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生——老虎屁股摸不得 |
上篇:
尖子生——老虎屁股摸不得
我这里用了“尖子生”而没有用“优秀生”的说法。“尖子生”和“优秀生”其实是不能划等号的。只有真正品学兼优的学生才能称为优秀生,某一门学科或某几门学科成绩拔尖的学生只能称作尖子生。尖子生都是学校和老师的宠儿,他们头脑聪明,成绩优异,常常能为学校为班级争得学科竞赛的荣誉,但他们还有许多不为人知或者虽为人知却往往被有意无意忽视了的另一面: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眼高于顶,嚣张、跋扈、霸道,个人意识或者说个人主义极为严重,只能接受表扬和荣誉,经受不住半点批评和挫折……这些评语对他们来说也许太尖锐了,但绝没有过分。很多老师说,不提起这些,好像他们都很优秀,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确实还有很多缺陷。这些缺陷如果放在普通学生身上,老师们是不能容忍的,为什么在尖子生身上我们就视而不见,甚至放纵容忍了呢?尖子生现象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尖子生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这里,我试图通过分析尖子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和个性缺陷,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刻的根源所在,期望引起社会、学校、家长和教育者的关注、重视和深思。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天,学校突击检查各班卫生情况,班长和生活委员被学校临时抽走了,班主任李老师想起本班卫生包干区还有个死角——锅炉房旁边的下水道,就叫学习委员小嫣带几个同学去清理一下。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件事惹出了一个大麻烦。
一同去搞卫生的小辉后来回忆说,刚到锅炉房,小嫣就开始分派任务,提水的、捞污泥的、扫地的,都有事了,独她自己没事人一个,站在旁边袖手旁观。不做事倒也罢了,她还要指手划脚,颐指气使,一副监工头的样子。同学中一向就有人瞧不惯公主般骄傲的小嫣,这时有人开腔了:“你咋咋呼呼的干啥呢,你怎么就不能动手,你有什么资格支使我们,我们又不是你的奴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越嚷越大。开始小嫣还想耍威风,说什么你们又不会读书,成绩又差,就是个干苦力的料。这时不知是谁使坏还是怎么弄的,一个拖把猛地摔到小嫣面前,污水溅了小嫣一脸一身。小嫣一愣,旋即怒气冲冲地跑开了。
卫生自然是搞砸了,班主任把事情的前前后后都调查了解了一遍,觉得小嫣要负一定责任,但想到小嫣是班里的学习尖子,不便公开批评她,就在放学后把她叫到办公室,谁知才说了她两句,小嫣脸胀得通红,抓起书包就跑,出门时扔下一句话:“我的事不要你管。”
小嫣前脚刚走,家长后脚就跟进学校,在校长室告起状来:“我们小嫣在家里丁点大的事也没干过,她的学习是天大的事情。你们学校怎么搞的,让她去搞劳动,这不影响她的学习么?我们还指望她考北大清华哩。”
事情闹大了。李老师怎么也想不通,小嫣怎么就一点劳动也不能搞呢?李老师伤透了脑筋,他大呼:“这些个尖子生真的不知怎么教才好,他们大自以为是了,娇骄二气太严重了。”
尖子生是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平时一般活动根本不敢“劳驾”他们,可他们并不领学校和老师的情。很多班主任老师说:“班里的尖子生不爱劳动,扫地、擦黑板、大扫除,他们从不动手,即使布置了任务,他们也会偷偷溜走,其他同学从来不敢告他们的状。他们也不关心集体,有什么活动要他们参加一下也很难请得动。尤其可笑的是,他们心底里总以为好成绩是他们聪明的结果,对老师并不怎么尊重,平时他们很少主动跟老师打招呼,有时见到老师还绕道走。”
尖子生不懂得感恩,感恩意识很淡薄,这是老师们普通的感受。平时尖子生们喜欢往老师家里打电话,不过问得最多的是考试成绩。若干年后,真正没有忘记老师,能主动跟老师联系的却往往是那些平时不很起眼,老师们不怎么在意的中等生,甚至是那些调皮生。老师们假如真有什么事需要学生帮个忙,那可千万别喊尖子生(其实老师们也舍不得喊,怕耽搁他们的学习),倒是那些中等生、调皮生非常积极,非常热心。
教历史的邵老师说:“有个理科尖子在历史课上做数学题,我批评了他一句,没想到,此后他再没喊过我,有时在课堂上还故意跟我闹别扭,你再说他,他干脆不来上历史课了。校长知道了,还说我没有保护好尖子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海的成绩在班里居中游,属于“三不管”人员,说起班里的尖子生,真是又烦又恨又怕:“他们特霸道,又喜欢出风头,什么事都得听他们的,如果不听他们的,他们就会捣乱。他们眼里瞧不起人,对我们不理不睬的,还最喜欢打小报告,偏偏老师就爱听他们的。”
尖子生外表看来那么神气、威风,那么他们的内心世界怎么样呢?
小刚是班里的数学尖子,打小学起,他一直坐班里的头把交椅。他说:“你说我们最怕什么?说来你也许不会相信,我们最怕考试,怕考不好,怕退步,怕别人追上来。每逢考试,班里几个尖子就特别紧张,不要命似的看书、做习题,平时还要装出一副轻轻松松、若无其事的样子。我们都有秘不示人的复习资料,这是撒手锏,绝不外露,连老师都不晓得。除了学习,除了成绩,我们什么也不关心,什么也不感兴趣。有时,如果我们发现竞争对手有可能赶上我们,我们还会搞一些让人难以察觉的小动作,干扰对手。比如,偷偷藏起他的课本,或是故意惹他生气。反正即使老师发现了这些问题,也不会怀疑到我们头上。说实在的,尖子生不好当,高处不胜寒啊。”听了这些话,真让人大吃一惊。
李老师说:“尖子生的心理十分敏感脆弱,他们好像时时有担心成绩掉下来的恐惧感。”尖子生是在表扬声中长大的,如果他们的领先位置保不住,他们特别在乎老师、家长和同学说什么。他们最不能承受的就是被别人超过。一个尖子生如果某一次考砸,他会咬紧牙关,不动声色地赶上来,要是赶上来了,他就能重拾自信,万一没赶上,那他就垮掉了。成功的时候,他们都很自信,失败了,他们的自信也没了。他们的敏感和脆弱让他们很难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冬天里的雪 |
Re:尖子生之忧 |
回复时间: |
2008.04.11 22:01 |
|
如此尖子,是当今教育的畸形儿, 大家都有责任。
这是现行教育体制、评价机制、人才培养的策略反映出来的问题,确实应该引起重视,尽快改进,否则对中华民族不利。
|
|
回复人: |
木水 |
Re:尖子生之忧 |
回复时间: |
2008.04.12 21:25 |
|
没有品德学得再好也没有用!必须德智体全面发展!
|
|
回复人: |
战二十三 |
Re:尖子生之忧 |
回复时间: |
2008.04.14 13:56 |
|
哈哈哈
光是成绩拔尖思想一点都不成熟,跟个流氓没区别
|
|
回复人: |
颜心一质 |
Re:尖子生之忧 |
回复时间: |
2008.04.16 10:44 |
|
作为教育者,对尖子生的修养教育,我们也是责无旁贷的!
|
|
回复人: |
长空飞雁 |
Re:尖子生之忧 |
回复时间: |
2008.04.19 12:40 |
|
说到尖子生的痛处了,确实是如此,这是一个值得教育工作深思的问题!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