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山西文化艺术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逍遥丹水 收藏:2 回复:2 点击:6083 发表时间: 2007.10.26 21:20:51

笔涌真情文自华


   [作者注:此文是我为2007年第四期《中条山》杂志撰写的卷首语]
   
   笔涌真情文自华
   
  俗语道:“腹有诗书气自华”,而我现在要改一下,叫做;“笔涌真情文自华”。之所以这样改,是缘自2007年我们集团公司文联与新闻中心联合举办的一次征文活动。
  “真情再现”是这次征文活动的主题,旨在提醒我们疲于奔波的人们,在市场经济日益澎湃的今天,使出浑身解数抓挠金钱的同时,还是要腾出一些时间和精力,放下劳碌,躲离铜臭,以情为重,精心地关注和呵护一下亲情、友情和爱情,让这些世间最最美好而珍贵的情愫,细雨连绵旱田一般,滋润和营养我们焦渴的心灵。
  散文写作,真实为本。语言不过是一种载体,技巧不过是一种方式,只有真实的情感,才是灵魂的东西,才足以拨动读者的心弦,才足以引起广泛共鸣。笔涌真情文自华,这次“真情再现”征文活动,就证明了这一点。纵观获奖的十五篇作品,虽题材各异,但字里行间流溢的真情,潺潺涓涓,殊途同归,如:师旭生的《美丽冢》,在追忆一个美丽生命毁灭的过程中,将那个远去的苍凉而又荒唐的“知青”岁月,再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人读来心酸落泪;白莉的《心灵深处的一抹亮光》,通过夜色里的汽车上,自己挥动着手机的屏光与父母守候在路边窗口的荧荧烛光,一闪而过的短暂的亲情碰撞,细微而又朴实地将父母爱、女儿情展露无遗;王俊的《聋婆婆》,以庸常、琐碎的家庭小事,把她可笑而又可敬的耳背的好婆婆形象,用生动的文笔活灵活现地描绘了出来;此外,还有赵克安的《母亲劝酒》、王智军的《回家》、黄淑琴的《酒鬼哥》、宋平俊的《想起张秀林》、郑全胜的《高五寄语》等作品,也都是通过真实的故事、真情实感再现生活的华美篇章。
  真情写作与写作真情,是一对血脉相连的亲兄弟。对于写作者而言,亲情、友情和爱情,无疑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为它们始终存在着,所以永远也不会过时。希望《中条山》的作者们以这次征文活动为契机,继续真情写作和写作真情,通过手中的笔,把我们生活中美好的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故事,表达出来,再现出来。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讲:“心术既形,英华乃赡。”意思是说,思想感情已经表现出来,文采自然就丰富了。高尔基说的则更直接一些,他说:“富于感情——这是写好作品的最好手段。”所以,笔涌真情文自华,一切优秀的作品,特别是以真实为本的散文作品,只有真情的火力喷发,才足以将它推送到一个崇高而美好的境界。
  此外,在这期《中条山》“佳作欣赏”栏目里,我们向读者推荐《母亲与总统》一文。高贵的总统与平凡的母亲,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境域,在相同的八十岁生日里,作为两个个体的人,如何演绎各自的幸福与梦想,很值得一读。同时,在本期杂志里,我们还要向读者推荐集团公司文联主席张新乐同志的长篇散文《遥远的弹奏》。这是一篇来自于生活的倾心之作。黄土高原,纯朴小村,古井竖琴,长绳引弦,在辘轳摇动的咣当声中,许多故事,许多人物,随着那只上圆下尖柳条编结的水罐,被他从记忆的深处悠悠然然打捞出来,形成一部晋南乡村古老风情的群声鸣奏。他与诗人王志星同志关于此篇散文的创作交流,也一同刊出,以有助于读者欣赏。


转载[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残文 Re:笔涌真情文自华 回复时间: 2007.10.27 12:27

    《中条山》杂志,我不仅每期必读,而且每篇文章也不肯放过。因为除了文缘之外,我的许多亲朋好友,他们相依为命的生活在中条山里。除了想知道他们内心情感,还想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作为一个地域性刊物,办得有声有色、文情浓郁、今人爱不释手,并非易事。除了领导重视之外,那些痴迷于文学,又不计甘苦的有志之士,功不可没!他们的功绩,将永远像那铜锭、铜柱,溶入祖国建设的事业中去!溶入人们血液和感情中去…

回    复    

回复人: yc姚律师 Re:笔涌真情文自华 回复时间: 2007.11.20 11:04

    好文章,我收藏了。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