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北京读书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海云轩主 收藏:0 回复:1 点击:5555 发表时间: 2008.02.06 09:43:52

《道教"净明派青云谱开山祖朱道朗》之十三


  《道教"净明派青云谱开山祖朱道朗》之十三
  
   萧鸿鸣
  
  2、朱道朗生、卒年考
  朱道朗的生年,据1960年第7期《文物》李旦发表的《八大山人丛考及牛石慧考•生卒考》中所依据的《净明忠孝宗谱》(《净明忠孝宗谱》的版本如何?作者如何?其所记载的起始年代及末绪如何?鸿鸣一直未能得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李旦先生任“八大山人纪念馆”副馆长时,鸿鸣曾多次向李旦询问此书,并希望能得一阅,但始终未能如愿。)说朱道朗生年为:
  
  “明万历甲子年十月二十三日丑时生,康熙己酉十月十五日辰时羽化”。
  
  有明万历(1573——1619)一朝,自万历元年癸酉(1573)至泰昌一年庚申(1620)(泰昌,光宗朱常洛,仅一年),凡四十八年中,并没有干支“甲子”一年。而康熙八年己酉(1669)的“羽化”卒日,又与《青云谱志略》中记载的朱道朗于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年)尚在世不合。(朱道朗作《青云谱志略跋》末署:“辛酉夏日破云樵者朱道朗书于忝居”。《青云谱志略》中,另有朱道朗之徒陈德航跋,末署“辛酉仲夏”。“辛酉”为康熙二十年(1681))。这说明李旦文中所谓《净明忠孝宗谱》对朱道朗的生卒年记载均是错误的。
  尽管朱道朗的生卒年没有正确的记载,但是,通过相关的文献考证,却可以得出朱道朗生卒年的相对准确日子。
  在《青云谱志略•语略》中,朱道朗写有:
  
  “云飞雨散露碧空,空中恍惚日出红;海底阳生正阳春,阳春天气花柳新;三十六宫分色色,西山斜挂月方庚;庚生甲满华十二,曲江之上挂青衣。”
  
  所谓“庚生甲满华十二”,显然是朱道朗在隐晦地说自己甲子轮回、十二属相圆满,以届六十华诞之年。
  《青云谱志略》中,朱道朗的弟子李德严写有《青云说》一篇,是李德严以弟子的身份,在众人前来为朱道朗贺寿之时,为导师朱道朗的“花甲初度(花甲既有“初度”,又有“再度”、“重逢”之说。但是以一般情形而论,人若要“再度花甲”几乎是不可之事。因为人若要“花甲再度”,必要活到一百二十岁。古人为解决这一问题,故作有变通。清吴翌凤就在《逊志堂杂钞》丁集中说:“宋至道二年,司天杨文镒言:历日后六十甲子之外,请更二十年。太宗以为当存两甲子,共成上寿之数,使其颐之人,犹见所生年号。司天奉旨,遂为定式。不知何时又止留六十年。至本朝乾隆五十年,奉旨仍留两甲子。”故朱道朗的花甲“初度”,当为六十而言。)”六十岁生日所作的祝贺颂辞,故而在此文中,李德严不仅将朱道朗的“华诞”时间限定在“今”的范围内,更是将当时前来贺寿时的热闹场景,写得明明白白。文曰:
  
