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山西事事关心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王华文 收藏:4 回复:21 点击:5251 发表时间: 2007.09.19 15:17:37

鼓励的威力


  鼓励的威力
  
  
  我这一辈子没有跳出教育这个圈子。教了十年书,搞了二十多年教育行政管理。现已退休在家赋闲。大概就是因为我搞了这么多年教育工作的缘故,经常会有人向我问起教育孩子的方 法。我则不假思索地只给他们说出两个字:鼓励。他们听了都大不以为然,其实,别小瞧了这两个字,这可是我三十多年才领悟出来的经验结晶啊。
  就从现身说法说起。
  我的儿子十几年前从大学毕业,现在在县政府上班。还是在他上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很好,一直在班级中处于领先地位 ,每次考试在班中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升人初中以后,第一学年年终考试,在班上考了个第七名,。回家以后兴冲冲地向我报喜,满以为可以得到我几句夸奖什么的,却没料遭到我一通训斥,我说你为什么不考第一?为什么不考第二?当时我初到教育局上班,工作很忙,妻子还在乡下小学教书,哪里有心绪仔细考虑孩子的心理反应,只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自以为这样他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殊不知,就从那次以后,孩子失却了信心,学习成绩一路熊市,可悲的是我这个作父亲的并没有发现这些微妙的变化,迟到三年之后,中考只考了总分不足四百分的成绩。这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已悔之晚矣。怨气只有冲着儿子发泄,他也很害怕,悄悄地主动到原校复读。经过一年的发愤努力,还算可以,中考长了一百多分,被地区重点高中录取,后来得以勉强上了大学。
  对于儿子在上学进程中的突然滑坡我是有退卸不掉的责任的,然而我却浑然不知。想当然地以为孩子进城以后,跟着一些坏学生变坏了,根本没有从自己作为一个家长的身上去想。后来才从妻子嘴里得知其真实原因,我方恍然大悟。冷静地去想一下,当时儿子在他班七十多名学生中能考第七名,他已经是努力了,可是我没有及时去鼓励他,而是不切实际地用一种更高的标准去苛求他,以至使他产生出逆反心理。试想一下,假如那一次我不是去训斥他,而是热情地去鼓励他,也许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我不是不懂得鼓励这种教育方法的作用,只是没有现在认识得这么深刻,这么理性。我在中学教过十年书,对于学生的学习我总是积极地去鼓励他们,一般情况不使用批评这个武器,更不要说打击和挖苦学生了。即使对于不努力学习和成绩差的学生,也总要抓住他的一点进步,那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就去鼓励他、表扬他,这样做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也许就会成为他转变的一个起点,从此振奋起来,甚至腾飞起来。反之,如果去打击他、挖苦他,也许他就会一蹶不振,沉沦下去,甚至永远站不起来。
  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就是偶然有一次作文受到老师的好评,在课堂上朗颂了那篇文章,从此激发了我对作文的兴趣,以后就更加努力,一发而不可收。以至影响了我终生。
  可是为什么在自己孩子身上就忘了这一点呢?主要是急功近利思想作祟,望子成龙心切,恨铁不成钢,忘记了一句古训:欲速则不达。想让他一口吃成个胖子,那行吗?
  人都说西方经济发达,西方人素质高,而西方国家的教育就非常崇尚鼓励这种方法。抓住孩子一点值得鼓励的地方就鼓励,比如孩子作业即使做错了,老师也不是去批评,而是千方百计地从中找出优点去鼓励。“你很聪明啊,怎么能想到这一点呢?”等等,其效果和批评打击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我要说,鼓励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如果你有未成年的孩子,不妨可以试试。
  2007、9、15
  
  


热点.时事关注收录 原创[文.浮 世]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残文 Re:鼓励的威力 回复时间: 2007.09.20 00:12

    良苦用心,难校童顽本性,教训深刻,为时已晚…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梧澧 Re:鼓励的威力 回复时间: 2007.09.20 16:19

    鼓励是唤醒天才的春风,是觧开束缚才智的锁练。
  不愧做了多年教育工作。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木水 Re:鼓励的威力 回复时间: 2007.09.20 22:40

    记得台湾有个漫画家说过: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玩命的夸他.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轻舟一叶 Re:鼓励的威力 回复时间: 2007.09.23 15:35

    正向激励胜过一切。
  
   我国原煤炭部教育司司长夫人,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她儿子初中的时候,跟别的小同学玩,不小心把同学挤到台下,摔伤了胳膊,他匆忙把小同学送到医院,然后来家跟父母要钱,路上孩子很矛盾,怕受到责骂。回家跟母亲诚实谈了过程后,母亲说:儿子,妈妈由衷的佩服你,你这么小的年龄,遇到事情从容不迫,处理得这样好,儿子你是好样的,儿啊,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办?儿子对母亲的态度深感意外,然后皱着小眉头想了一下说:我们家的鸡蛋就别吃了,全送给他吧(那时候鸡蛋是富人家吃的),另外我每天好好学习去给他补习功课。
   对于这件事反思自己,我遇到这件事会怎样?肯定先批评孩子:这是咋玩得?怎么这么不小心?净添乱!
   我想,这教育效果肯定会是不同的.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欲说心事 Re:鼓励的威力 回复时间: 2007.09.23 16:10

    有道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徐博达 Re:鼓励的威力 回复时间: 2007.09.23 20:17

    鼓励是最好的教育
  与其抑之,不如扬之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历山秀石 Re:鼓励的威力 回复时间: 2007.09.23 21:30

    9494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苇海放歌 Re:鼓励的威力 回复时间: 2007.09.24 12:16

    教育的确是一门艺术~

3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125566878 Re:鼓励的威力 回复时间: 2007.09.25 10:34

    现在的家长都是这样只知道骂。打啊。这是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的。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damolvzhou Re:鼓励的威力 回复时间: 2007.09.25 18:06

    很赞成你的观点。我会是试一试的。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战二十三 Re:鼓励的威力 回复时间: 2007.09.26 13:21

    不是威力,是效用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飘落的紫丁香 Re:鼓励的威力 回复时间: 2007.09.27 10:33

    一篇很实用的文章.
  希望更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能看到~~~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rain97 Re:鼓励的威力 回复时间: 2007.09.29 20:18

    很有道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fisher Re:鼓励的威力 回复时间: 2007.10.02 17:18

    真理,小时候就因为数学老师的一句“聪明”搞到学数学学得不想吃饭:)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恺怡.love Re:鼓励的威力 回复时间: 2007.10.03 16:23

    没人鼓励的时候
  觉得干什么都没意思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zimalian Re:鼓励的威力 回复时间: 2007.10.08 22:01

    好文!

回    复    

回复人: zimalian Re:鼓励的威力 回复时间: 2007.10.08 22:02

    真是一篇教育孩子的好文!多年前如果我能看到这样的文章该多好啊`````从你的反思里,我看到了我的孩子曾经的过去,是他父亲不可逆的坏脾气葬送了他的学习,我至今对此耿耿于怀```````看到有人收藏这篇文章,我真希望所有的家长都来收藏它`````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大用户 Re:鼓励的威力 回复时间: 2007.10.19 17:22

    不错,估计您的年龄一定不小:)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王雅如 王华文的闺女 回复时间: 2007.10.21 12:16

    爸爸,真好!顶.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永远的守侯 Re:鼓励的威力 回复时间: 2007.10.22 09:15

    鼓励和欣赏对于孩子来说是:阳光、空气和水!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冬天里的春天 Re:鼓励的威力 回复时间: 2007.10.27 10:32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有道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