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四川文化艺术 回复帖

被回复帖: 海子2002的《[原创系列]花叶人生---《士兵突击》观后人物赏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海子2002 收藏:0 回复:0 点击:170 回复时间: 2008.02.21 19:20:59

Re:[原创系列]花叶人生---《士兵突击》观后人物赏析


  系列之二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史今
  
  史今不帅,或者说张译版的史今不帅(抱头,预备挨无数译家人和兵迷们的板儿砖),也许249笔下的史今原本就不帅。
  不过,那不要紧,重要的是,但凡看过《士兵突击》的人,大概没有人会不喜欢史今。这个清瘦、安静,却总让人觉得温暖、踏实的士兵。我并不愿意一直称呼他为‘班长’,尽管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好班长,但我还是喜欢称呼他‘士兵’,一个最优秀的士兵。
  反正,他就是个让人感觉很舒服的人。什么?哪儿舒服?哪儿哪儿都舒服!!
  
  史今淡然、史今平实、史今温暖、史今贴心、史今细腻、史今坚定……
  史今!史今!!
  
  老七说:‘他是我最好的兵,我愿意用全连任何一个兵去换他!’
  三多说:‘班长,只有你对我最好!’
  六一说:‘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唯一的朋友。’
  ……
  而史今自己说:‘每个人的心里都开着花儿呢,一朵一朵的,多漂亮啊!’
  
  是的,开着花儿呢!我们都看得见!那是一朵纯白色的茉莉花儿,清香扑鼻,惹得所有人都会为那香气而醉。而这朵花就开在你心里!
  史今,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老实说,第一眼看史今还真觉得普通。相貌平平,太瘦。尤其是在成才家被围坐在中间,尴尬地接着从四面八方扔来的老乡们热情招待的烟时,那模样还真是挺滑稽的。不过,话是这么说,可这是个好兵,从他谦和地回答老乡们的问题、从他看到成才身边的那个男孩摔倒便赶忙去扶起他、从他那憨厚纯朴的笑容就可以看得出来。
  
  不知道史今当兵前是个啥样子,照他自己跟三多说的,似乎比三多好不了多少。其实在他看到三多的第一眼起,我就觉得他对这个怯懦的孩子有种特殊的亲近感。也许是有过颇为相近的过去吧,他希望他好,真心实意的。看着他亲切地拉着三多聊自己的过去,看着三多在他温和的笑容里卸下了防备露出最真实的笑脸,看着他跟三多说着自己的父亲已经老了,好絮叨,而他的眼神有一瞬间的失神的时候,我开始看这部戏的第一次涌动。眼睛居然莫名跟着潮潮的。
  这个史今,没有任何张扬的表现,就只是在跟你拉家常似的感觉里,让你动容,并为之开始倾心……
  
  许家的小院儿里,史今喝高了,喝高了的他做了一个足以影响他自己也彻底改变了另一个人许三多一生命运的决定。不对,应该说,史今下了个赌注,一个把自己军人生涯都搭进去了的赌注。当时的他是料不到后来的,当时的他只是希望能带出一个堂堂正正的兵,当时的他或者说任何人都没想到这一赌竟然赌出了一个老A、一个货真价实的兵王。可是,我一直在心底里执拗地认定:如果再有一次,如果我能有左右他们命运的权力,我一定不要他赌这一把,哪怕结果会是赌出个兵王来。这个赌注太沉重,代价太大,我不要!
  对不起,我是个自私的人,我宁愿象老七那样用所有可以换的一切来换这个士兵!
  
  史今之于许三多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他用自己的全部为他带来的这个兵铺著着前进的道路。为了许三多,他跟最疼他的老七红了无数次的脸;为了许三多,他跟他最好的哥们儿差点闹掰;为了许三多,他伤了手以至于影响到他个人的军事技术成绩;为了许三多,他连自己唯一一次可以去老马班长面前哭着宣泄的机会都放弃了;为了许三多,他心甘情愿脱下了穿了九年的军装,离开了他最为钟爱的部队、他的三班、他的七连!
  还好最终许三多没有放弃,如果他最后因为在老A第一次杀了人就此离开了部队的话,我将永远不会原谅他。因为放开其他所有一切不说,单为了史今,他也不能放弃,不然,史今的离开就真的太不值得了!
  (唉!说着说着开始跑题了。刚看了一点张译的博,他说他喜欢跑题,于是被传染了一点点。汗!)
  