  “今良月导师华诞,颂者盈座,毋容复加……迄今导师花甲初度,以海屋添筹者有人,系蟠桃碧藕而献者有人,或取金简玉篇、登堂而赞颂者更不乏人”。
  
  朱道朗所写的《跋》和李德严在《青云说》中的“今”,虽没有明确标出其所属的年月,但这二文所写的年代,亦可确知其均为康熙辛酉(1681)年五月以前“阳春天气花柳新”的这一年的前四个月之内。因为在该志书的结尾,分别还有朱道朗作于“辛酉夏日破云樵者朱道朗书于忝居”《跋》一篇,以及“新安弟子陈德航”所写的《青云谱志略跋》。这两文均在文末后,署有明确的年份是“辛酉夏日”和“辛酉仲夏”。
  “辛酉”为康熙二十年(1681),这就是说,《青云谱志略》的成书,是在该年的“仲夏”或稍前。
  以此可推知,朱道朗的《跋》和李德严的《青云说》,均必定要作于康熙“辛酉夏日”和“辛酉仲夏”便于付梓的成书之前。由此而证明了朱道朗的六十初度华诞,必在辛酉五月以前。换句话说,《青云谱志略》的编修及成书,亦有朱道朗为自己六十华诞贺寿,所有的编修者亦有在朱道朗“华诞”之时,以此《青云谱志略》作为重要的礼物,向青云谱的住持朱道朗贺寿献礼的意义。
  将“华诞初度”的康熙“辛酉”(1681)上推一个干支甲子六十年,上一个“辛酉”之年,即为明天启元年(1621)。按照民间“落地一岁”和做寿“做九不做十”的习俗,朱道朗的生年,当在明天启二年壬戌(1622)五月以前。这个时间若有误差,仅会在几个月或半年之内。
  朱道朗的卒年,没有找到明确的记载。但从《江西青云谱志》中获得一点线索,却可提供作出比较可信的推断。志中提到:
  
  “涂若愚,继良月而住持是谱者也。于康熙二十六年置田东屋后,二十七年置朱统=(钅星)坟旁空地造舍。”(据《江西青云谱志》“人物,并附功德谨以先后为次”七四页)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这一年,朱道朗将自己住持经营了二十六年的青云谱移交给涂若愚住持。这是该年朱道朗仍然在世的记载。后一年,即康熙二十七年戊辰(1688),涂若愚购买“朱统=(钅星)坟旁空地造舍”。这个“舍”,指的应当是青云谱新住持涂若愚在为其师朱道朗建造坟墓之“丙舍”(“丙舍”所指,原为正室两旁的房屋,以次于甲乙,所以叫丙舍。后指停放灵柩的房屋,有晚辈对长辈坟墓的尊称意。《三国•魏•钟繇》有:“《墓田丙舍帖》”。元=(足西)贤金《金台集》:“《秋夜有怀侄元童诗》:‘慕田丙舍知何所,一夜令人白发长’”。)。
  以康熙二十六年至康熙二十七年两年间,青云谱所发生的移交青云谱住持与购置墓地的两件大事来分析,这都与朱道朗的去世及后事有着紧密的关系。自此,《江西青云谱志》在康熙二十七年以后的所有记载中,便无任何有涉朱道朗的记载,转而记载朱道朗的后裔了。
  《江西青云谱志》“人物,并附功德谨以先后为次”七四页中说:“朱抱墟,良月后裔也。三十三年买得梅士峤大沙丘之田,三十四年买辜家下之田,三十七年得黄善人买李照儒天,以助香火”等。这种记载,显见是朱抱墟在为已经羽化的先人朱道朗,购置田产捐给青云谱,而表示对其纪念的一种方式。
  从《江西青云谱志》对朱道朗及其后裔的记载来看,很显然,朱道朗只能卒于康熙三十三年甲戌(1694)以前,而不能后于这一年。据此推测,朱道朗的卒年一定是在康熙二十七年戊辰(1688)至康熙三十三年甲戌(1694)的这七年内。而最具有说服力的,则为朱道朗卒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最有可能。
  朱道朗羽化后,“葬广度庵东南隅莫家山”(据《江西青云谱志》人物•八十页)。此地距离青云谱五华里,其墓碑镌刻:“青云谱开山始祖道朗讳良月朱真人之墓”(转引自江西省老年文艺家协会内部出版李旦著《八大山人研究及其他》63页:“根据青云谱《净谱》载:‘葬广度庵东南隅莫家山。’该地距青云谱五华里,却有其墓,墓碑刻‘青云谱开山始祖道朗讳良月朱真人之墓。’但这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距八大山人死后一四二年,由青云谱道徒陈章华等重立的,后来一直便认为这是山人的墓。”)。
  1959年6月,此墓经当地文化、文物部门进行了发掘。墓葬出土后,仅有朽木数小块,腐锈马钉(即江西特有的两头可生根钉入棺木,以加固合拼两块棺木板之牢固性作用的特殊铁钉)三枚,未见任何遗骨及随葬品。
  
  (待续)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qycl Re:《道教 回复时间: 2008.03.25 14:10

    好文,请继续。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