娇弱的女人,忍受着生活的不幸,怀拥患病的女儿,倾注母性全部的慈爱,让女儿生活的每一天都充满着明媚的阳光。
  
  那个冰雪聪明的女子,猝然倒在她第三十个春天的一场劫难里。借助现代医术的救助和亲人悉心的呵护,微弱的生命在呼唤中渐渐苏醒。一年的时间,她日渐康复,用简单的交流,向关爱她的人们展示着生命的顽强和不屈。
  
   那位可敬的老人,不顾古稀高龄和病痛折磨,以顽强的精神日夜苦读,笔耕不辍,把对故乡的挚爱化作深情的诗行,让迁移也无法抹去的乡音在母亲河的波涛声中激情传唱。
  
   几位优雅的女子,不惧世俗的流言,毅然走出多年的围城,卸掉沉重的禁锢,不哀怨,不痛恨,重抖精神,焕发魅力,以崭新的姿态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感动着他们的感动,思考着自己的思考。静下心来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生活现状:相对幸福。因为习惯了,感觉不到它的可贵。与这些不幸的人们相比,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去指责。生活有阴有晴,有风有雨,也有我们可以依靠的恩宠。观望时,它会以灿烂的微笑还我们一个个开心。生活,经历着的是一种过程的体验,有的人去了,无缘再续,留下来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不去好好地享受它呢?
  
  感悟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油然而生一种新的心态,让自己走出多日抑郁的阴霾,走出得与舍的两难的纠缠。这是一件乐事。
  
  生活,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体。活着,是对这两种需要的追求和创造。物质是基础,是保证,而精神是追求、是激励。人们更多的是在追求一种精神财富的收获和拥有。阅读,使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愉悦。丰富的精神生活会让人生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激励人们付诸实践,收获更加有益的东西。于是,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滋有味了。
  
  有意义的生活,应该是艺术地活着。这门艺术需要我们学习、思考、实践、总结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在不断追求中加以完善和提高。
  
  随手翻阅新一期的《读者》,卷首语《将生命当成租赁》立即映入眼帘,不禁拍手叫好!这样的命题直指活着的意义,因为将生命当成一种假想的租赁,我们便会在活着时候用心呵护它,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让自己的活着变得生动而有意义。
  
   以积极的姿态,向命运租赁我们的生命。无论长短,在有限的时光里,以自己不懈的努力让生命生辉。这便是我们对那些不幸的人们及家庭寄予同情的同时,由感悟而给予活着的意义的最好诠释。
  
  
  


热点.鸟过留声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戈壁红柳912 Re: 活着的意义 回复时间: 2008.05.05 12:52

    生命因你而美丽、灵动!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阿倩 Re: 活着的意义 回复时间: 2008.05.05 13:30

    放弃也是一种快乐,很欣赏这句话,一直奉为座佑铭。
  想得越多烦恼越多,呵呵
  年纪大了,俺有点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意思了哈:)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寻梦之旅 Re: 回复时间: 2008.05.05 20:27

    一个人如果能真正想透了这一点,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了.
  
  可惜,更多的时候懂得这个道理,但是想身体力行时却感到真的是那么不容易.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寻梦之旅 Re: 回复时间: 2008.05.05 20:27

    一个人如果能真正想透了这一点,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了.
  
  可惜,更多的时候懂得这个道理,但是想身体力行时却感到真的是那么不容易.

回    复    

回复人: 一切皆有规则 Re: 活着的意义 回复时间: 2008.05.05 21:58

    曾经马杰,忏悔的教徒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雁字云笺 Re: 回复时间: 2008.05.05 22:24

    从走了的人留下的文字中,从那些顽强求生的人写出的文字中,能悟出生活的真蒂,那就是乐观的面对人生的每一天.
  
  感叹,人生真的有太多的意想不到,我们唯能掌控调整的只是自己的心态,如果连这点权利都蹂躏,那活着真是很悲哀.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鸣笛 Re: 活着的意义 回复时间: 2008.05.05 22:28

    生命的意义是活着,活着的意义在于有价值并在快乐中度过。唯有爱才能产生这一切。所以重要的是爱生命、爱生活、爱他人......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美灵 Re: 回复时间: 2008.05.06 07:56

    港湾老师相助,给予此文在用词、造句、精简等方面认真的修改,深表谢意。
  
  修改文如下:
  
   一段时间以来,看到身边的一些熟悉或是不熟悉的人们,因患病或是遭到意外,突然离开人世,我与其家人一样伤痛着这样的不幸福,同时也不免要长叹一声---真是天妒英才!
  