  史今有个绰号:军中之母。
  乍一听觉得挺别扭的。不过,想想他所有的点点滴滴,这个绰号还真合适。
  他会不厌其烦地教三多军姿(嗬!当初看木木同学学那个向后转,真是想冲进去指着他鼻子象老白同志那样骂他:猪都被你气死了!);
  他会在因为硬要留下三多而被连长训得灰头土脸的当下还能对着三多和善地笑;
  他会看到三多嘴上冒出了胡茬贴心地拿出自己的刮胡刀还疼爱地说三多长大了;
  他会捂着被三多砸得够住院的手,还坚持着让三多继续抡锤;
  他会大半夜带着三多到操场练腹部绕杠,只因为三多怕人多的时候会出洋相;
  他会在三多完成了333个腹部绕杠不醒人事时心疼地守着他彻夜不眠;
  他会在三多取得一次次好成绩时快乐得象一只小鸟儿;
  他会站立在雨中为去师里做榜样的三多送行,那一个漂亮的军礼、利落的转身、挺拔的身姿美得象一道动人心魄的风景;
  他会在离开部队时,决绝地帮三多拨掉他心中那最后的一把草……
  
  不行了,史今。尽管看过了无数遍,可当把这一幕幕再次拿出来回味时,心情还是会温暖却凄凉地美丽着、疼痛着。所以,每每看到或想到史今退伍那场戏,看到或想到三多哭着喊着:“……我要做傻子,傻子不怕人走,傻子不伤心。”时,整个心还是会象被撕扯着那般。
  史今退伍这场戏被大家称为‘断奶’,人终归是要自己长大的,史今知道他不能再让三多依赖着了,就象母亲迟早都得把自己的儿女放到社会上去独自前行。所以,史今最后的那个转身很坚决,他知道,他必须坚决。可是,他的心是痛的,象后来他借六一之口所说,难过得象要死掉。是啊!这种时候,别说史今和三多了,就连我也宁愿做个什么也不懂的傻子,那种心被撕扯的感觉,好痛!
  
  唯一让我觉得庆幸的是,史今在离开部队之前老七替他了了一个愿。那条灯火辉煌的长安街、车里的老七、老七的大白兔、那里的一切都让我很感激,因为这一切让史今终于可以放开哭一场了,他压在心头所有的不舍、委屈、郁闷、难过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出口。人是一定需要发泄的,尤其是象史今这样想多做多的人,这样的一次发泄再好不过。
  
  史今走了,走得那么悄然无声。后半部分的戏里,只从三多、六一的嘴里偶尔提到他的只言片语。第一次看到他刚离开那会儿,我竟有点发愁,他都走了,后头还怎么演呐?!还好,是我杞人忧天了,后头有老七、有六一、有袁朗、有吴哲还有很多人撑着呢。不过,我很清楚,史今,无人可替,于三多如是,于我们也如是!
  
  听说过一个关于茉莉花的传说,明末清初,苏州一户赵姓农民,家中夫妇俩和3个儿子,生活贫苦。后来孩子大了,老赵就把家里的地分给了三个儿子,各人一块,以种茶为主。一次老赵出外谋生时带回来一种无名的花树苗,老赵很随意就把它种在了大儿子的茶田旁,隔了一年,树上开出了一朵朵洁白的小花儿,清香清香的。后来老大发现自己茶田里种出的茶叶也沾了这样的清香气,于是将这些茶叶挑了一担去卖,结果大卖。于是老大很快便靠着这种茶叶发了财。两个弟弟知道后便找到了哥哥,说这种香茶是父亲的香花所致,他挣的钱应该三兄弟都有份,兄弟间发生了严重的争执。
  乡里有位老隐士深受大家的崇敬,三兄弟便请他来讲理,老隐士讲了一番话,意思大致是:如果你们都自私自利,不把大伙利益放在前面,无论多好的事情到头来大家都得不到好处,那怎么成呢?为了要他们能记住他的话,他为赵家的香花取个花名,就叫末利花,意思就是为人处事,都把个人私利放在末尾。这番话令三兄弟颇为感动,回家以后,和睦相处,团结生产,大家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起来。
  末利花后来被写成了茉莉花,是文人为了字形美而改变的,不过,这个传说却一直留了下来。
  
  对于茉莉花,想必大家都再熟悉不过,花儿也好,有关它的小曲儿也好,大家都能信手拈来。大概不会有人太多地去留恋它的香味,它的样子,因为它始终都是那么淡淡地释放着它的清香与素雅,不与其他的花儿比,只在属于它的花期里盛放、凋谢,只在它最美的时刻给人们带去怡人的感觉。
  想着史今就觉得仿佛闻着那样淡淡的清香,闭上眼,他朴实的笑容、温柔的语调、晶莹的泪珠、宽容的怀抱甚至他喝高了之后那红红的脸颊、急起来时汗湿的亮亮的脑门儿和突出的青筋,就那么从容地占据着你的心里最柔软的那个地方,让人回味无穷,余香缭绕……
  
  我要感谢249,感谢康师傅,感谢张译……
  史今,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删   除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