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的不错。将一个失忆人写活了。那个“绿棉袄”写得很含蓄。
有几处文字提议改改:
1.问坐在旁边穿着绿棉袄的年轻人。
旁边改为一边。
2.我知趣地随人流向车门挪动。
将知趣地三字删去。
3.我也下车!
随着声音,我回头望去,见到坐我旁边睡了一路的“绿棉袄”也腾地站了起来。
“绿棉袄”敲敲小桌,指着衣帽钩上的羽毛球拍说,哎!把拍给我递过来。
全句连起来,调一调:
我也下车!哎,把拍给我递过来! 随着声音,我回头望去,见到坐我旁边睡了一路的“绿棉袄”也腾地站了起来,敲敲小桌,指着衣帽钩上的羽毛球拍说。
另外,对于结尾,我觉得需要再补几笔.
当然,你这样结尾,在一篇小说来说,是已经完成了.但这样留下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对"我"来说,显得太苍白,略欠道义.
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补写:
我眼睁的看着,犹豫再三,既不敢大声张喊,以伸张正义,我没有这个勇气,但却耽误下车了.我又坐回了座位上去.后来,我竟将这个不相识的失忆的旅客,送到了他妹妹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