   痛恨上苍的残忍,叹息生命的脆弱。在命运面前,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又是多么的无助。这是人类的一种无奈和悲哀。 
    
   挽留是徒劳的,走的已走,碎的不能重圆。音容笑貌犹在,灵魂早已飞散,曾经的一切被时间的刀镂刻在岁月的日记本中,定格成一段段悠悠的记忆,浸满无尽的伤和痛。
  
   跟燕姐说起这人生无常的感叹。姐姐说,是啊,在网络中也会经历死亡,真是没有能躲得过生死的净地,唯好好度过每一天。想想,我们真是无处逃遁,哪里都有生离死别,不幸从来都是突然降临,防不胜防。
  
   面对这样的不幸,伤感痛惜之余,心被什么触动着,生发出一些淡淡的思考。
  
   活着,要好好地活着。可是活着,我们很多时候会有不开心,、不顺意,于是郁闷、厌烦,不停地抱怨世道不公,哀痛自己命运不济。面对静止的生命,还有发生在别人身上的那些悲哀,何不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整天地这个不愿意,那个不圆满。作为活着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开心、不快乐、不满足,因为活着本身就是幸福。我们唯有怀一份感恩的心,面对一切艰难困苦,勇敢克服,让活着变得有意义。
  
   很多坚强、自信的人们,始终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胡杨林中,也不乏这样的强者,他(她)们用文字和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坚强,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坚韧不拔。
  
   那个娇弱的女人,忍受着生活的不幸,怀拥患病的女儿,倾注母性全部的慈爱,让女儿生活的每一天都充满着明媚的阳光。
  
   那个冰雪聪明的女子,猝然倒在她第三十个春天的一场劫难里。借助现代医术的救助和亲人悉心的呵护,微弱的生命在呼唤中渐渐苏醒。一年的时间,她日渐康复,用简单的交流,向关爱她的人们展示着生命的顽强和不屈。
  
   那位可敬的老人,不顾古稀高龄和病痛折磨,以顽强的精神日夜苦读,笔耕不辍,把对故乡的挚爱化作深情的诗行,让迁移也无法抹去的乡音在母亲河的波涛声中激情传唱。
  
   几位优雅的女子,不惧世俗的流言,毅然走出多年的围城,卸掉沉重的禁锢,不哀怨,不痛恨,重抖精神,焕发魅力,以崭新的姿态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感动着他们的感动,思考着自己的思考。静下心来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生活现状:相对幸福。因为习惯了,感觉不到它的可贵。与这些不幸的人们相比,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去指责。生活有阴有晴,有风有雨,也有我们可以依靠的恩宠。观望时,它会以灿烂的微笑还我们一个个开心。生活,经历着的是一种过程的体验,有的人去了,无缘再续,留下来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不去好好地享受它呢?
  
   感悟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油然而生一种新的心态,让自己走出多日抑郁的阴霾,走出得与舍的两难的纠缠。这是一件乐事。
  
   生活,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体。活着,是对这两种需要的追求和创造。物质是基础,是保证,而精神是追求、是激励。人们更多的是在追求一种精神财富的收获和拥有。阅读,使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愉悦。丰富的精神生活会让人生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激励人们付诸实践,收获更加有益的东西。于是,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滋有味了。
  
   有意义的生活,应该是艺术地活着。这门艺术需要我们学习、思考、实践、总结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在不断追求中加以完善和提高。
  
   随手翻阅新一期的《读者》,卷首语《将生命当成租赁》立即映入眼帘,不禁拍手叫好!这样的命题直指活着的意义,因为将生命当成一种假想的租赁,我们便会在活着时候用心呵护它,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让自己的活着变得生动而有意义。
  
   以积极的姿态,向命运租赁我们的生命。无论长短,在有限的时光里,以自己不懈的努力让生命生辉。这便是我们对那些不幸的人们及家庭寄予同情的同时,由感悟而给予活着的意义的最好诠释。
  
  

回    复    

回复人: 残文 Re: 活着的意义 回复时间: 2008.05.06 10:34

    在世风日下,物欲横流,一切都失去目标的时代,对生命的理解也越来越杂乱无章了。也就是说,活个人越来越艰难了。但珍惜生命,却是基本的原则。“只要活着,就有江山”。还有,“微笑着面对死亡”。两者若能兼顾起来,才是完整的人格!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绒绒洁白 Re: 活着的意义 回复时间: 2008.05.07 16:32

    总是问别人 活着为了什么 辗转来去 依旧迷惘 或者这问题对这样的我们来说 还是敬畏的话题 不敢轻谈
  
  人说不惑 美灵姐自是灵通时候 而我们这些小小女子 自然也在点点感知 领悟 在渐渐懂得的过程里也就在一点点长大吧
  
  好久没有更我时候读大家的字 忙着毕业考 每次匆匆 感觉大家似乎也显得的沉寂 但是 还是要傻瓜样子的问姐姐好:)
  
  人生感悟 静心而读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文雨 Re: 回复时间: 2008.05.07 23:06

    经常问自己生命的意义何在?却得出没人能回答的结论,确实,没人能回答……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镜中的安娜 Re: 活着的意义 回复时间: 2008.05.08 19:42

    美灵的文字愈发深厚了,笔力愈发成熟老道了。这篇写得真好!生命是很脆弱的,惟有珍惜!把快乐当成人生目标,让心常存感激,然后在阳光下微笑,呵呵,我如今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我现在很少在网上了,很久没见,问好了。^_^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木鱼一声 Re: 回复时间: 2008.05.09 10:47

