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山西创作空间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驼峰人家 收藏:0 回复:4 点击:3462 发表时间: 2007.08.31 08:22:24

我的书法作品集自序


   《书法作品集自序》
  
   祖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魅力无限,奥妙无穷。一旦跨入这座艺术海洋,便会立时感觉心旷神怡,留连忘返,沉浸在人类智慧的海洋里,享受着艺术地沐浴和洗礼。
  
   我深爱着书法这门艺术,然而却知之不深,习之不精,究之不透。
  
   几十年的工作,耗去了我的大半生。道路有平坦有曲折,生活有喜悦有悲伤。在这人生的大舞台上,上下奔波,栉风沐雨扮演着生、旦、净、末、丑,忙忙碌碌却不知何为。于家于国做了些什么,说不清道不白,似乎是一场梦。随之而来的是曲终梦醒,人已站在了夕阳西下的地平线上了。想做些什么事情,总觉着为时已晚,难得有成。
  
   说实话,退休后的生活真不错。时间由自己控制,做事由自己决定。书,尽情地读,字,尽情地写,一切都由自己说了算,如同走进了自由王国。
  
   我是个不甘寂寞的人,常常想:当你趁头脑还清醒,精力还充沛的时候,不妨在这人生的大舞台上,自编、自导、自演一幕属于自己的歌、舞、剧、曲,扮演一次你自己想扮演的角色,这岂非不是一件幸事和乐事吗?于是我欣然拿起笔来,重新习书临帖,每日不辍,如痴如醉,一发不可收拾。不料,功夫真的不负有心人,还真练出了一点成果。书法作品曾在全国不少大赛中展出、获奖和被友人索取,收藏。荣誉和褒奖对一个花甲老人来说已是淡而无味的事了,但挥毫习字却给我的退休生活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似乎让我焕发了第二青春。读书、练字、参观、求教,忙得不亦乐乎。总觉得天短,路长,丝毫不敢怠慢。那种失落、无聊、寂寞的感觉,统统被我的笔墨冲洗得荡然无存,干干净净。
  
   多年来在书法艺术方面,虽说没有什么辉煌的成就,但有不断在进步的感觉。笔下的作品艺术水平差强人意,欣赏价值平平,然而对于已界暮年.年近七十高龄的我来说,颇觉是一种自娱、自乐、自赏的高雅情趣。它置换了我多少寂寞无聊的光阴,激发了我热爱生活的思潮,丰富了人生美好的憧憬。
  
   无心思求利,无意图成名。陶冶情操、平衡心态、充实生活、健康体魄,才是追求、企盼和愿望。
  
   人生一世总有不少憾事,对我来说,那就是对书法艺术起步较迟,为时稍晚。因为书法艺术深不可测,变幻万千,想写一笔好字,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夫。我常常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面对自己的拙作,感叹自己力不从心,眼高手低,不尽人意。于是乎,只有无奈和叹息。
  
   多亏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明知为时已晚,更惜夕阳瑰灿,在有生之年我将加倍地珍惜时间,一如既往地钟情于书法艺术,一步步走近这座可望而难以攀登的艺术殿堂。在这块沃土上勤奋耕耘,力争能够更多地品尝到劳动果实的滋味。此心足矣。
  
   《刘勇书法作品集》稚嫩而幼拙,实在拿不出手,面对书家,我会面红耳赤,无地自容。为了总结一下十年来习书临帖的成果,我还是打起精神,鼓起勇气,冒他人笑柄之嫌,整理成这个集子聊以自慰,诚恳聆听友人的益言,方家的指教。
  
   二00三年十二月于舜乡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爱晚亭 Re:我的书法作品集自序 回复时间: 2007.08.31 12:25

    佩服你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有所追求。
  送刘老哥一个句子“文化养人、艺术养性、收藏养心。”在文字与艺术中,在朋友和亲情间,我想你会开心永远,年轻永远的!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梧澧 Re:我的书法作品集自序 回复时间: 2007.09.01 16:27

    在艺术的浓酒里一洗衰老,真有点认不出来的年青。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xiaolin Re:我的书法作品集自序 回复时间: 2007.09.02 08:13

    做自己想做的,别把遗憾留下。
  不过我看刘老也应该没有什么遗憾吧。走遍大江南北,游记写得好,没想到还会书法。佩服中。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zimalian Re:我的书法作品集自序 回复时间: 2007.09.26 16:23

    写的真好,朴实中饱含着勤奋,一直很敬佩大哥的执着!今生应无憾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