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何军邑 收藏:0 回复:4 点击:6299 发表时间: 2008.05.03 19:18:25

由“知道”想到的


  什么是知道。“知道”就是通过看、听、闻、摸、试......等途径得出“知道”的结论。
  
  与之相对立的是——不知道。“不知道”也是通过看、听、闻、摸、试......等途径得出“不知道”的结论。
  
  “知道”说到底是对已经知道的进行或分析、或论证、或驳斥、或解说,等等。
  
  我们写文章,也无非是对已经“知道”的事物进行一些文字阐述。那么,我们“不知道”的,是不是能写出来呢。答案是,写不出来。有人会说,比如,“有个东西”,你不知道,但你可以通过已经知道的,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述并得出结论。这其实是错误的。这里的“有个东西”,其实也是“知道”。
  
  如何才能对不知道的,做到知道。那就要进行一些必要的看、听、闻、摸、试......的工作。写文章也需要有这方面的功夫。
  
  这就需要做一些具体的事,看一看,听一听,问一问,到实地走一走。我们把此可以称为调查研究。
  
  要写出一篇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文章,就必须知道一些事物。比如,你写企业,那么,你就要到一些具有普遍代表性的企业中,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同企业负责人交流交流,同工人们谈一谈,通过这些途径,得出一些自己的感性认识,然后再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提炼,这样才能写出一篇对企业发展有指导性的文章。
  
  还比如,如果要作出一项决策,是关于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那么,在作决策前,必须先“知道”一些事。如何才能知道。就要通过看、听、问、摸、试等等的手段,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如果不做这样的调查研究,自己对一个地方、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的情况不知道,关起门来苦思冥想,是拿不出什么好办法的。
  
  现在的人都很懒,沉不下身子进行调查研究。不做调研工作,还要写出有意义的文章,怎么办?这些人很聪明。之所以聪明,是因为他们个个出来,至少是大学本科生。能到大学本科以上,说明也“知道”了很多。他们也知道其中之一的办法,就是抄袭。他们抄袭的办法是高明的。不是原原本本抄袭文字,而是原原本本抄袭思想和观点。别人的思想和观点,是别人“知道”的情况,他们有可能是通过看看、听听、走走、问问等途径得来的,也可能是通过同抄袭者一样的手段——抄袭而知道的。我们不能说抄袭是因为道德问题,抄袭其实只是因为这些人懒。
  
  时代的发展非常快,互联网把世界变成了平的。
  
  我们不能苛求所有的文章都是通过亲自劳动或实验“知道”后才写出来。借鉴别人的“知道”,吸收他人的观点,是一种简捷的研究办法。
  
  但如果是专门从事一件事的研究,那还是少不了要到具体的企业、地区、单位,去做一些实际的调查,这是必须的。经过调查后写出来的文章,总是要比闭着眼睛捉麻雀那样写出来的文章好。因为,我们是“知道”的。

------------------------
何军邑的网站:http://hejunyi.chinavalue.net

热点.胡杨论剑收录 原创[胡杨论剑]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何军邑 Re:由“知道”想到的 回复时间: 2008.05.03 19:19

    更多文章,尽在以下链接。
  
  http://www.chinavalue.net/AuthorIndex_Boke.aspx?id=159839
  
  欢迎朋友们批评!

回    复    

回复人: 晴雨西子 Re:由“知道”想到的 回复时间: 2008.05.04 20:3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可惜不知也在装知道,呵呵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阿倩 Re:由“知道”想到的 回复时间: 2008.05.04 21:39

    因为知道,所以想到,
  
  感觉有点别扭,嘿嘿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十毒散人 Re:由“知道”想到的 回复时间: 2008.05.07 15:02

    知道只是一种结果,而更多的应该培养的知道的过程才更为关键。

------------------------
吃喝嫖毒抽,坑蒙拐骗偷。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