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河北文艺评论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青风明月 收藏:0 回复:4 点击:6469 发表时间: 2007.08.01 11:28:31

我读退步集


   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陈丹青的>,朋友们笑我,在这个金钱代表权力,权力代表金钱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在积极的进步,你怎么反其道而行,连看的书都退步?我笑笑,你看过吗?谁看啊?是啊,在这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现实社会里,有几个人能安静的坐下来读一本思索中国近代文艺的书呢?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插队农村时开始自习油画。1978年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陈丹青以自由画家身份移居纽约,2000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主持“陈丹青工作室”的工作。
   在这本集子里,他用犀利的笔触,尖锐的思想,对中国建国以来的绘画,城市,影像,教育以及一些名人做了大胆的评述,他说: 艺术无所谓“进步”或“倒退”。每一种艺术门类都会从无到有、盛极而衰,或逐渐消失,或褪一层皮,变化成别种模样。摄影发明后,绘画并未衰亡,只是改道了;电影发明后,摄影并未衰亡,一如电视发明后,电影也不曾衰亡。 影像未必比绘画更客观、更直白、更少想象力。19世纪的摄影竭力模仿绘画,20世纪的摄影不断摆脱绘画的影响,后现代摄影则又回到绘画,甚至古典绘画的美学,而古典美学在目前实验性摄影中,获得全新的生机.庞大的行政格局、严密的行业藩篱、匮乏的本土眼界,养成我们根深蒂固的单一绘画思维、单一摄影思维,乃至单一创作思维——我们都是目不斜视的“独眼龙”。我曾带着自己的“独眼”去到纽约瞻拜绘画的经典,久而久之,这才给那里的文化景观拨亮另一只眼,看见了绘画之外的大眼界——然而双眼亮不多久,回国来,又给周围密密麻麻的独眼视线弄得目力昏暗,只能兼说带写,强辩道理,于是便有以下几篇谈论。近时复看,我于影像文化毕竟不懂,所幸止步侧身,未予细说,因早有太多的专论写在前头。若读者真愿睁开双眼,无妨多找专书,如今市面上关于影像文化的译著,比以前多得多了。“大学之谓,非大楼也,而乃大师之谓也”,故清华梅校长这句话,今拟反读才是——忝为教师未及五年,我既不懂教育,更未做成半件像样的事情。任课之初,写过不少教学计划之类,又为“榜”线边缘起落挣扎的考生写过多份毫无效果的申诉,现在看来,何其天真。以下篇什也是通篇废话,直如梦呓,认真得迹近滑稽,而现时的院校与媒体居然听任我自言自语,无人喝止,自亦无人当真。此可庆幸,亦足堪沮丧。城市建设,话题太大,在我参与的几次座谈中,不少建筑师与相关人士均有中肯专业的意见,而未见有人反驳我。其缘故,我猜,并非不屑于我的外行,实在是城市建设其实非关城市,非关建筑,而是权力的命题:权力无须理会批评,只管大踏步实行。数年来,我之所以对城市建设与教育体制持续叫嚣——二者都是权力的大纛,利益的阵营——是我深知这叫嚣无非是失败的哀鸣,其声调,有甚于真的失败。我愿接受城市建设的种种权力集团慷慨赏赐我话语权力的粉末,并眼看这粉末怎样在捣毁与建设的轰鸣中,灰飞烟灭,搅拌成尘。
   读完这本集子,真不知应该为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感到骄傲还是感到悲哀?我们是进步了吗?我们也许真的退步了吧?
  

------------------------
  ╭⌒╮ 下雨了 ╭⌒╮ ╭⌒╮~⌒╮
  ╭⌒╭⌒╮╭⌒╮~╭⌒╮ ~︶︶、︶︶
  ︶︶︶︶、︶~~ 、 ︶︶ 、 、、 、
  、 、、 、 我爱的人你会想我吗?


青风明月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徐博达 Re:我读退步集 回复时间: 2007.08.01 12:07

    以退为进,似退实进。

回    复    

回复人: 明河仨 Re:我读退步集 回复时间: 2007.08.06 00:55

    喧市鼓声,何愁无人喝彩?

回    复    

回复人: 一笛 Re:我读退步集 回复时间: 2008.03.14 15:05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若是找不到答案,那就把书放到一旁。“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 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相信终有一刻,我们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回    复    

回复人: 人在天北 Re:我读退步集 回复时间: 2008.09.08 00:34

    是本好书,续集面更广些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