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黑龙江文学创作 回复帖

被回复帖: 金艮的《一个杀人犯的陈述》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徐博达 收藏:0 回复:1 点击:240 回复时间: 2007.12.08 15:53:20

Re:一个杀人犯的陈述


   谈木人:您的小说总是能够从一件平常的事情引出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您在创作小说的时候想到过要以小窥大吗或者您能谈谈您的小说都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吗?
   金艮:我喜欢观察,喜欢思考。尤其是对社会热点问题。任何一件事都不能孤立的说是小事,因为,小事必然链接着大事,写小事可以窥见大事。所以,我在创作中很注意构思:以小见大,以奇见俗。精巧的构思会少用很多笔墨,而效果却更好。
   我平时喜欢搜集素材,无论什么场合。然后,把素材保存起来,接着,我就继续观察与思考。
   另外呢,我每写一篇小说和散文之前,我喜欢思考一件事,那就是:从人性出发,不想被其他思想与观点左右。因为,无论哪个阶层,人性化的作品都是最容易被接受的,也是最讲道理的。从人性化角度出发,构思与创作,其实是有一种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作家的社会责任也应该在此!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就是作家的社会责任感!那么,只有从人性化角度出发,那么才能真正体现,乏味地唱赞歌和不理性的偾世妒俗都是不可取的。以人为本,以人性为自然人的本性化,这样演绎的故事,是自然的、合理的、不虚夸的,也是容易理解的。也许会出现许多虚构故事,那也要从人性出发。
   小说的故事未必要强调真实,但是,要可信!为了诠释主题与某种思想,能够成为有力的佐证就可以,因为,小说艺术给作家留了很大的虚构空间。这就要作家不要从生活中寻找真人真事,要学会提炼、捏合、加工,艺术地再现人和事。那样,小说才是有了艺术的小说;但是,不能脱离现实思想,不能脱离人性。如果小说象说故事一样只真实地反映了人和事,没有艺术手法的渲染,那么,也就是故事而已,一切手法和故事以及情节与细节,都是为作品主题服务。主题诠释得越成功,其思想性也就越强,人物也必然丰满、有个性。
   小说中,如果没有耐读的故事,没有丰满的人物形象以及个性特征,没有流畅与简练的语言,没有精巧的构思,那就是失败作品。还有细节。
  
  此篇表现了金兄的一贯创作特色。
  


删   除    

回帖


回复人: 金艮 Re:徐博达 回复时间: 2007.12.08 18:54

    感谢博达的品读,问好博达。

删   除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