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无边
年初,一向身体硬朗的母亲忽然身体不舒服,吓得我整夜睡不好觉,检查、化验、做手术……好一番折腾。在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母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母亲15岁离开家,当了一辈子工人。我们小的时候,父亲在部队上,她一人领着我们姐俩,那时,车间三班倒,生产任务还很重。无论春夏秋冬,每天天不亮,她都推着小竹车,一头睡着妹妹,一头坐着我,吱吱扭扭地送我们到幼儿园。可是,工作再苦再累,她也要把我们收拾地干干净净的,隔几天还要为我俩改善一下生活。父亲转业回来后,她的状况并没有丝毫的改变。父亲工作忙,她操执着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就象她说的那样:“我就是个操心命,闲不住”。这样一过就是几十年。 母亲是个爽朗利索的人,在家里,她说了算。因为她是家里干活儿最多的人,当然也最有发言权。父亲和我们姐妹俩形成了君子协定:只要不干活儿,她想说谁就说谁,她想吵谁就吵谁。母亲也因此自豪地说:一个大老粗领导着三个知识分子。她嗓门特大,每天一大早,她的笑声、斥责声就像她购买的东西一样把屋子塞得满满的,也使这所宅院凭添出生机与活力。我们一家也在她的影响下,学会了大声说话,仿佛天底下没有什么秘密一样。由于她的热情、爽朗,到我家串门的大妈大婶也特别多。母亲人缘极好,人气极旺,连我的朋友都说她“老少通吃”。无论是街上的小摊小贩,还是走街串户卖东西的;无论是年长的相邻相亲,还是我的朋友们,都同她谈得来。 母亲向来与人为善,胸怀大度。看到相识的小孩子,她会热情地把手里拎得吃的给他们分些。夏天的夜晚,我同朋友们在门前的广场上玩,她总会端着一个装满了瓜果的盆子出来,招呼大伙儿一起吃。母亲则站在一旁高兴地看着我们贪婪的吃相。她常把家里的小东小西送给她的老姐妹,可是别人给她一点东西,她都会记着欠人家的情,找时间还让。母亲常说“一句善话暖三冬,与人为善又不费什么事儿,和和气气的,谁都好”。 母亲的善良也常为她惹一些事儿。记得小时候上街,母亲看到一个农村老婆婆领着一个小孩子卖花生,老婆婆的花生又萆又脏,没人买,母亲可怜她们,就把那一麻袋花生都给买了,还把我们的新作业本、小衣服给了人家。结果这个老婆婆隔三差五来我家,非把自己的小孙子送给我们,弄得母亲哭笑不得。 母亲每天她都像头老牛一样,乐此不疲地从外面“驼”回家各种各样吃的、用的。她买东西都是“论堆”,照她的话说:便宜。等看到快放坏了,她就急着“处理”了:“快吃,快吃,扔掉多可惜”。我们说她浪费,她却笑呵呵地回答:看着你们吃,我高兴。可是妹妹给她花几百块钱买了一件羊毛短袖衫,她却心疼地说:买亏了,买亏了。 在我们面前,母亲总是以强者自居。我们也都甘愿做她管理的对象。由于事事都听她的,我和妹妹也就自然而然地对家里所谓的“弱者”——父亲关心得多些。母亲很要强,总怕麻烦人,生病躺在床上,她还逞强地说:“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别老在这儿转悠。” 看着她鬓角的白发一天天增多,我才感到深深的内疚,在我堂而皇之地躺在母亲的翅膀下享受温暖时,却忽视了她的年龄。忽视了她也需要我们的关爱和照顾。
被文坛.百味人生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 复
------------------------欲望掩埋了善良,人生便背负了无休止的伤痛。
------------------------~跟在木犁后面的牛~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