    “活着”、“意义”,二者相连使得生命的社会性得以彰显。其前提是人活着要追寻意义,人活着要有意义。人的生活,各不相同,对意义的界定也会不同,因而,每个人活着都有意义。所谓积极、消极等,皆是人的定义。人的生命在这个意义上也是被界定的,是被生活中的文化所建构的。
  我为什么要活着?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这浮躁的世界里。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木鱼一声 Re: 回复时间: 2008.05.09 10:47

    “活着”、“意义”,二者相连使得生命的社会性得以彰显。其前提是人活着要追寻意义,人活着要有意义。人的生活,各不相同,对意义的界定也会不同,因而,每个人活着都有意义。所谓积极、消极等,皆是人的定义。人的生命在这个意义上也是被界定的,是被生活中的文化所建构的。
  我为什么要活着?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着浮躁的世界里。

回    复    

回复人: 苇海放歌 Re: 活着的意义 回复时间: 2008.05.10 09:40

    对于生命存在的意义引发了很多有思想的人的思考。但是我欣赏你这句话:“有意义的生活,应该是艺术地活着。这门艺术需要我们学习、思考、实践、总结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在不断追求中加以完善和提高。 ”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山水牧歌 Re: 回复时间: 2008.05.10 14:24

    以积极的姿态,向命运租赁我们的生命。无论长短,在有限的时光里,以自己不懈的努力让生命生辉。这便是我们对那些不幸的人们及家庭寄予同情的同时,由感悟而给予活着的意义的最好诠释。
  
  说出了最真实的,最朴实的语言。活着,生命,这就是这个世界的延续……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雨细风轻 Re: 活着的意义 回复时间: 2008.05.10 18:11

    活着本身就是幸福,好好活着,珍惜每一天,用我们的爱去报答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静谧港湾 Re: 活着的意义 回复时间: 2008.05.12 08:48

    珍惜我们已经拥有的一切,哪怕是艰难困苦,也要学会享受它。因为,在你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的那一刻再回望过去时,你会说:哦,幸福,就是这样的。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雅茹 Re: 回复时间: 2008.05.12 12:57

   
   想说珍惜拥有的,把一切看淡,活着就会轻松,轻松就会愉快,愉快就会幸福!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zimalian Re: 回复时间: 2008.05.12 21:58

    你象是胡杨林里的一个精灵,以你的热情快乐过好每一天,以你的热情温暖身边每个人,让我们一起珍惜生命,珍惜现在和明天!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何军邑 Re: 活着的意义 回复时间: 2008.05.13 01:30

    活着,真好。把握当下,珍视生命,呵护生命。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fenping Re: 活着的意义 回复时间: 2008.05.15 19:29

    每天一天早晨醒来,说明你还活着,快乐地过好每一个今天,这才是最最重要的.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未到来,哈哈,我只求笑着面对今天!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天涯孤旅 Re: 回复时间: 2008.05.16 00:01

    活着本身没有意义,好好地活着才有意义.生命的长度,谁都无法控制,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说白了,人总是要死的,但我们完全可以控制生命的宽度,让短暂的生命,在有限的时日里,丰富多采.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秋风鸣 Re:将生命当成租赁 回复时间: 2008.06.09 19:00

    日前,在韩国非常流行一种“死一把”的活动,参与这个活动的人首先要进行一个以“生命的意义”为题的测试,留下肖像,写下遗嘱,然后穿上麻布做的寿衣躺进棺材里。体验者能在棺材中听到哭声,大约15分钟后,工作人员再打开棺材,体验活动结束。
   据主创人员介绍,“死一把”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反省过去,珍惜现在,更好地面对未来。很多参与者都有类似的感触:“在棺材里,我非常非常害怕,想起了母亲和逝去的亲友。现在的我已经完全不同了,因为我要创造一个没有遗憾的人生。”
   英国心理学家弗兰克·托里斯博士作过这样一次调查:如果意识到生命是一场租赁,你会对生活有些什么样的再认识呢?
   “珍惜身边的一切!”这是35%的参与者的共同体会。这种珍惜包括时间、身体、亲情……
   “有了危机与压力!”这是24%的参与者的心态。站到了生命是一场租赁的高度,去审视万事万物:谁在只争朝夕,谁在浪费生命,便一目了然;人间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则会如过眼云烟;前行的道路上,对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各种有价值的因素调节到位,科学经营,活出生命的艺术,亦会感到胸有成竹。
   “处处按规则办事!”这是26%的参与者的感受。时刻牢记生命只有一次,百年大计,健康第一,人生便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差错。时刻以轻松的姿态展现,视每一出游戏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只是享受生活的一种手段,其本质是收获快乐。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曾经说过:“每天都想象这是你最后的一天,尽情去体验与发现吧!不期而遇的明天,将会带给你更多的惊喜与欢乐。”
  
  (《家庭医生》)
  
  

------------------------
有风就有叶子的舞动,有了叶的舞动就能听到秋风的鸣暝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许红霞 Re: 回复时间: 2008.06.22 09:38

    珍惜现在,把握未来!!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塞外风铃 Re: 活着的意义 回复时间: 2010.02.09 12:21

    好好活,才是硬道理。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